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白楊樹下談歷史

    大多數軍事愛好者,都熟悉二戰中的非洲戰場,在那裡兩位軍事家達到了人生巔峰,成為家喻戶曉的名將,他們就是隆美爾和蒙哥馬利。至於他們之間的戰術水平和指揮能力孰能孰強?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評判標準。

    但今天要說的這位,其能力和水平不在蒙哥馬利之下,甚至將隆美爾打退了500多公里,併成功的將其阻滯在阿拉曼地區,為後來的蒙哥馬利取得阿拉曼戰役勝利打下了夯實的基礎。

    他就是英華人克勞德.約翰.奧金萊克。

    他出生於英國的奧爾德肖特市。8歲喪父,是典型的單親家庭。從小就極富個性,自信心強,12歲時就讀著名的惠靈頓公學,他偏愛文科,歷史、地理、英語成績極好,但理科成績不理想。18歲考入軍校,畢業後前往英屬印度服役。

    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他參與了同土耳其軍隊的激戰,善於琢磨的奧金萊克深刻領會了戰爭的殘酷和“塹壕戰”的弊病。在他看來,傳統的軍事理論已經過時,只有引誘對手脫離工事,才能給予有效的殺傷。

    他與兩位名將一樣,一戰結束後,繼續到軍事院校深造,也擔任過軍校教官。他熱衷於戰略戰術的研究,在制定作戰計劃時善於從各方面來考慮問題,是個敢於創新、不循規蹈矩的人。

    由於他出身平民,看不慣軍隊上層的迂腐做派和守舊思想,經常受到排擠。雖然有能力,但長期被派往海外服役。他歷任英屬印軍參謀長,南方軍區司令,印度英軍總司令,直至1941年7月,北非戰事緊張,接任中東英軍總司令,官階為上將。

    “十字軍戰士”行動。

    初到非洲,他接手的是一副“爛攤子”。英軍的“戰斧行動”計劃失敗後,非洲軍團趁勢包圍了託布魯克港。到任後,他一面整組部隊,將零散的部隊編為第8集團軍;一面等待支援,養精蓄銳,擇機反攻。

    很快,丘吉爾增援的3個師,以及大量坦克、飛機運抵前線。並按照丘吉爾的要求,他決定在北非發起第二次大規模反攻,首先收復昔蘭尼加地區,擊退非洲軍團,解託布魯克的圍,然後向的黎波里方向進攻,行動代號是“十字軍戰士”。

    行動開始後,託布魯克的守軍向外突圍,與反攻的一路英軍成夾擊之勢,而另一路向非洲軍團防線的南側發起進攻。由於戰役突然,英聯邦軍隊進展順利,很快將圍困託布魯克城的德意聯軍擊退。但是,反應過來的非洲軍團也開始了反衝鋒。

    第8 集團軍指揮官坎寧安在非洲軍團的打壓下,提出全線撤退。遭到奧金萊克的拒絕,並且要求加大攻擊力度。在他看來,此時的英軍困難,德意聯軍更困難,誰堅持到最後,誰就是勝利。於是,他派出了他的副參謀長裡奇接替指揮。

    裡奇按照奧金萊克的指示,他一面加強防守,一面向德意聯軍後方迂迴。雙方圍繞託布魯克城近一個月的廝殺,損失慘重,非洲軍團更是到了山窮水盡的地步,整個軍團坦克不到40輛,物資彈藥消耗殆盡,不得不放棄託布魯克。

    正是奧金萊克的“十字軍戰士”行動,終於讓隆美爾第一次嚐到了失敗的滋味,在英軍的追擊下,非洲軍團放棄昔蘭尼加,撤退到的黎波里地區。至此,英國取得了對德國的第一次軍事勝利,丘吉爾對此讚不絕口。

    穩定阿拉曼防線。

    消耗殆盡的非洲軍團急需補充,而損失同樣巨大的英軍也需要休整。於是,雙方都在養精蓄銳,擇日再戰。1942年5月,非洲的戰事引起了希特勒和墨索里尼的關注,增派了大量兵力。當然,輸了一場的隆美爾自然不服氣,準備進攻。

    其實,奧金萊克早已準備在5月份發起攻擊,但倫敦總部以不具備優勢為由將他的計劃向後推遲了一個月,本就做好進攻準備的態勢,卻喪失了進攻的機會。而隆美爾抓住機會,搶先發起了攻擊,英軍拼死抵抗,卻依然阻擋不了對手的衝擊。

    非洲軍團一路推進,逼迫託布魯克城守軍投降,而裡奇的第8集團軍一路敗退,從上到下瀰漫著失敗的情緒。他果斷解除了裡奇的職務,親自指揮第8集團軍,面對攻勢不減的對手,他現在要做的就是要建立並穩固一條防線。

    首先,大踏步撤退,拉開雙方接觸,以空間換時間。他命令部隊放棄逐地抵抗,大踏步地撤退到阿拉曼地區,依託僅70公里遠的亞歷山大港建立防線,不僅可以及時得到增援和補充,而且有“以逸待勞”的效果。

    其次,縮減對手的優勢,發揮自己的優勢。隆美爾的戰術優勢就是速度、機動性和突然襲擊,一旦離開了空軍的掩護,攻勢會大打折扣。而此刻的英軍不僅有空軍的支援,而且在前沿佈置了成千上萬的地雷,這些都將遲滯對手的前進速度。

    更為重要的是,他打破常規的步兵師建制,組成由炮兵分隊和摩托化步兵協同作戰的“戰鬥群”。它不僅機動靈活的快速機動,不時發起反衝鋒,打亂對手攻擊節奏,而且在火力方面大大提高,可以發揮更強的火力優勢。

    而此時的隆美爾已是強弩之末。自進攻之日起,他們已經連續作戰了5個星期,沒有休整,沒有補充,攻勢越來越弱,而英軍不但建立了新防線,同時運達前線的人員、武器裝備越來越多。終於,雙方在阿拉曼形成了對峙。

    自此,戰場的主動權就這樣落到英軍手中。奧金萊克不時派出“戰鬥群”向對手主動進攻,並且專打義大利人。這樣做既可以“避實擊虛”,還可以不斷地消耗非洲軍團本就不多的物資彈藥,尤其是汽油。

    奧欽萊克以頑強的作風,出色的戰術指揮和敏銳的戰略意識,終於在阿拉曼站穩了腳跟。儘管在苦戰中也損失了近2萬人,但畢竟達到了阻止德軍前進的目的。然而,丘吉爾卻並不滿意,他要求不斷地進攻,但遭到了拒絕。

    在他看來,戰爭不能意氣用事,必須遵守它的客觀實際,在己方沒有做好準備的情況下,貿然出擊就是白白犧牲士兵的生命。丘吉爾一氣之下,解除了他的職務,由蒙哥馬利接替第8集團軍司令。

    參考文獻:《二戰全史》、《第二次世界大戰》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NBA聯盟不會選擇禁賽TT和樂福,理性分析,聯盟為何會網開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