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對宇宙的認識經歷了以下六個階段:
第一階段:天圓地方
“天圓地方”是古代科學對宇宙的認識。古代漢族人民在認識宇宙的過程中主要方法和現代科學的實證實驗方法完全不同,“內證”是古人認識宇宙的主要方法,而這種方法是按照人體生命一定的能量迴圈模式不斷加強人體自身的能量,從而達到超越普通大眾的感知能力。
我們知道普通人的五官感知能力是有限的,這也是現代科學發展的侷限。
天圓地方本質上是《易經》陰陽體系中對天地生成及其執行的解讀,而《易經》為百經之首,國學之源,其思想體系認為萬事萬物都是按照陰陽五行演化而來,因此在古代的各門學科中,都有陰陽五行的思想體系在其中。
第二階段:地心說
地心說最初由米利都學派形成初步理念,後由古希臘學者歐多克斯提出,然後經亞里士多德、托勒密進一步發展而逐漸建立和完善起來。托勒密認為,地球處於宇宙中心靜止不動。從地球向外依次有月球、水星、金星、太陽、火星、木星和土星,在各自的軌道上繞地球運轉。
其中,行星的運動要比太陽、月球複雜些:行星在本輪上運動,而本輪又沿均輪繞地執行。在太陽、月球、行星之外,是鑲嵌著所有恆星的天球恆星天。再外面,是推動天體運動的原動天。地心說是世界上第一個行星體系模型。
儘管它把地球當作宇宙中心是錯誤的,然而它的歷史功績不應抹殺。另外在人類現有技術條件下只能判斷出地心說在太陽系是錯誤的,還無法判斷它是否適用於宇宙。
第三階段:日心說
哥白尼提出的“日心說”,有力地打破了長期以來居於宗教統治地位的“地心說”,實現了天文學的根本變革。
日心說的觀點是:
1、地球是球形的。如果在船桅頂放一個光源,當船駛離海岸時,岸上的人們會看見亮光逐漸降低,直至消失。
2、地球在運動,並且24小時自轉一週。因為天空比大地大的太多,如果無限大的天穹在旋轉而地球不動,實在是不可想象。
3、太陽是不動的,而且在宇宙中心,地球以及其他行星都一起圍繞太陽做圓周運動,只有月亮環繞地球執行
第四階段:宇宙無限說
宇宙在時間上無限的。
時間是物質存在的一種客觀形式,由過去、現在、將來構成連續的系統,是物質運動變化的連續性表現。由此我們也可以看出時間不是自變數,它是因變數,它是隨著物質宇宙的變化而變化的。
宇宙是一個運動的物質世界,物質的運動需要能量。根據愛因斯坦相對論,質量與能量的關係:能量等於質量乘以光速的方。可以明瞭的得出這樣一個結論:質量就是內斂的能量,能量就是外放的質量。
愛因斯坦自己也說:“質量就是能量,能量就是質量.”再根據能量守恆定律:能量既不會憑空產生,也不會憑空消失,它只能從一種形式轉化為另一種形式,或者從一個物體轉移到另一個物體,在轉化或轉移的過程中能量的總量不變。
同理,物質也不會憑空產生,憑空消失,它是無始無終的存在著。而時間作為物質的客觀存在方式,以及物質運動變化的連續性表現,必然與物質一道,無始無終的存在著。這就是說宇宙在時間上是無始無終的。
第五階段:相對論,時空可變
相對論是關於時空和引力的理論,主要由愛因斯坦創立,依其研究物件的不同可分為狹義相對論和廣義相對論。相對論和量子力學的提出給物理學帶來了革命性的變化,它們共同奠定了現代物理學的基礎。
相對論極大地改變了人類對宇宙和自然的“常識性”觀念,提出了“同時的相對性”、“四維時空”、“彎曲時空”等全新的概念。
不過近年來,人們對於物理理論的分類有了一種新的認識——以其理論是否是決定論的來劃分經典與非經典的物理學,即“非經典的=量子的”。在這個意義下,相對論仍然是一種經典的理論。
第六階段:宇宙大爆炸學說
“大爆炸宇宙論”是現代宇宙學中最有影響的一種學說。它的主要觀點是認為宇宙曾有一段從熱到冷的演化史。在這個時期裡,宇宙體系在不斷地膨脹,使物質密度從密到稀地演化,如同一次規模巨大的爆炸。
人類對宇宙的認識經歷了以下六個階段:
第一階段:天圓地方
“天圓地方”是古代科學對宇宙的認識。古代漢族人民在認識宇宙的過程中主要方法和現代科學的實證實驗方法完全不同,“內證”是古人認識宇宙的主要方法,而這種方法是按照人體生命一定的能量迴圈模式不斷加強人體自身的能量,從而達到超越普通大眾的感知能力。
我們知道普通人的五官感知能力是有限的,這也是現代科學發展的侷限。
天圓地方本質上是《易經》陰陽體系中對天地生成及其執行的解讀,而《易經》為百經之首,國學之源,其思想體系認為萬事萬物都是按照陰陽五行演化而來,因此在古代的各門學科中,都有陰陽五行的思想體系在其中。
第二階段:地心說
地心說最初由米利都學派形成初步理念,後由古希臘學者歐多克斯提出,然後經亞里士多德、托勒密進一步發展而逐漸建立和完善起來。托勒密認為,地球處於宇宙中心靜止不動。從地球向外依次有月球、水星、金星、太陽、火星、木星和土星,在各自的軌道上繞地球運轉。
其中,行星的運動要比太陽、月球複雜些:行星在本輪上運動,而本輪又沿均輪繞地執行。在太陽、月球、行星之外,是鑲嵌著所有恆星的天球恆星天。再外面,是推動天體運動的原動天。地心說是世界上第一個行星體系模型。
儘管它把地球當作宇宙中心是錯誤的,然而它的歷史功績不應抹殺。另外在人類現有技術條件下只能判斷出地心說在太陽系是錯誤的,還無法判斷它是否適用於宇宙。
第三階段:日心說
哥白尼提出的“日心說”,有力地打破了長期以來居於宗教統治地位的“地心說”,實現了天文學的根本變革。
日心說的觀點是:
1、地球是球形的。如果在船桅頂放一個光源,當船駛離海岸時,岸上的人們會看見亮光逐漸降低,直至消失。
2、地球在運動,並且24小時自轉一週。因為天空比大地大的太多,如果無限大的天穹在旋轉而地球不動,實在是不可想象。
3、太陽是不動的,而且在宇宙中心,地球以及其他行星都一起圍繞太陽做圓周運動,只有月亮環繞地球執行
第四階段:宇宙無限說
宇宙在時間上無限的。
時間是物質存在的一種客觀形式,由過去、現在、將來構成連續的系統,是物質運動變化的連續性表現。由此我們也可以看出時間不是自變數,它是因變數,它是隨著物質宇宙的變化而變化的。
宇宙是一個運動的物質世界,物質的運動需要能量。根據愛因斯坦相對論,質量與能量的關係:能量等於質量乘以光速的方。可以明瞭的得出這樣一個結論:質量就是內斂的能量,能量就是外放的質量。
愛因斯坦自己也說:“質量就是能量,能量就是質量.”再根據能量守恆定律:能量既不會憑空產生,也不會憑空消失,它只能從一種形式轉化為另一種形式,或者從一個物體轉移到另一個物體,在轉化或轉移的過程中能量的總量不變。
同理,物質也不會憑空產生,憑空消失,它是無始無終的存在著。而時間作為物質的客觀存在方式,以及物質運動變化的連續性表現,必然與物質一道,無始無終的存在著。這就是說宇宙在時間上是無始無終的。
第五階段:相對論,時空可變
相對論是關於時空和引力的理論,主要由愛因斯坦創立,依其研究物件的不同可分為狹義相對論和廣義相對論。相對論和量子力學的提出給物理學帶來了革命性的變化,它們共同奠定了現代物理學的基礎。
相對論極大地改變了人類對宇宙和自然的“常識性”觀念,提出了“同時的相對性”、“四維時空”、“彎曲時空”等全新的概念。
不過近年來,人們對於物理理論的分類有了一種新的認識——以其理論是否是決定論的來劃分經典與非經典的物理學,即“非經典的=量子的”。在這個意義下,相對論仍然是一種經典的理論。
第六階段:宇宙大爆炸學說
“大爆炸宇宙論”是現代宇宙學中最有影響的一種學說。它的主要觀點是認為宇宙曾有一段從熱到冷的演化史。在這個時期裡,宇宙體系在不斷地膨脹,使物質密度從密到稀地演化,如同一次規模巨大的爆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