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8
回覆列表
  • 1 # 陳實老師

    義和團失敗是必然的,義和團運動的興起的原因之一是當時對基督教文化進入中國的一種擔憂,這是一種憂患的底色,無可厚非,但在處理手段上背離了中國文化中的中庸而包容的原則,筒單而暴力化的處理方式,這個雖然可以迎合中下層民眾的投機心理,但不大可能被世俗主流文化接受,再加上領導人的眼界及素質問題,神密光環一旦看穿,失敗只是時間問題

  • 2 # 史可見證

    “義和團”只是當年中華民族反抗列強用教會對中國進行殖民統治的代表而已。要全面客觀的瞭解“義和團”就必須對“庚子事變”這個發生在晚清的歷史大事件的前前後後有個整體認知。

    由於清政府抵禦列強入侵的屢屢失敗後,列強的主要國家強迫清政府同意了列強在中國大規模傳教。之所以有這個要求,列強主要是想在中國複製它們在非洲、美洲、東南亞、南亞等地的艦炮開路教會殖民的老套路。然而,由於中華民族是擁有數千年文明史的國家,自身的文化體系和社會基層管理體系相當系統和完善。而西方教會除傳教外還有社會基層管理的職能,這樣一來,西方教會不僅在文化上而且在基層社會管理上都與中國廣大官紳民產生了了激烈的碰撞和衝突。由於清政府對外戰爭的屢屢失敗,官紳並不敢直接出面對抗洋教,所以對反抗西方透過教會進行殖民統治的民間團體大力支援,正因如此1856年~1899年期間在中國發生的教案即達近800起。“義和團”正是這些民間團體中規模最大、且在京畿所以影響力也最大的一個。

    這當然引起了列強的強烈不滿,1900年初列強各國照會清庭要求鎮壓和取締以“義和團”為代表的民間組織。各國公使於1900年4月6日再次發表聯合照會,限令清政府在兩個月以內,剿滅義和團,否則將代為剿平。一週後,天津大沽口外的海面上就出現了英、法、美、俄等國前來“示威”的軍艦。

    1900年5月20日到31日期間列強召開了兩次會議,提出如果中國政府不立即採取行動即派武裝人員進京保衛使館。1900年5月31日晚到6月8日,攜帶新式武器的各國軍隊已有接近1000人進入了北京,其人數遠遠超過了規定的限制。但清庭卻未加阻攔。

    1900年6月10日,英國遠東艦隊司令西摩爾中將率領的2053名聯軍,從塘沽登陸趕往天津租界,並於當天乘火車向北京進發,6月14日被聶士成部及數千義和團包圍於廊坊,北京列強武裝人員開始主動攻擊“義和團與清軍”。從1900年6月13日開始,慈禧釋出了一連串的上諭,一方面慈禧做好最壞打算,進行備戰;一方面為了求得列強的諒解,堅決鎮壓義和團。

    1900年6月11日主戰派王公大臣擅自將數萬“義和團”成員放入北京;6月12日在北京部分王公大臣家僕、部分清軍、部分北京居民及部分“義和團”成員的共參與下發生了焚燒教堂和洋行的騷亂,事態很快在清軍與“義和團”配合下得以平定。

    1900年6月17日0點50分,大沽口外海面上的22艘聯軍軍艦開始向大沽炮臺開炮,清軍立即開炮還擊,戰爭正式爆發。炮臺守軍在抵抗了6個小時後,南北炮臺相繼陷落,守軍大部陣亡。隨後列強聯軍向天津發起進攻。

    1900年6月19日,大沽口已經開戰的訊息傳到了北京,清庭要求列強駐京各使館人員撤離。6月20日德國公使克林德在赴與清庭交涉使館撤離事宜途中其衛隊和清軍巡邏隊好生衝突並交火,克林德被擊斃。

    1900年6月21日,清庭無奈向列強宣戰。8月15日北京徹底淪陷。期間慈禧召李鴻章進京組織抵抗事宜並召各地督撫進京勤王,然而李鴻章以亂命為由拒不奉召並與湖廣總督張之洞、兩江總督劉坤一組織“東南互保”置身於戰爭之外;袁世凱近在咫尺擁兵坐觀。其後就簽訂了臭名昭著的《辛丑條約》。並配合列強屠殺“義和團”、殺戮了120位主戰派大臣並把擊斃德國公使計程車兵也殺害了以對列強交差。列強聯軍攻克北京後大肆燒殺掠搶8天,美國軍隊獨佔故宮,在列強佔領北京長達一年的期間,對京郊的屠殺即使在與清庭談判期間也未停止。

    以“義和團”為代表的反抗列強殖民統治的運動雖然被列強與清庭聯手鎮壓了下去,但是也宣告了列強透過教會殖民中國的企圖徹底失敗,同時也使得列強明白了中國雖然可以被打敗、但決不會屈服於奴役,這也正是《辛丑條約》中列強未瓜分中國的一個重要原因。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獲得第90屆奧斯卡最佳影片的《水形物語》是否實至名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