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普通人來說,偉人似乎總是高高在上,令人不可觸及。提起魯迅,總會想起很多詞語:深邃、沉重、嚴厲、倔強、勇毅、果敢……濃黑的一字須,根根向上的頭髮,吸著菸斗、面目嚴肅冷峻,這是魯迅通常留給我們的印象,他似乎“對一切人都懷有憂慮和敵意”,但實際上,偉人也和普通人一樣,擁有喜怒哀樂。他活著的時候,周圍有許多文學青年願意“親近”他,蕭紅就是其中的一個。在林林總總的魯迅回憶錄中,蕭紅的《回憶魯迅先生》是一枝獨秀。作者透過女性的細心體察,敏銳捕捉到了魯迅先生許多有靈性的生活細節,表現出魯迅超群的智慧,廣闊的胸襟和可親可敬的個性品質。它不僅是魯迅回憶錄中的珍品,而且可謂是中國現代懷人散文的楷模,是敬獻於魯迅靈前一個永不凋謝的花圈。
文章開頭就是神來之筆:“魯迅先生的笑聲是明朗的,是從心裡的歡喜。若有人說了什麼可笑的話,魯迅先生笑得連菸捲都拿不住了,常常是笑得咳嗽起來。”寥寥幾句,一個樂觀爽朗、平易近人的魯迅形象便躍然紙上,跟一些人心目中“多疑善怒”、“冷酷無情”的魯迅形成了鮮明對照。這是蕭紅用自己心靈感受的非常個人化的魯迅,是一個使常人敢於走近並能夠伸手去觸控的可親的魯迅。文中尚有多處提到了魯迅的笑聲:有一次蕭紅去魯迅家包餃子吃,“餃子煮好,一上樓梯,就聽到樓上明朗的魯迅先生的笑聲衝下樓梯來,原來有幾個朋友在樓上也正談得熱鬧。”可見魯迅絕不是一個不可親近的人,朋友帶給彼此的愉悅由此可見一斑;在校對《海上述林》的間隙,魯迅見蕭紅進來,對著幾乎天天見面的她,居然說出“好久不見,好久不見”這樣隨便,這樣孩子化的語言,透著風趣,透著玩笑;蕭紅時時受著魯迅爽朗的笑聲的感染,也居然學會了以自己的好心情來回報魯迅先生,那一次天晴了,太陽出來了,“許先生和魯迅先生都笑著,一種對於衝破憂鬱心境的嶄然的會心的笑。”這又是一種如何溫馨和諧的其樂融融的景緻啊。
“剛抓起帽子來往頭上一扣,同時左腿就伸出去了”;這些動作表現出魯迅一往無前、義無返顧的大無畏精神。淡淡幾筆,形神兼備地描繪了魯迅的一些習慣動作,就畫龍點睛般地勾畫出一個獨一無二、鮮靈生動的“活的魯迅”。
魯迅先生不大注意人的衣裳,他說:“誰穿什麼衣裳我看不見得……”他自己就從來不注重穿著,但卻從不缺乏審美觀,那些美學的診斷足見他獨到的眼光,那根桃紅色的束髮的綢條馬上引來了魯迅的嚴正反對 “不要那樣裝飾她……”看來自然樸素、莊重嚴肅還是魯迅追求的美的境界。 “你不穿我才說的,你穿的時候,我一說你該不穿了。”如此一句簡單的語言哪裡可見魯迅的尖銳與咄咄逼人,它體現了魯迅怎樣的人情練達啊。
魯迅“歡喜吃硬的,油炸的,就是吃飯也歡喜吃硬飯”;就是生病的時候也不大吃牛奶、雞湯; “魯迅先生前面擺著一碗酒,酒碗是扁扁的,好像用做吃飯的飯碗”,他從不在意用什麼精緻的東西,簡單隨意的生活也隱隱透露著魯迅剛毅倔強的個性。他雖然胃不好,但對著蕭紅親手做的點心,就算做的不好,魯迅也還是在桌上舉著筷子問許先生:“我再吃幾個嗎?”,言辭間自然地流露出對妻子尊重與依賴的愛意,還有更多對小輩的體恤。
描寫特別生動具體的是魯迅在寓所接待並宴請馮雪峰的場面。蕭紅筆下的馮雪峰開朗健談,學問淵博,廣聞多見,“走過二萬五千裡”,被魯迅戲稱為販賣精神武器的“商人”。馮雪峰——為毛澤東和魯迅牽線搭橋的人,在觸控巨人心靈的同時,他用自己的思想、學識、膽略,影響著魯迅,魯迅亦承認“還沒有人解剖過我像我自己那麼解剖”的。這個部分魯迅的詼諧風趣,自然隨和,當可為我們所見,對於青年人的愛護,對革命的支援在此文中也進一步得到體現。
“青年人寫信,寫得太草率,魯迅先生是深惡痛絕之的。”“但他還是展讀著每封由不同角落裡的青年的信,眼睛不濟時,便戴起眼鏡來看,常常看到夜裡很深的時光。”他強烈地要求著別人,嚴格地約束著自己,卻仍能寬容地對待別人,誰說魯迅不可親近?他對於青年人的愛,讓我們強烈地感受到魯迅的可親的體溫,他是那個寒冷年代的一個無可替代的強大的熱源。
閱讀魯迅的著作可以感知作為思想家和文學家的魯迅;今天又透過《回憶魯迅先生》,展現在我們眼前的是一個生活化真實化的魯迅,魯迅是人而非神。他有著普通人的心態,他可以對人的穿著品頭論足,他可以和年輕人開童心未泯的玩笑,他有普通人一樣飲食、起居,他同樣可以享受親情,享受天倫之樂。正如他的詩歌所說的那樣:“無情未必真豪傑,憐子如何不丈夫。”
作者透過女性的細心體察,敏銳捕捉到了魯迅先生許多有靈性的生活細節,表現出魯迅超群的智慧,廣闊的胸襟和可親可敬的個性品質。
對於普通人來說,偉人似乎總是高高在上,令人不可觸及。提起魯迅,總會想起很多詞語:深邃、沉重、嚴厲、倔強、勇毅、果敢……濃黑的一字須,根根向上的頭髮,吸著菸斗、面目嚴肅冷峻,這是魯迅通常留給我們的印象,他似乎“對一切人都懷有憂慮和敵意”,但實際上,偉人也和普通人一樣,擁有喜怒哀樂。他活著的時候,周圍有許多文學青年願意“親近”他,蕭紅就是其中的一個。在林林總總的魯迅回憶錄中,蕭紅的《回憶魯迅先生》是一枝獨秀。作者透過女性的細心體察,敏銳捕捉到了魯迅先生許多有靈性的生活細節,表現出魯迅超群的智慧,廣闊的胸襟和可親可敬的個性品質。它不僅是魯迅回憶錄中的珍品,而且可謂是中國現代懷人散文的楷模,是敬獻於魯迅靈前一個永不凋謝的花圈。
文章開頭就是神來之筆:“魯迅先生的笑聲是明朗的,是從心裡的歡喜。若有人說了什麼可笑的話,魯迅先生笑得連菸捲都拿不住了,常常是笑得咳嗽起來。”寥寥幾句,一個樂觀爽朗、平易近人的魯迅形象便躍然紙上,跟一些人心目中“多疑善怒”、“冷酷無情”的魯迅形成了鮮明對照。這是蕭紅用自己心靈感受的非常個人化的魯迅,是一個使常人敢於走近並能夠伸手去觸控的可親的魯迅。文中尚有多處提到了魯迅的笑聲:有一次蕭紅去魯迅家包餃子吃,“餃子煮好,一上樓梯,就聽到樓上明朗的魯迅先生的笑聲衝下樓梯來,原來有幾個朋友在樓上也正談得熱鬧。”可見魯迅絕不是一個不可親近的人,朋友帶給彼此的愉悅由此可見一斑;在校對《海上述林》的間隙,魯迅見蕭紅進來,對著幾乎天天見面的她,居然說出“好久不見,好久不見”這樣隨便,這樣孩子化的語言,透著風趣,透著玩笑;蕭紅時時受著魯迅爽朗的笑聲的感染,也居然學會了以自己的好心情來回報魯迅先生,那一次天晴了,太陽出來了,“許先生和魯迅先生都笑著,一種對於衝破憂鬱心境的嶄然的會心的笑。”這又是一種如何溫馨和諧的其樂融融的景緻啊。
“剛抓起帽子來往頭上一扣,同時左腿就伸出去了”;這些動作表現出魯迅一往無前、義無返顧的大無畏精神。淡淡幾筆,形神兼備地描繪了魯迅的一些習慣動作,就畫龍點睛般地勾畫出一個獨一無二、鮮靈生動的“活的魯迅”。
魯迅先生不大注意人的衣裳,他說:“誰穿什麼衣裳我看不見得……”他自己就從來不注重穿著,但卻從不缺乏審美觀,那些美學的診斷足見他獨到的眼光,那根桃紅色的束髮的綢條馬上引來了魯迅的嚴正反對 “不要那樣裝飾她……”看來自然樸素、莊重嚴肅還是魯迅追求的美的境界。 “你不穿我才說的,你穿的時候,我一說你該不穿了。”如此一句簡單的語言哪裡可見魯迅的尖銳與咄咄逼人,它體現了魯迅怎樣的人情練達啊。
魯迅“歡喜吃硬的,油炸的,就是吃飯也歡喜吃硬飯”;就是生病的時候也不大吃牛奶、雞湯; “魯迅先生前面擺著一碗酒,酒碗是扁扁的,好像用做吃飯的飯碗”,他從不在意用什麼精緻的東西,簡單隨意的生活也隱隱透露著魯迅剛毅倔強的個性。他雖然胃不好,但對著蕭紅親手做的點心,就算做的不好,魯迅也還是在桌上舉著筷子問許先生:“我再吃幾個嗎?”,言辭間自然地流露出對妻子尊重與依賴的愛意,還有更多對小輩的體恤。
描寫特別生動具體的是魯迅在寓所接待並宴請馮雪峰的場面。蕭紅筆下的馮雪峰開朗健談,學問淵博,廣聞多見,“走過二萬五千裡”,被魯迅戲稱為販賣精神武器的“商人”。馮雪峰——為毛澤東和魯迅牽線搭橋的人,在觸控巨人心靈的同時,他用自己的思想、學識、膽略,影響著魯迅,魯迅亦承認“還沒有人解剖過我像我自己那麼解剖”的。這個部分魯迅的詼諧風趣,自然隨和,當可為我們所見,對於青年人的愛護,對革命的支援在此文中也進一步得到體現。
“青年人寫信,寫得太草率,魯迅先生是深惡痛絕之的。”“但他還是展讀著每封由不同角落裡的青年的信,眼睛不濟時,便戴起眼鏡來看,常常看到夜裡很深的時光。”他強烈地要求著別人,嚴格地約束著自己,卻仍能寬容地對待別人,誰說魯迅不可親近?他對於青年人的愛,讓我們強烈地感受到魯迅的可親的體溫,他是那個寒冷年代的一個無可替代的強大的熱源。
閱讀魯迅的著作可以感知作為思想家和文學家的魯迅;今天又透過《回憶魯迅先生》,展現在我們眼前的是一個生活化真實化的魯迅,魯迅是人而非神。他有著普通人的心態,他可以對人的穿著品頭論足,他可以和年輕人開童心未泯的玩笑,他有普通人一樣飲食、起居,他同樣可以享受親情,享受天倫之樂。正如他的詩歌所說的那樣:“無情未必真豪傑,憐子如何不丈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