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三國鬥

    德行定終身

    子曰:“德不孤,必有鄰。”

    孤:孤立,鄰:親近。

    大意是,孔子說:“德行良好的人不會孤獨,因為必定有人會親近他。”

    孔子勉勵人要修德。

    當代社會是一個快速發展、人員往來繁多的社會。我們大家都有許多機會結識別人,但是,什麼才是真正的交友基礎?怎樣才能交到真正有價值的朋友?我們該怎樣做?為什麼我們認識了許多人,但是覺得沒有知心好友?

    孔子,給了我們答案:做德行良好的人!

    我們要知道,什麼樣的朋友才是真正的朋友?別人怎樣才會信任我們?我們交友是為了什麼?

    我們大家知道,酒肉朋友不是朋友!簡單的商務場合合作的朋友也不一定是朋友!因為利益結合的朋友不能長久!

    真正的友情、穩固的友誼、諍友,源於人品、道德和擔當!

    道德良好才是交友的基礎、我們品行端正別人才會信任和認可我們、我們交友是為了交心、共同進步、一起成長!

    生活工作學習,是繁重的,我們都需要他人的信任和支援,大家需要彼此溫暖和促進,所以知心好友是必不可少的!我們怎樣交到知心好友呢?要靠我們自己,而不是挑剔別人!

    我們自己品行端正、道德良好,別人才會對我們敞開心扉,大家才能真正互動,一起交流、互通有無、彼此鼓勵鞭策、一起進步!

  • 2 # 武哥說文

    《論語·里仁篇第二十五》:“子曰:‘德不孤,必有鄰。’”

    翻譯過來就是,有道德的人不會孤單,一定有志同道合的人來和他相伴。

    其實,看到這句話,就像在聽一個捋著長鬍子的智者在娓娓教導,教你在浮躁的現代社會中,如何做一個德行高尚的人。

    孔子說是不孤單,其實很孤單,“必”字可看出堅守之苦,也可看出信仰之堅,他教我們做人要有自信。

    “德不孤,必有鄰”,歷史的真實是,德高者都孤單,包括孔子自己。所以,孔子在說完“德不孤”後,馬上加了一句“必有鄰”。

    自古以來就有“知音難覓”的苦悶,志同道合的人從來都不容易找到。

    孔子在周遊列國時,推銷他的“仁”“禮”思想,各諸侯王也表示接受他的思想,但只是束之高閣,當神一樣供起,對這種遭遇,孔子當然很孤單很苦悶。

    (孔子周遊列國)

    只是孔子不發牢騷,他不僅有強大的內心,還有超凡的自信。所以在《論語·憲問》中,孔子也說:“不怨天,不尤人,下學而上達,知我者其天乎!”

    意思就是,我一點不恨天恨地恨人,我努力學習禮樂,求的是獲得人生智慧和處事哲理,如果別人都懂不起也沒有關係,因為,至少天還是理解我的,這就足夠了!

    孔子的強大是無與倫比的,只需要“上天”懂他就行,可是“上天”懂不懂誰知道呢?

    孔子在當時其實是沒有可以平等對話物件的,雖然他的學生很尊敬他很崇拜他,也和他擺談人生,但是,孔子需要的是和他站在同一個思想層面上的高貴靈魂。

    雖然說是大孤單,但有大德行的人都受得住孤單,耐得住寂寞,他教我們要學會享受孤獨,不忘初心。

    (孤獨的背影)

    太陽有星空陪伴,所以不孤獨;高山有綠色相伴,所以不孤獨,而卓立於時代頂端的思想者們,往往是孤獨的。

    和孔子有同樣感受的“亞聖”孟子,在《生於憂患,死於安樂》中說出了孔子的孤獨,也傾訴了自己的孤獨:“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

    也有一個“必”字,心志最苦,莫過於孤單。所以,有大德行的人都孤單,又都耐得住孤單,而且能夠享受孤獨。

    孤獨是最殘酷的傷,享受孤獨卻是療傷的聖藥。

    高處不勝寒,高處的寒,只有站立在高處的人才體會得到。

    所以,當神宗皇帝讀到蘇軾《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中的“高處不勝寒”時,大為感動,說子瞻真是我的知音,皇帝這個職業也不是大家看到的那麼輕鬆,站在金字塔的塔尖,是真正的高處不勝寒啊!不久,他就把蘇軾從黃州調往了汝州。

    “其曲彌高,其和彌寡”,宋玉的“曲高和寡”,揭示的也是這個道理。一個人在技藝達到了極高境界,也是會感到孤獨的,高手寂寞,寂寞高手,所以才有武俠小說中“獨孤求敗”這樣非常深入人心的人物形象。

    享受孤獨,才能夠品嚐孤獨的甘甜,連孤獨都不怕的人,才是真正的大德之人。

    “昔孟母,擇鄰處”,孟母三遷尋仁者之裡,他教我們個人的成長,環境真的很重要。

    (孟廟)

    “德不孤,必有鄰。”是《里仁》篇的內容,何為里仁?

    在《里仁》的開篇,孔子就說:“里仁為美,擇不處仁,焉得知?”鄭玄注曰:“裡者,民之所居,居於仁者之裡,是為美。”意思就很明顯了,就是要選擇居住在有仁德的人居住的地方,那就是很聰明很智慧的做法。

    "昔孟母,擇鄰處"是尋找“里仁”的典型例子。西漢劉向在《列女傳》中記載了“孟母三遷”的故事,我選取後半部分來說明:“繼而遷於學宮之旁。每月朔望,官員入文廟,行禮跪拜,揖讓進退,孟子見了,一一習記。孟母曰:‘此真可以處子也。’”

    從墓地附近遷到集市旁,最後遷到學宮旁邊,孟子在耳染目濡中就學習會了在朝廷上鞠躬行禮等禮節,孟母很滿意的說,這才是適合孩子居住的地方啊!

    孟母三遷的故事可謂家喻戶曉,而這也是現在許許多多有遠見的草根家庭正在做的事情——買學區房。

    有同樣追求的人匯聚在一起,是能夠產生積極磁場的,孟母尋找的就是現代意義上的學區房。

    “德不孤,必有鄰”,現代意義上的“鄰”不只是身邊之鄰,他教育我們還有一種叫“天涯若比鄰”。

    (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

    2018年,武漢的中考,語文學科的作文是話題作文,材料是:

    子曰:“德不孤,必有鄰。”(《論語·里仁》)

    有德的家庭會有芳鄰,有德的國家必有友邦……

    凡有德者,都不會孤單,一定有親近的朋友。

    這個作文題中,倒給我們提供了“德不孤,必有鄰”另外兩個方面的含義。

    一是把“鄰”放大到家國層面。除了有德的人會有好鄰居外,還有有德的家庭會有芳鄰,有德的國家必有友邦。

    在全球化程序發展到今天,地球是地球村了,人類的命運也是一個共同體了。

    最好的例證,就是當前仍然還在肆虐的新冠肺炎,它威脅的不是一家一城一華人民的生命安全,而是全世界人民的生命安全,沒有誰可以置身事外。

    疫情發生後,我們國家的鄰居日本、南韓等就發揚了友邦精神,伸出了援助之手,這應該是我們一直堅持“以直報怨,以德報德”的傳統得到了“德不孤,必有鄰”的現代版回報。

    二是把“鄰”放遠到天涯海角。距離割不斷真正的知己,唐代詩人王勃在送好朋友杜少府去蜀州上任時,一句“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就突破了“鄰居”的空間侷限 ,讓人與人情感和思想交流的空間範疇從“左鄰右舍”放遠到了“天涯海角”。

    確實,真正有大德行的人之間,即使無法相聚,即使相隔遙遠,也會在思想上產生共鳴。

    總結:

    (思想碰撞的火花)

    在中國思想史上,“德不孤,必有鄰”是一條從來沒有間斷過的思想大河,無數偉人、先賢靠著它,堅持道德操守,扛起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的千鈞大旗,一代一代傳承,一代一代發揚光大。

    “德不孤,必有鄰”不僅僅是一個美好的祝願,歸根到底更是一種寄託和追求。

    有大德行的人,即使孤單,靈魂都不會孤獨。

    幾千多年來,佇立在人類思想巔峰的人物,他們早就突破了時間和空間的限制,在人類歷史的上空交織成一張思想碰撞的巨網,互相輝映,互相慰藉。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小蘇打有什麼妙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