回覆列表
  • 1 # 大賽爸爸說

    我認為對於寶寶的聽力來說還是保護重於開發,尤其是在二歲以下的嬰幼兒階段。在這個時間段內由於聽覺神經和組織尚未發育成熟,不宜採用過大聲音或過長時間的聲音輸入,避免造成傷害。

    當然,我們提倡正確科學的語言環境輸入,學習語言的黃金時期是1-3歲。寶寶頭半年,主要是以聽言語為主,若此時不接觸聲音、不給言語交流,或聽力出現問題,勢必會造成語言發育障礙,導致日後學習和人際交往的困難,影響智力發育。

    那麼,日常生活中我們如何應對聽力訓練呢?奶爸就和大家一起分享一下:

    首先,3個月以內的寶寶還不能聽到微弱的聲音,但是可以聽到比較大的聲音。如突然的大聲會驚嚇到孩子導致大哭。如果在孩子耳邊大聲拍手,卻沒有任何反應或者是寶寶睡著時,不能被大聲驚醒,那麼就需要及時去醫院檢查聽力。

    其次,媽媽和跟寶寶說話時,會用眼睛注視大人,或專注於聽的聲音而停止其他動作,頭轉向聲源,表現出對熟悉聲音有感知的能力。如果聽到熟悉的聲音並沒有轉過頭去,或者聽到人們的說話聲沒有對應地牙牙學語,也是聽力不好的表現。

    再次,1歲半到2歲的寶寶,能按聽到的語言做出反應,透過環境中的其他各種聲音,也可以觀察出聽覺反應、並開始了語言的學習。如果這個時候還不能說出一些很容易發音的字,比如“媽”、“爸”,或者你讓他做那些你教過的動作,他一直不會做。在沒有用眼睛看的情況下,就不能按照你說出的一些簡單命令去做動作。

    總之,如果懷疑寶寶有聽力問題,一定要儘快去醫院或專門的聽力機構做一次專業的聽力檢查,確診寶寶是否真的有聽力損失,以便儘早採取干預措施。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乾煸杏鮑菇的做法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