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行走有益健康
-
2 # 哎喲小媛子
以前過年家裡吃的喝的都得自己準備,例如打豆腐,炸元宵,包餃子,殺雞宰豬等等等等,忙的不易樂乎,一年裡就過年最隆重,小孩子期待著新衣服,新鞋,紅包,擦炮,期待滿滿,可現在吃的,穿的,玩的,想要,隨時隨地可以買不用等過年了!而且隨著年齡的增長,揹負著工作,家庭的多重責任,變得世故,自然無味
-
3 # 八條鹹魚
小時候,我們總數著指頭等過年, 因為過年,在外地的親人都回來了,會給我們帶很多新衣服,好吃的,好玩的。
小時候,過年總是有響不完的爆竹,好不熱鬧,我們總是會去撿那些沒有爆炸的爆竹,然後用火小心翼翼的點著。
小時候,過年總是能見到很多的小夥伴,他們也穿著新衣服,和他們玩耍,好不開心。
小時候,好多東西,都只能在過年的時候吃到。
小時候,過年對我們來說,就是好吃好玩,開心。
小時候,過年代表著可以拿很多的壓歲錢,雖然都被爸媽存起來了,但是我們相信,等長大了,我們就可以花這個錢了,總想著快點長大。
長大了,小時候覺得好吃好玩的東西現在都不覺得好了,因為吃過更好的了。
長大了,要我們給父母和小孩子紅包了,要給爸媽們買年貨了。
長大了,那些小夥伴都生疏了,彼此聯絡很少。
長大了,每次過年回家,都要忙買票,忙著買年貨。
長大了,也看淡了親戚間的關係,過年只是當維護關係,給的紅包,就代表了關係的深淺。
長大了,責任和擔子變多了,過年變成了負擔。
長大了,過年彷彿變成了一個競賽,比誰掙的錢多,比誰的前途好,我們再也找不回那種過年的感覺了。那些沒掙到錢的“孩子”們,懼怕過年,不敢回家,怕回家捱罵。
過年,代表著又長大一歲,對於部分人來說,壓力又大了一層,想得到的東西,始終看著很近,實際很遠,夢想總是無法實現。
寫到這裡,我突然在猶豫,要不要回家呢
小時候,爸媽看到我們總是笑臉盈盈,如今,他們再也沒對我笑了。
可能是我掙的錢太少了吧,可能是我讓他們丟人了吧,可能是我們對不起他們的養育之恩吧。
票買好了,我差不多已經預想到了,過年的場景。
要不。。。把票退了吧。
-
4 # 博樂君
只能說多了份成熟少了份天真,兒童時候沒有什麼顧慮開心就好,說話也沒有什麼思考脫口而出,童言無忌嘛,但是成年了說話,做事都要思考後再說,而且還要面對工作壓力,人情世故所以覺得過年和不過年沒什麼區別,再加上禁鞭炮後整個城市缺少了熱鬧的氣氛,
-
5 # 硯兒歌兒
其實說實話,過年真心累人。尤其是加些五六十歲有孫輩的中老年人,更累!儘管喜氣洋洋闔家團圓,但要給兒孫們派發不菲的壓歲錢 還要張羅好全家人的吃喝拉撒睡,並且春節里社會化服務人員也都過年休息了,保潔人員沒休息了,帶嬰兒的休息了,照顧長病在床的護理員休息了……節日裡的日子,凡事都壓在了長輩們的身上。不累根本不可能的!
-
6 # 知己知彼133153786
時間轉眼即逝,不知不覺的度過了少年,青年,中年,即將落下中老年的帷幕,想想往事,歷歷在目,一路走來,坎坎坷坷,滄海桑田,回味無窮啊!
小時候過年,到了臘八天天數著日曆,盼著盼著,那份久違的期盼簡直就是望眼欲穿。想著身上的新衣服,新鞋子新襪子,什麼都是新的,什麼好東西都等過年才肯享受。
期盼著過年的幾塊糖,一卦小鞭,年夜的那盤餃子,除夕的那頓豐盛晚餐,美美的和夥伴們吹噓自家的美食多嗎香甜,多嗎豐盛。
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年味越來越淡了,每家的平時菜餚比小時候年夜飯還要豐盛,而且還得忙上忙下的做出各種樣式的獨特美味,上桌几乎沒人吃上幾口。
現在的春節晚會也是口味越來越高,手機代替了電視,手機取代了言語的交談,所以人們覺得年味越來越淡了。
-
7 # 情感運動編輯
這個問題不能一概而論,要看你是什麼工作,假如你是列車員,你就知道什麼是過年了現在的年,是以家為單位,你把他當年過,年味就隆重!你不把節日當節日,什麼節日在你心裡,都不是節日!
-
8 # 陝北道情
人的每個階段期盼的、渴望的都是不一樣的,小時候光景不太好,平時生活水平差;期盼過年能穿個新衣服、能吃平時吃不上的食物。其他一概不管、不去考慮過多的事,吃喝玩就是小時候的任務。
那時學習任務少、壓力輕,沒有過多的作業,學校能完成的基本完成,很少有家庭作業的,只有寒假、暑假作業。
70、80後小時候基本都是過著逍遙的日子,稍大點就幫大人幹活了,光景好點的還能繼續讀書,光景不好的或者搗蛋的大部分回家務農或者學一門手藝,那時流行學修車,那真是件吃苦的差事。
回想起來,還是讀書好,後悔晚矣!
還好那時看不上電視、不玩手機,眼睛都是純天然的。小學時候就沒見過戴眼鏡的同學,有一個還是先天性散光,戴個眼鏡都是一樁風景。
現在的孩子電視、電腦、手機,給眼睛武裝個玻璃片是屢見不鮮,大部分現象了。
沉重的學業帶來的是木木噠,沒有孩子該有的活潑天性,也不會期盼過年能穿什麼、吃什麼,有無壓歲錢。因為這些東西平時就不缺,都有了,就沒有渴望的了。
成家立業後,最怕就是過年了,過年又要開銷一大筆錢了……說多了都是眼淚,小時候開銷是大人的,現在自己成大人了,開銷的事自然落到身上了。
跑不了。
-
9 # 玉石王7
主要是在生活的各個階段,人的心態也會隨之改變。
年紀小時,正值經濟困難時刻,平時吃穿用都緊張,過年時多少都會有肉,有油炸的美食,有新的衣服,帽子,鞋子。出去玩耍有鞭炮玩,串門還有壓歲錢,對於小孩子來說,簡直是天堂般的生活啊!
再大一些,過年時剛好可以休整,可以暫時告別繁重的作業,可以看自己喜歡的動畫片和電視劇,可以跟夥伴們相邀出遊,過年仍不失為一種休閒。
不知不覺,長大了,成家了,過年的內容變了,過年要準備禮品走親訪友,要給親友的小孩準備壓歲錢,要給自已的家人準備衣服,要準備各種食物來接人待物。過年成為一種禮上往來的過程。
年齡更大了,過年的內容更多,孩子們長大了,過年有的不回家了,老人們更老了,時刻要關注他們的健康,有的已經永逝,只能有有限的回憶。觀念變了,過年好多地方也限放鞭炮了,無形中年味變淡了,人與人之間也慢慢變淡了。
以上是個人感受,感覺主要是人的心境不同,年味也變的不同了。
-
10 # 倦雲疊峰
現在好像很多人都在這樣說,我想了一下,可能有以下問題吧:
1.以往只有過年才能吃點好的,現在天天都吃的好,沒有過年吃好的盼頭了;
2.過去只有過年才能買件新衣服,現在除了年輕人故意把新褲子做舊,誰還穿有破洞的衣服?
3.過去沒有手機沒有電影院什麼的,過年就一家人在一起看電視打撲克。現在呢,人人抱著手機玩,年輕的去電影院浪漫,打牌的都是在賭錢,還有誰是認真陪著老人聊天、看電視?
4.過去人們沒地方去,過年就是窩在村子裡,人多熱鬧,現在都四下奔波,年前匆匆回來,過完年就趕緊走再外出打工,有點甚至乾脆就不回來,過年就過了個形式,心思花在了怎麼掙錢上了;
5.過去沒實行計劃生育,舅舅姨姨姑姑叔叔親戚一大幫,拜年拜到初七八的,你來我往好不熱鬧,現在的孩子去哪兒拜年?
6.過去人們注重拜年的尊老,給長者拜年一定畢恭畢敬的,現在呢,最多一句拜年了,更多的是一句過年好,有勁嗎?
7.過去過年,處處煙花,聲聲爆竹,現在呢?因為安全,因為怕汙染,禁鞭禁鞭…
回覆列表
這個問題,大家都有相同的感受。在年齡小的時候,因為對很多東西都感到新鮮,在加上小時候當時生活條件很差,難以滿足生活的需要,所以小時候最大的心願就是過年了。而隨社會的發展和進步,各種條件的提高,很多東西在平時逗能滿足需要了。年的各種期盼願望就降低。年齡大了,接觸的事情多了,很多事情都經歷了,年味的感覺也就隨之就淡了。再加上各種壓力,到年了,要給年齡大的拜年,送禮。給年齡小的送壓歲錢。走親訪友,各種應酬不得不進行。所以就感覺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