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羅、羅剎、夜叉雖都屬於八部天龍,但排名前後不同:
1、修羅
修羅屬於天龍八部眾之一,其戰鬥力強悍極好殺伐,在天龍八部裡排行第三。
阿修羅(梵文:Asura;巴利文:Asura),亦譯為阿須羅、阿索羅、阿蘇羅、阿素落、阿須倫、阿須輪,直譯為“非天”,意思是“果報”似天而非天之義,也就是相對於“天人(即天眾、提婆)”的存在。
說它是天神,卻沒有天神的善行,和鬼蜮有相似之處。說它是鬼蜮,可它具有神的威力神通。說它是人,雖有人的七情六慾,但又具有天神、鬼蜮的威力惡性。因此,它是一種非神、非鬼、非人,界於神、鬼、人之間的怪物。
2、羅剎
羅剎稱為羅剎天,乃十二天之一,歸屬於天龍八部眾的排行第一的“天眾”分支。
羅剎,佛教中指惡鬼,指食人肉之惡鬼。《慧琳意義》卷二十五中記載:“羅剎,此雲惡鬼也。食人血肉,或飛空、或地行,捷疾可畏。”同書卷七又說:“羅剎娑,梵語也,古云羅剎,訛也(中略)乃暴惡鬼名也。男即極醜,女即甚姝美,並皆食啖於人。”
女則稱羅剎女乃印度神話中之惡魔,男羅剎為黑身、朱發、綠眼,女羅剎則如絕美婦人,富有魅人之力,專食人之血肉。
此外,羅剎亦為地獄之獄卒,職司呵責罪人。
或牛頭人手,或具有牛蹄,力氣甚大,或為鹿頭、羊頭、兔頭等。於佛典中,羅剎誓願守護佛法及正法行人,轉變成佛教之守護神,彼等呈神王形,身披甲冑,手上持刀,跨騎白獅。
3、夜叉
在天龍八部眾裡夜叉排行第四。
夜叉是梵文“Yakşa”的譯音,民間傳說意思是“捷疾鬼”、“能咬鬼”、“輕捷”、“勇健”。若從音譯上來看,他又被譯成“藥叉”、“閱叉”、“夜乞叉”等。中國佛教、陰間、民間傳說中的夜叉,也不盡相同。
有善惡兩類:愛吃人的是惡夜叉,護持佛法的是善夜叉。
佛教所說,夜叉為北天王毗沙門的眷屬。其形象有時被描述為美貌健壯的青年,有時又被描述為腹部下垂的侏儒。
擴充套件資料:
天龍八部(梵語:Aṣṭasenā;標準藏語:lha srin sde brgyad),是佛教概念,指佛教護法神隊伍中以天、龍為首的八種神話種族,包含天眾、龍眾、夜叉、乾闥婆、阿修羅、迦樓羅、緊那羅、摩睺羅迦。
因八部以“天眾”和“龍眾”為首,故稱“天龍八部”,又稱龍神八部、八部鬼神、八部眾、八部神將、天龍八將等。
1、天眾
梵語Deva,亦可音譯為 提婆 ,意為“天”或“天神”,如護法神中的大梵天、大黑天、帝釋天、四大天王、韋馱天等即是。帝釋天是三十三天諸神的領袖。
天神的壽命也會完結,這是因為佛家相信事事皆無常。天神臨死前會出現“衣裳垢膩,頭上花萎,身體臭穢,腋下出汗,不樂本位”這五種徵兆,也就是所謂的天人五衰,最後再次進入輪迴,轉世為人或其他眾生。
2、龍眾
“龍”是指龍神。佛經中的龍,和中國傳說中的龍大致差不多,不過沒有腳,有時大蟒蛇也稱為龍。事實上,華人對龍和龍王的觀念,主要是從佛經中來的。
佛經中有五龍王、七龍王、八龍王等等名稱。古印度人對龍很是尊敬,認為水中生物以龍的力氣最大,因此對德行崇高的人尊稱為“龍象”,如“西來龍象”,那是指從西方來的高僧。
古印度人以為下雨是龍從大海中取水而灑下人間。
華人也接受了這種說法,曆本上註明幾龍取水,表示今年雨量的多寡。龍王之中,有一位叫做沙竭羅龍王,他的幼女八歲時到釋迦牟尼所說法的靈鷲山前,轉為男身,現成佛之相。她成佛之時,為天龍八部所見。
百度百科-八部天龍
修羅、羅剎、夜叉雖都屬於八部天龍,但排名前後不同:
1、修羅
修羅屬於天龍八部眾之一,其戰鬥力強悍極好殺伐,在天龍八部裡排行第三。
阿修羅(梵文:Asura;巴利文:Asura),亦譯為阿須羅、阿索羅、阿蘇羅、阿素落、阿須倫、阿須輪,直譯為“非天”,意思是“果報”似天而非天之義,也就是相對於“天人(即天眾、提婆)”的存在。
說它是天神,卻沒有天神的善行,和鬼蜮有相似之處。說它是鬼蜮,可它具有神的威力神通。說它是人,雖有人的七情六慾,但又具有天神、鬼蜮的威力惡性。因此,它是一種非神、非鬼、非人,界於神、鬼、人之間的怪物。
2、羅剎
羅剎稱為羅剎天,乃十二天之一,歸屬於天龍八部眾的排行第一的“天眾”分支。
羅剎,佛教中指惡鬼,指食人肉之惡鬼。《慧琳意義》卷二十五中記載:“羅剎,此雲惡鬼也。食人血肉,或飛空、或地行,捷疾可畏。”同書卷七又說:“羅剎娑,梵語也,古云羅剎,訛也(中略)乃暴惡鬼名也。男即極醜,女即甚姝美,並皆食啖於人。”
女則稱羅剎女乃印度神話中之惡魔,男羅剎為黑身、朱發、綠眼,女羅剎則如絕美婦人,富有魅人之力,專食人之血肉。
此外,羅剎亦為地獄之獄卒,職司呵責罪人。
或牛頭人手,或具有牛蹄,力氣甚大,或為鹿頭、羊頭、兔頭等。於佛典中,羅剎誓願守護佛法及正法行人,轉變成佛教之守護神,彼等呈神王形,身披甲冑,手上持刀,跨騎白獅。
3、夜叉
在天龍八部眾裡夜叉排行第四。
夜叉是梵文“Yakşa”的譯音,民間傳說意思是“捷疾鬼”、“能咬鬼”、“輕捷”、“勇健”。若從音譯上來看,他又被譯成“藥叉”、“閱叉”、“夜乞叉”等。中國佛教、陰間、民間傳說中的夜叉,也不盡相同。
有善惡兩類:愛吃人的是惡夜叉,護持佛法的是善夜叉。
佛教所說,夜叉為北天王毗沙門的眷屬。其形象有時被描述為美貌健壯的青年,有時又被描述為腹部下垂的侏儒。
擴充套件資料:
天龍八部(梵語:Aṣṭasenā;標準藏語:lha srin sde brgyad),是佛教概念,指佛教護法神隊伍中以天、龍為首的八種神話種族,包含天眾、龍眾、夜叉、乾闥婆、阿修羅、迦樓羅、緊那羅、摩睺羅迦。
因八部以“天眾”和“龍眾”為首,故稱“天龍八部”,又稱龍神八部、八部鬼神、八部眾、八部神將、天龍八將等。
1、天眾
梵語Deva,亦可音譯為 提婆 ,意為“天”或“天神”,如護法神中的大梵天、大黑天、帝釋天、四大天王、韋馱天等即是。帝釋天是三十三天諸神的領袖。
天神的壽命也會完結,這是因為佛家相信事事皆無常。天神臨死前會出現“衣裳垢膩,頭上花萎,身體臭穢,腋下出汗,不樂本位”這五種徵兆,也就是所謂的天人五衰,最後再次進入輪迴,轉世為人或其他眾生。
2、龍眾
“龍”是指龍神。佛經中的龍,和中國傳說中的龍大致差不多,不過沒有腳,有時大蟒蛇也稱為龍。事實上,華人對龍和龍王的觀念,主要是從佛經中來的。
佛經中有五龍王、七龍王、八龍王等等名稱。古印度人對龍很是尊敬,認為水中生物以龍的力氣最大,因此對德行崇高的人尊稱為“龍象”,如“西來龍象”,那是指從西方來的高僧。
古印度人以為下雨是龍從大海中取水而灑下人間。
華人也接受了這種說法,曆本上註明幾龍取水,表示今年雨量的多寡。龍王之中,有一位叫做沙竭羅龍王,他的幼女八歲時到釋迦牟尼所說法的靈鷲山前,轉為男身,現成佛之相。她成佛之時,為天龍八部所見。
百度百科-八部天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