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愴然老賊
-
2 # 子非安知
很簡單,主要的矛盾焦點就是兩點∶一是婆婆的兒子媳婦的老公,二是在家裡的話語權和控制力。
第一點:婆婆的兒子媳婦的老公。這個男人的地位在兩個家庭都是舉足輕重的,兩個女人都把這個人當做自己的私有財產,認為這是自己最重要的東西,當另一個的思維和做法看起來是在和你爭奪一樣最重要的東西時,矛盾自然就產生了。尤其在中國幾千年來的家長制習慣下,很多父母接受不了兒子已經是另一個家庭的一家之主的現實,還是想把這個小家庭的人當成自己的附屬,兩個人沒有共同的想法,都站在自己的角度想問題,把對方當成搶奪自己私人物品的敵人,自然很難溝通了。
第二點:家裡的話語權和控制權。中國自古以來男主外女主內,所以才有了女主人一說,在一個家裡,事無鉅細一般都是由一個女人來操持的,當兒子結婚後,有的母親仍然固執的認為另一個家的事情也該自己說了算,卻忽略了另一個家也有一個新的女主人,這種有意無意爭奪話語權的鬥爭自然就是個無法調和的矛盾了。
-
3 # 紅塵彌勒
婆媳矛盾由來已久,這個話題屬於老生常談,但又常說常新,亙古未變。
按說,婆婆家娶進來一個和兒子白頭偕老的女子,該是件高興得意的事兒,那為什麼會產生矛盾呢,這就牽扯到了諸多人文思想、倫理道德的根深蒂固限囿、圈閉乃至固化。
現在的家庭,只要到了男婚女嫁的年齡,基本都是獨生子、獨生女,自家的寵養尚且感覺虧欠,怎還容得下他人染指?這是其一,也就是爹孃疼兒子疼慣了,視若珍寶,不肯輕易讓他人頤指氣使,指手畫腳。
婆婆自古處於強勢地位,老話兒說多年的媳婦熬成婆,高踞婆婆位置的,總是感覺自家是個經多見廣的人,吃過的鹽比走過得路還多,可以以教化的口吻指東說西指桑罵槐。
兒媳要是逆來順受慣了,也不會掀起多大的風浪,怕就怕都不是省油的燈,都指望著那個心中最愛的人能夠站在自己一邊,自然會心生嫌隙,一來二去鬧得矛盾激化,最終鬧得雞犬不寧,甚至老死不相往來。
這麼說也並不是說婆媳關係僵硬到不可打理,還是有很多婆媳關係,處理的相當融洽自如的。婆婆不要因為媳婦是外來人,就欺生,也不要過於干涉媳婦和兒子的正常生活,更要想得開看得透,媳婦和兒子才是一生相依相伴的人兒,你能管到的也只是兒子的成人之前階段,把兒子培育的出類拔萃、深明大義才是正道。
也就是說,婆婆要懂得放手,不該管的不要刀子嘴,適當的給一個建議或助推是在情理之中,但要過多的制約媳婦的治家理財則不可取,也必然會激起媳婦的無名火,打得不可開交也就在所難免。
媳婦也要通情達理,多和婆婆溝通思想,多盡孝道,多承婆意,凡事一分為二,不鑽牛角尖兒不打馬虎眼,拎得清放得開,才能在婆婆面前樹立良好的個人形象,也就會使婆媳關係和諧融洽。
俗話說:碗邊兒難免碰到鍋沿兒,這就要看婆婆和媳婦的處世技巧了,本來良言一句三冬暖,你老來個惡語傷人,豈不真的六月飛雪、痛徹心扉了。
總在說,婆婆要將媳婦當成閨女待,但這樣又似乎不現實,你想,本來素昧平生的兩個人,突然因為兒子的緣分生活在一起,原本的飲食起居難免會出現乖離、背反,生活元素的格格不入,很難一朝得到融合化解,這就需要良好的個人素質做支撐,凡事多思己過,退一步海闊談空,心都放得寬,容得下事兒,那就一切都不是問題。
本人也是兒子,但我對未來的婆媳關係絕對樂觀,相信深諳此道的年輕人也會將這一矛盾化解在無形之中,最終使得一家人和和美美,相敬如賓。
-
4 # 桂花飄香香滿園
婆媳之間的矛盾糾紛由來已久,歷史上最有名的婆媳矛盾就是陸游的母親和陸游的媳婦唐琬之間,陸母拆散了陸游和唐琬的婚姻。有關婆媳矛盾糾紛的電影、電視劇和書籍很多,造成婆媳矛盾的主要根源還是兩個家庭不同年代出生的陌生人,因為一個男人(婆婆的兒子、媳婦的老公)而生活在一起,由於生活觀念、生活習慣以及受教育程度不同,在處理家庭事務方面,對事情的看法不同,引起的矛盾糾紛。
由於婆媳之間的性格不同,婆媳矛盾糾紛也分為三類:
第一類,對抗型。通常是婆媳兩人都是爆脾氣,遇到問題,各不相讓,家庭裡經常吵鬧。只要一方有訴求,另一方一定猛烈還擊,唇槍舌劍,這樣的家庭不再是溫馨的港灣。
第二類,冷戰型。婆媳之間互相不講話,有不同的想法和看法,透過婆婆的兒子,媳婦的老公傳話。矛盾依舊,方法不同。矛盾糾紛依然不可調和。
第三,忍讓型。婆媳雙方或者一方為了家庭的和睦,作出讓步,你講我不講,或者你不講我也不講。這樣的婆媳關係矛盾依然存在,但是由於婆媳雙方或者一方的忍耐和顧全大局而平安無事,並且和平相處。
婆媳矛盾糾紛產生的根源主要有三方面:
第一,兩個家庭出身的陌生人。兩個不同的家庭出身的陌生人,本身就容易在生活等各方面觀念不同。媳婦談的物件是婆婆的兒子,媳婦和自己的老公從陌生到熟悉相愛本身就是不容易。媳婦現在還要與陌生的婆婆磨合好,一旦生活在一起,矛盾就會顯現。
第二,兩個不同時代的人。兩個不同時代的人很容易產生代溝,婆婆以前生活的年代曾經比較貧窮,大多養成節儉的習慣,媳婦大多生長在獨生子女家庭,一般都捨得花錢,現實中這樣的例子太多了,婆婆剩飯剩菜還要繼續留著吃,媳婦不願吃;媳婦新衣服買了不到一週,看到時尚潮流的服裝又去買一套回來,婆婆看不慣。
第三,受教育程度不同。現在的媳婦大多學歷較高,接受新事物,接受科學的理念能力較強。而婆婆一代人由於各種原因,以前接受教育程度低,接受新事物,接受科學理念能力慢,這樣就造成了觀念上的差異。如果婆媳任何一方,遇到問題不能耐心說服講明,很容易產生矛盾糾紛。
當然,婆媳之間的矛盾糾紛也不是無法化解的,根據我的長期觀察,解決婆媳矛盾糾紛的關鍵措施有以下兩點:
一是分開居住。分開居住是解決婆媳矛盾糾紛的最佳途徑,歐美等國家之所以很少婆媳矛盾糾紛,就是因為老人和兒子不在一起居住。孩子十八週歲以後,就讓其獨立生活。國內這樣的例子也很多,分開居住了,各自有自己的生活空間,矛盾糾紛明顯得到有效化解。
二是互相體諒。媳婦應該懂得孝敬老人,尊重婆婆;婆婆應該明白媳婦雖是小輩,但時代不同,觀念不同,她有自己的思想,自己的觀念,自己的生活方式,只要媳婦說話辦事不出格,應該容忍和寬容。
-
5 # 百難人生大頭向
中國的婆媳關係是人類最複雜的關係之一。十年媳婦熬成婆,婆婆當年受到她婆婆的氣,很多人自然把氣發洩在媳婦身上,但新時代的女人受不了這氣,紛紛反抗。倚老賣老的婆婆自然不甘示弱,以辛苦養大仔為理由拉你老公和你鬥,有時還拉上大姑小娘家公親戚鄰居和你鬥,這下家裡可熱鬧了,真是水火不容,大吵三六九,小吵天天有。有些強勢的婆婆還插手兒媳的夫妻生活,在生子生女的問題上指手劃腳,在教育後輩上意見不合,更加深了一家人的矛盾,但一家人又不得不住在一起,低頭不見抬頭見,大家又理由十足不肯讓步。我覺得解決問題就是保持距離分開住,這樣矛盾少多了,大家說呢?
-
6 # 黯然老混
我覺得婆媳矛盾的最重要原因是婆婆和媳婦都把兒子、老公當成是世界上自己最親的人了,容不下別人來爭奪,還有都要搶得家裡的話語權和控制力!好點的話表面平靜,其實波濤暗湧;不好的話是波濤洶湧,家無寧日。(身為中國男人確實苦)
中國婆婆覺得自己為了兒子,奉獻了一切,理所當然兒子應該聽自己的。中國媳婦呢,覺得老公是自己所有的,那老公當然必須聽自己的。這兩者交匯起來,沒有矛盾才怪。我看了很多議論婆媳關係的,大部分都是說婆婆應該幹嘛幹嘛的,媳婦應該幹嘛幹嘛的。我覺得都是撿了芝麻掉了西瓜,其實這個矛盾重中之重應該是那個(兒子、老公)才對!沒有(兒子、老公)就沒有矛盾了!因此天下好男人不論是含著眼淚打落牙,還是左右逢源,也要自己去解決這個婆媳矛盾,解鈴還須繫鈴人啊。
大道理我也不會說,方法兩種:主動和被動式
被動式我感覺最好是分開住,這個我覺得是最能避免矛盾的發生,眼不見為淨,耳不聽為清。到底兩代人的生活方式消費觀念為人處世都未必一致,難免有互不順眼的地方,分開住,定期探望,有事立馬飛到。剛能和諧。很喜歡看美劇,美劇中很少看見什麼婆媳矛盾的,西方國家都是以自我,自己的家庭為主,看似沒有很重的親情。其實自有它的情深所在。但我相信人類的真實情感,尤其是親情,應該是無論古今,不分中外,還是血濃於水的。其實我本人更喜歡西方式這種親情,親而有距離,有時候中國式親情會讓人覺得有點窒息感。
主動式我只能說說自己的例子:我的家庭很幸福,我家裡三個兄弟、各自成家了,父母對三兄弟都一視同仁 ,平等、自由的觀念從小就接受了。我母親為人很好很好、一輩子沒和別人吵過架,也從未罵過、打過任何一個兒子。現在我和父母同住,我家幾乎沒有什麼婆媳矛盾。功勞大部分在偉大的老媽身上,她從來不會當任何一個媳婦的面說媳婦的什麼不是,只會和兒子們私下說,而身為兒子的我,(可能有點虛偽,莫拍我)就是哄,私底下哄老媽哄媳婦,結果就是皆大歡喜了。因為有些小生活習慣是不管怎樣也不可能兩個人都一樣,親如母子,親如夫妻。我親弟和岳父母住,也有矛盾,碰到矛盾他就玩失蹤,雖說有點鴕鳥,但也不錯,至少相安無事。。。
另外還說說親情,父母血源永遠斷不了的,夫妻關係其實並不是很保險,畢竟現在這個社會誘惑那麼大,所以夫妻關係更需要精心維護,不論男女,只要心中有愛,那麼婆媳關係雖說千古難題,家家有本難唸的經。但聰明的你,總是能找到辦法的。。。
-
7 # 瀚思心理
但凡說到結婚,不得不說的就是婆媳關係,婆媳矛盾由來已久,不管是在古代還是在現在,說白了,婆媳關係的由來是因為兒子和媳婦的婚姻,而且我們也能發現在很多婆媳的矛盾中,都是一些不起眼的小問題,放在朋友甚至陌生人之間,根本就不可能成為矛盾,但是為什麼在婆媳關係中,卻能讓一個家庭一直吵吵鬧鬧呢?
因為不管是媳婦還是婆婆,都對對方有著期待。
都說“媳婦熬成婆”,意思就是今天的婆婆可能就是明天的媳婦,婆婆可能會照著之前做媳婦時的感受和遭遇去對待現在的自己的媳婦,會認為媳婦進了家門,就該像自己當初那樣去管理家庭,洗衣做飯等等都是分內事。
但是媳婦呢,她會認為,她在成親之前,也是家裡的小公舉呀,自己的父母都捨不得讓自己做點什麼,為什麼一結婚什麼都不一樣了?都是母親輩,為什麼婆婆會那麼苛刻和不講理呢?
所以,這兩種期待相遇,自然就像火星撞地球,婆媳矛盾就出來了,在這個新家庭裡,婆媳之間總是招一個不恰當、不現實的參照物去要求對方照著自己的意願進行,但是很多時候並不是每個人都知道自己應該在這個場合扮演什麼樣的角色,應該做什麼,不該做什麼,這個也就是我們常說的,界限感不清晰,婆婆還沒有明白在兒子和媳婦的新家裡自己是應該退出的,而媳婦也沒明白,她需要承擔起的是家庭的責任。
祝好~
文:高晶
主編:劉瀅
-
8 # 左岸天使524
最近因為一直在回答關於婚姻家庭,婆媳相處的問題,所以看了許多婆媳相處,婚姻生活的案例,突然間有些恐慌,有些想法便想要和大家分享一下。
基本上現在一致觀念都在偏向於“婆婆對我不好,我該對她好嗎”的問題上,哪些不好呢?無非就是婆婆不給照顧月子,婆婆不給照顧孩子,婆婆不煮飯給我吃,婆婆太囉嗦,婆婆太管事,婆婆不把我當女兒……
我接觸的婆婆都還年輕,都有自己的工作,每天5點多鐘就起床,然後開始煮粥炒菜,打掃衛生,洗衣服,忙好也都要7點多了,匆匆忙忙吃飯,換衣服就要上班了。
而媳婦們如果不要上班,基本可以睡到8.9點。8點多都算早的,我看過可以直接睡到婆婆下班的,如果要上班還嫌粥悶爛了,菜炒的不好吃,或者煮的太晚。
中午婆婆12點匆匆忙忙的下班回家煮飯炒菜,等自己吃過飯都1點多了快2點,2點又要去上班,中午基本沒有午睡時間。
晚上婆婆有時候會晚下班,媳婦嫌婆婆不告訴她一聲(時間晚了卻不會自己先煮),晚上婆婆忙家務要忙到11點多,有時候12點後睡覺都是常有的事。
而現在婆婆總是有點鬱悶,“我煮早飯你不起來吃,我沒煮早飯你說我不煮給你吃。有時候沒空,簡單煮了你還嫌這嫌那,到底是怎樣才滿意?”
聽到過許多婆婆抱怨說:“我現在就恨不得把媳婦給當祖宗供起來,說不得,念不得,給她照顧孩子嫌我不會照顧,不給她照顧孩子說我不幫忙,關心她還嫌我管太多,不管不問說我不關心她,想知道她們怎麼想的,她們又不樂意說,感覺就是一個眼神我就得知道她們想要什麼一樣,我又不是神……”
在我身邊真的不缺乏好婆婆,但也不是說都是壞媳婦,而是她們從心裡並不認可自己的婆婆,沒把婆婆當親人,也許很多人會反駁說,“是婆婆沒把先把我當親人的,我憑什麼要把她當親人!”
但是捫心自問下,現在多少婆婆都怕自己兒子娶不到老婆,花了10幾20萬彩禮娶的媳婦,她估計都怕媳婦一不高興就給跑了,討好都來不及了,哪裡還敢得罪她呀?(不否認有沒花錢娶的媳婦,也有覺得自己兒子特優秀,別人都配不上她兒子的婆婆),至少我身邊接觸的都是怕媳婦跑了的婆婆。
有人說“要把媳婦當做女兒,要把婆婆當做媽媽”。我個人是非常不同意這種觀點的,她們之間真的沒有任何情感可言,沒有友情,沒有親情,沒有生養之恩,除了媳婦是兒子的老婆,孫子孫女的媽媽,婆婆是老公的媽媽,兒子女兒的奶奶。除此之外,沒任何關係。
所以談何做得到“把媳婦當女兒,把婆婆當媽”。唯獨有的,也就是為著共同愛的那個男人盡一份義務。婆婆是不可能對媳婦像對自己女兒那樣寬容的,而媳婦也不可能對婆婆像自己媽媽那樣心疼。
我身邊沒有惡婆婆,也沒有壞媳婦,只有不能相互理解包容的婆媳,但是我卻突然很恐慌,未來我也會是別人的婆婆,那時我該怎麼做才能夠避免這個“婆媳矛盾”的世界難題呢?
於是有一天,我對老公說:“我們現在趕緊努力賺錢,以後搬出去不和兒子兒媳一起住”,老公回答說:“為什麼不是他們努力賺錢,自己出去”,回頭想想,“嗯,有道理!”。
回覆列表
婆媳矛盾產生的原因其實很簡單。
婆婆覺得自己身上掉下來的一塊肉,養了十幾二十年終於是個英姿颯爽的小夥子了,卻被媳婦一下子搶走了,心裡總是不得勁。
媳婦麼覺得既然丈夫和自己已經結婚了,就是一個獨立的小家庭了,但婆婆還是死死的拉著自己丈夫不放手,難免心中有氣。
於是一來二去,婆媳糾紛就產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