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春暖花開003
-
2 # 一笑而過34198
我支援,一二年級是七八歲的孩子,玩好,團結小夥伴很好的玩,開心的玩,然後在正確引導下使Te對學習有興趣,一切就水到渠成!
-
3 # 使用者2565015941564
一二年級也是學生,學生寫作業是本分,一二年級的學生是接觸書本知識的初級階段,接受知識的能力有限,只要能讀懂課本的字和簡單的詞彙就好,數學方面能掌握加減的計算方法就足夠了!作業應該安排在課堂完成,這樣孩子才有時間做自己想做的事情,玩自己想玩的遊戲!童真才不會泯滅。現在小學生的書包太過沉重,除了做作業,什麼都不會!要知道人在社會上生存方方面面都會有很多問題要處理,從小學習一些基本的生存技能是非常重的,搞衛生,洗菜做飯這些家務勞動是必須會做的事情,但如果一點作業也不做,也會讓他們養成不做作業的慣性,這樣也不好!現在很多家長都為孩子報讀課外所謂興趣班,生怕自己的孩子輸在起跑線上,本人覺得實在沒有必要!小學生承受太多的壓力,整天待在家裡,性格上也會出問題,總之,學而習之得登歡喜喜!
-
4 # 單詞突擊007龍潭校區
反對!學校不佈置作業,那孩子上課學的東西怎麼消化得了,還不是回家後家長又佈置作業,反而讓孩子沒有時間玩!再說現在高考制度沒改變,孩子們從小不養成好的習慣,大瞭如何適應寫作業,難道要開始從頭再來?很不現實嘛!以前我們小的時候5點多放學,回家也要寫作業,初中高中作業更多,還不是按時完成,學到了很多知識,為什麼現在的小孩子就要考慮那麼多!寫作業的過程有不僅僅是寫,更多的是透過作業鍛鍊孩子的手眼協調能力和記憶能力,鞏固知識。相反現在的孩子大多數都很浮躁,因為玩的東西太多,誘惑也多,不佈置作業,可能大部分孩子回家玩手機平板的時間也更多了!那中國的未來恐怕文盲要居多了!
-
5 # 清181695969
這個說法早就提出來了,我知道最少有26年了。
我非常贊成這個做法,一二年級的孩子,課本上的內容在學校學習,完全可以輕鬆學完,半年學100多漢字,數學也就乘法口訣稍微難一點兒,重點弄清楚幾個幾,就完事了,沒有必要讓孩子們一直做重複作業。有的老師讓孩子們寫漢字,寫100遍,有的老師讓孩子們寫,一頁,我都非常不贊成。我告訴孩子們,如果寫3遍你記住了,就不寫了,如果3遍記不住,你一定要努力寫5遍記住,這樣孩子們在寫的時候是用心了寫的,訓練了記憶力,養成做事用心的好習慣,孩子們在寫的時候就不會想到是完成任務,去數寫了幾個,做些重複的有害事情,大多孩子寫一個字最多5遍記住了。
沒有了家庭作業,孩子們可以充分利用時間,玩出自己的童年,找回自己的天性,培養髮現自己的興趣愛好。
不佈置家庭作業,實乃是一件大“幸事”。
-
6 # 源小米
作為一名老師,我感覺現在的一些減負政策並不實用,並不能從根本上減輕學生的負擔。現在的教育越是保護學生,效果反而越不好。
我記得我們上小學的時候,一天六節課,上午四節課,下午二節課,下午放學後就和小夥伴一起出去玩,晚上不用一個小時就寫完了作業。中學沒有早自習也沒有晚自習,也沒有補課,那時初中畢業能上高中的很少,高中能上大學的比例不到百分之十。學生不能繼續求學,就去技校,或是去接父母的班,或是進入社會打工。那時學習真的只是自己的事,家長根本不問,有的連孩子教室是哪層樓,孩子上幾年級都不知道。那時孩子上學是快樂的。
但是現在社會競爭那麼大,家長都怕自己的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幼兒園要上最好的,小學中學要上重點,高中要上省重點,大學要考985,211,考個普通二本就認為是失敗的。在這種情況下,給學生減負能減得了嗎?
學校哪怕不佈置作業,家長也會暗自較勁,給孩子買許多資料的,到時家長又會報怨資料費貴了。有時不是作業佈置多的問題,有時就是孩子效率不高,同樣的作業量,有的孩子晚上九點能結束,有的能堅持寫到十二點。
還有一點,學習就是要吃苦的,想要快樂學習,又想上好的大學,天下哪有那麼便宜的事讓你撿呢?在優質資源有限的情況你,對於普通孩子來講,你沒有捷徑,你只有努力,所以與其抱怨,不如調整心態,要不然就放低對自己孩子的要求。
以上是個人觀點,不喜勿噴。
-
7 # 拙木侃教育
不管教育部提出這種要求的初衷是什麼,這種一刀切的行政命令的方式管理教學都是不合適的。
這個規定在實際執行過程中,對學校來說事沒有困難的,聽吆喝就行了,你不讓佈置不佈置就行了,還省去了許多麻煩,但是我們的學生和家長呢?
先不說家長為了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會為孩子加碼,就先說一下,不做作業了,晚飯後這段時間幹什麼吧。一般家庭晚上六點半就吃完晚飯了,八點半休息不算晚吧,在空出一個小時讓孩子飯後活動和睡前準備,足夠了吧?那另外一個小時幹什麼呢?
看電視、玩遊戲,那樣更傷害眼睛,還不如讓學生寫作業來。讀書,挺不錯的想法,可是讀書和寫作業不同樣用眼睛嗎,家長還要為孩子做好計劃,既然如此,學校有目的的安排一些活動不是更好嗎?你肯定會說,家長陪伴孩子一起啊?不排除有這樣的家長,可是你讓工作了一天,還有其他事情要做的家長天天陪孩子一起玩,那你家肯定沒有孩子。
我們的決策者們想得太簡單了,即便這段時間孩子們有的玩,我們的家長捨得這時間讓他們玩嗎?不要急著說讓家長改變觀念,你先改變一下教育環境再說。本來,學校里布置了作業,家長只要按老師的要求督促孩子養成一個良好的學習習慣,按時完成作業就可以了。現在,家長還要自己為孩子安排學習內容。憑增了家長的負擔不說,對有些家長來說,是不是一定能找到適合孩子的學習材料,那也是不好說的。
所以說這種靠減少學習時間達到預防近視的做法,不能說沒有效果。但靠不佈置作業的做法顯然是不會起到多大效果的。而且這也不符合科學規律。如果能夠在白天讓學生有足夠的活動時間,讓眼睛得到充分的恢復,在晚飯後合理安排一段學習時間,應該是合適的。可現在的問題是學校敢在學校裡安排很多活動嗎?學生的安全問題責任由誰負啊?
近日,教育部、國家衛健委等八部門聯合印發《綜合防控兒童青少年近視實施方案》,明確家庭、學校、醫療衛生機構、學生、政府相關部門應採取的防控措施,提出小學一二年級不佈置書面家庭作業,三至六年級書面家庭作業完成時間不得超過60分鐘,初中不得超過90分鐘,高中階段也要合理安排作業時間等具體措施。
回覆列表
一二年級不佈置家庭書面作業,我怎麼看?我是贊成的。
我仔一二年級的時候,他們班的平均分,數學和語文都是98,99,學的內容無非就是幾個生字,看圖說話,很簡單的加減乘除。一二年級成績好壞的差別,是看誰更細心。
一個比細心的功夫,是不需要透過勤練習來提高的。
寫幾個生字,算幾條數,看圖講一個故事,完全可以在學校上課那幾個小時學得很好,包括溫故而知新的活,也可以在學校上課那幾個小時搞定。家庭書面作業,本來就是多餘而無用的。
那一二年級的孩子,晚飯後的時間,不是很閒?這麼閒,不是很浪費?當然不是,家裡有條件,可以按照孩子的喜好加料。
比如可以買一筐樂高,每晚砌一個小時,培養動手能力和構圖能力。
比如可以看一些科學頻道,動物世界之類的電視節目,拓寬眼界。
比如去樓下廣場玩滑輪,騎單車,去小區的游泳池游泳,鍛鍊身體。
比如去上一個畫畫課,音樂課,跳舞課,增加藝術素養。
有的家長說,俺家娃笨,俺家娃如果光靠學校學那幾個小時,跟不上大隊,非常需要晚上再做一些書面作業,才跟得上。如果真的一二年級就已經學的很吃力,那就只能呵呵了。一二年級這麼簡單的東西都學的屁滾尿流,中學你怎麼辦?
道理擺在這裡,為啥還有很多人反對?焦慮。因為高考指揮棒在那裡。沒有人會承認自己的娃笨。所以孩子成績不拔尖,沒有人會覺得,俺家孩子的學習能力弱,不是讀書那塊料,”俺家娃不夠努力”,是很多家長的口頭禪。
其實國家也很清楚這種學習能力的差異,所以到了中考,差不多一半的孩子不能上高中,得去讀技校。義務教育搞完,一半的孩子,就得去接受職業教育了。這一半孩子,就是一二年級沒家庭書面作業就跟不上的孩子。
學習能力強的,一二年級不用家庭書面作業,也學的溜。學習能力弱的,做了書面作業,到了初中畢業,也就是去技校,一二年級的書面作業,做來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