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崑崙源
-
2 # 零仃洋
孔子是中國古代思想家、教育家、中國儒學創始人。是當時社會最博學者之一,被列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
孔子創立了以仁為核心的道德學說,他自己也是一個很善良的人,富有同情心,樂於助人,待人真誠、寬厚。“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躬自厚而薄責於人”等等,都是他的做人準則。
孔子的仁說,體現了人道精神,孔子的禮說,則體現了禮制精神,即現代意義上的秩序和制度。孔子的這種人道主義和秩序精神是中國古代社會政治思想的精華。
孔子的最高政治理想是建立“天下為公”的大同社會。孔子的政治思想核心內容是“禮”與“仁”,在治國的方略上,他主張“為政以德”,用道德和禮教來治理國家是最高尚的治國之道。這種治國方略也叫“德治”或“禮治”。
孔子的這些思想和理念都體現在他的言論和學說中。這些思想和理念符合中華民族的傳統,也就為歷代人們所接受和推崇。
大體有這麼幾個原因:一是孔子當代各國並不是太尿起孔子,但孔子仍不遺餘力奔走相推,不管遇到諸侯還是平民……
二是孔子在社會上推行不力,但自己辦教育宣傳主張,這一招大功告成,於是有了《論語》……
三是果然到漢武帝獨尊儒術,從此,歷代相承……及至宋,理學興,把儒學推向高階……
四是《論語》編得好,孔子語錄也算相對平易近人還平民化……
五是孔子聖人化後之名人效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