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綠野萍蹤01
相關內容
- 《水滸傳》中如果宋江不招安,梁山好漢能不能打敗岳飛還有韓世忠等宋朝的四大名將?
- 《水滸傳》裡宋江不想著招安,你認為梁山好漢會死那麼多嗎?梁山會被攻破還是推翻正統?
- 梁山好漢那麼厲害,假如宋江不招安,梁山好漢最終會是什麼結果?
- 《水滸傳》中梁山好漢被招安,宋江如果不毒死李逵歷史將會如何發展?
- 宋江招安究竟對不對?如果不招安梁山好漢還有什麼出路可走?
- 如果領導梁山好漢受招安的是晁蓋而不是宋江,結局會如何?
- 如果宋江不接受招安,和方臘兵合一處,是不是梁山好漢更好的歸宿?
- 如果宋江的軍師是諸葛亮,那麼你認為,諸葛亮會不會同意宋江招安?
- 朝廷招安時,為何只有魯智深敢當面反抗宋江?有何底氣?
- 《水滸傳》中梁山好漢不接受招安還能有其他更好的選擇嗎?
梁山好漢中,殺王倫的人是林沖,雖然吳用從中慫恿,但卻不能說是“梁山好漢”火併了王倫。這次梁山寨主更替並非火併,而是內外勾結的謀殺。同時,即便是“梁山好漢火併王倫”,也與心甘情願跟著宋江招安沒有直接聯絡,這是兩個層面上的事情,不能混為一談。最後一問說的是李逵被宋江毒死,但“梁山好漢火併王倫”時,黑旋風還在江州做小牢子,王倫之死扯不上李鐵牛。
題主這個三段式問題並沒有直接的邏輯聯絡,但卻可以理出一條線索來。按照題主的思路,大概是要解決這樣一個問題:梁山好漢殺苟安與梁山的王倫,為的是揭竿造反,林沖、李逵等都是堅定的造反派。但是,這些人後來都心甘情願的追隨宋江招安了。李逵不但積極的跟隨宋江,而且,被宋江算計毒死也毫無怨言。
不知綠野老道如此理解題主的問題是否正確,假如是正確的,那麼,本回答將按照這個思路講一講題主的提問是否正確,梁山好漢是不是火併了王倫,為何心甘情願的追隨宋江招安,且被毒死也不怨恨宋江。
林沖殺王倫不是火併所謂火併,必須符合兩個要件,第一是內部衝突然後自相殘殺。第二,自相殘殺後,內部相互吞併。施耐庵在《水滸傳》中有“林沖梁山大火併,晁蓋水寨小奪泊”故事,說的就是梁山大火併。但是,從回目來看,這場“火併”並不符合上述兩個要件,晁蓋當時尚未入夥,最終做了寨主,算不上內部相互吞併。
晁蓋如沒入夥,施耐庵寫得極其清楚。
當初,林沖在朱貴的帶領下來到了聚義廳,白衣秀士王倫看過柴大官人的書信,便立即安排林沖坐了第四把交椅,朱貴被擠到第五位。這就表明,王倫當時是接納了林沖入夥。王倫不僅接納了林沖,還擺酒席慶賀。酒席之間,王倫才驀地想起自己本事低微,擔心林沖造次,於是反悔,要送林沖下山去別處歇馬。
晁蓋上山時,王倫舉行了盛大的歡迎儀式,梁山吹吹打打,殺牛宰馬,屠豬刈羊,大排筵席。但是,王倫吸取了當初的教訓,並沒有安排坐席,只是分賓主坐定吃酒席。後來,梁山接納好漢入夥,都要安排坐席,落座之後才正式成為山寨頭領。晁蓋等七人沒有坐上頭領交椅,當然還沒有入夥。
因而,林沖殺王倫並非“火併”,而是與吳用暗通款曲,內外勾結殺了山寨之主。回目與內容不符,難道施耐庵又寫錯了?
水泊梁山一次真正的大火併施耐庵沒有寫錯,而是以這次假火併來寫後來的一次真火併。梁山上的真火併就是晁蓋之死,宋江接替天王做了寨主。
晁蓋究竟是誰殺死的,一直以來頗有爭議。綠野老道認為,施耐庵之所以把晁蓋之死寫得撲朔迷離,原因是晁天王該“歸位”了。晁蓋是托塔天王,也就是佛教四大護法天王之一的北方多聞天王,來源於佛教毗沙門天王。龔開《宋江三十六人畫贊》中,有四句詩專道晁蓋:“毗沙天人,澄紫金軀。頑鐵鑄汝,亦出烘爐。”,施耐庵以此把晁蓋塑造成佛教的護法天王。
晁蓋出場時,施耐庵就確定了他的地位,佛教護法天王顯然要高於道家“妖魔”。劉唐“醉臥”靈官殿,說的是道家妖魔以道教大護法之名,前去聯絡佛教護法天王,共同開啟梁山聚義。晁蓋的“七星之夢”其實並不包括晁蓋自己,他只是北斗七星斗柄上的那顆化作白光飛去的小星。這是一處伏筆,預告了晁天王在梁山聚義前的結局。
七星聚義時,晁蓋忽然舉薦了白勝。這個情節是有典故出處的。大唐不空譯《北方毗沙門天王隨君護法儀軌》中有這樣一則故事,說的是天寶元年(742年),安西城被蕃軍圍困,毗沙門天王於城北門樓上出現,大放光明,率三百神兵擊鼓,聲震三百餘里。此時,有金鼠咬斷番兵弓弦。唐軍聲勢大振,一舉擊潰番兵。
這隻金鼠被施耐庵幻化為“白日鼠”,在《水滸傳》中再次成為毗沙門天王的得力助手。而在晁天王的七星之夢中,白勝才是七星之一,上應地耗星。地耗星的出現,也隱伏著晁蓋將退出梁山大舞臺。晁蓋歸位,意味著道家的“天魁星”就要上位了。梁山原本就是道家妖魔聚義之所,晁蓋不在一百單八個星煞之內,天王退位是遲早的事。
從文字中解讀,晁蓋之死涉嫌梁山好漢的謀殺,嫌疑人除了宋江之外,花榮、林沖也都脫不了干係。究竟是怎麼回事,綠野老道寫了很多這樣的文章,專門解讀晁蓋之死,此處限於篇幅,不再贅述。但是,晁蓋死後,林沖的表現卻是能夠與殺王倫時的假火併對看。
晁天王歸天后,林沖積極主動的出頭,如當初支援晁蓋那樣,聯絡公孫勝、吳用,說服眾頭領推宋江做寨主。在林沖的主導下,宋江做了臨時寨主。於是,梁山完成了一次真正的內部自相殘殺、相互吞併的大火併。
梁山為何有一次大火併林沖殺苟且於梁山的王倫,除了文字上的意義外,確實還隱藏著林教頭不願意招安的寓意。因為,林沖同樣是出自龍虎山伏魔大殿中的“妖魔”,是道家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之一,肯定是要造反的。
而後來的梁山大火併,則是結束梁山佛道之爭,真正進入佛道聯手的標誌。上文講到,晁蓋是佛教四大護法天王之一,雖然與道家的天魁星形同一體,相互救援,但在如何“替天行道”的總目標下,存在“路線”上的分歧。
道家主張造反,因而,宋江率領梁山好漢攻城拔寨,不斷斬殺朝廷命官。宋江連宋徽宗的國舅慕容知府都沒放過,難道不是堅定的造反派嗎?施耐庵在洪太尉誤走妖魔之後,歸結這回書時寫道:“有分教,一朝皇帝,夜眠不穩,晝食忘餐。”這一句點明瞭《水滸傳》的一大主題,梁山好漢就是與皇帝作對的造反派。
晁蓋是不願意造反的,上梁山完全是吳用暗中設計,步步將他引到了梁山。上了梁山做寨主,晁蓋不願意殺人,反覆告誡下山搶劫客商的好漢“只可善取財物,不可傷害客商性命”。劉唐等人搶了財物回山,晁蓋從小嘍囉哪裡得知沒有傷害客商時,大喜,說道:“我等初到山寨,不可傷害於人。”。
晁蓋這麼想一點都不奇怪,因為,他原本就是佛家的護法天王。造反必定得殺人,這是道家“妖魔”的行為,晁天王自然是不願意做的。因而,晁宋二頭領都主張“替天行道”,但如何“替天行道”則是有分歧的。正是這樣的分歧,施耐庵便依據《大宋宣和遺事》故事(宋江上山時晁蓋已死),讓晁蓋在梁山道家妖魔大聚義前,以“大火併”的方式歸位。
梁山誰主張招安 誰又反對招安《水滸傳》中第一次提招安的人是行者武松,梁山上第一個說出招安的人是彭玘。而彭玘說招安,則是晁蓋“教育”的。
從這兩次提到招安的細節中可以看出,“佛”是主張招安的,道家妖魔則大多數反對招安。宋江只是在勸說呼延灼時,提到了招安,其他場合卻沒有提到這兩個字。而呼延灼被擒時,晁蓋還是梁山寨主。晁蓋死後,宋江卻再也沒有提到“招安”這兩個字。
由此可見,梁山主張招安的人是托塔天王晁蓋。武松做了行者,似乎開始自我救贖,因而他率先說出了招安。魯智深也是贊同招安的,大鬧五臺山是因“待詔”、狗肉引發的。魯智深的禪杖重六十二斤,寓意是從嘉佑三年(1058年)到宣和元年(1129)年,中間恰恰是六十二年。宣和元年宋徽宗下革佛詔,革佛禁佛,毀壞佛教設施。魯智深懷揣狗腿大鬧五臺山,打壞金剛,實際上是奉“狗”之“詔”對佛教道場的破壞。因為,宋徽宗屬狗,鐵匠鋪的“待招”被施耐庵寫成了“待詔”。宋江造宋徽宗的反,魯智深則幫助宋徽宗毀佛,這也證明了梁山上的佛教徒是主張招安的。
但是,魯智深、武松又是施耐庵“佛道合一”的兩個重要符碼,這兩人也是道家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之一。因而,上了梁山之後便追隨天魁星在滅掉金國榷場曾頭市的戰鬥中充當了主力。
佛家主張招安,道家妖魔,包括宋江、吳用、林沖等人則是堅決要與朝廷對抗的造反派。儘管晁宋之間有此分歧,但他們的終極目標是一致的,也就是彭玘所說的:“晁、宋二頭領替天行道,招納豪傑,專等招安,與國家出力”。替天行道既是《水滸傳》的主題,也是梁山好漢的共同主張。
梁山大聚義時,宋江要建羅天大醮報答天地之恩,禳謝塗炭生靈,此時,確實表達了“惟願朝廷早降恩光,赦免逆天大罪,眾當竭力捐軀,盡忠報國,死而後已”的招安意願。但是,此時的招安目的卻上升為“替天行道,保境安民”。這一變化是因為梁山與曾頭市又打了一仗,宋江率兵蕩平了曾頭市這個金華人的官方榷場。在民族矛盾陡然上升,北宋面臨金華人威脅的時候,宋江才表達了招安願望。
但是,綠野老道仍然質疑《水滸傳》的文字,宋江忽然在大聚義時表達招安願望,與前面的文字對不上,沒有文字上的邏輯關係。雖然宋江後來確實招安了,但卻不會主動投降招安,也不會“惟願朝廷早降恩光”,乞求赦免逆天大罪。因為,施耐庵在“九紋龍大鬧史家村”這一節故事中,早就隱寫了梁山好漢戰敗,“副賊”被擒而被迫投降招安的真實歷史。
施耐庵的《水滸傳》依據了正史、野史,無論那種史料,都證明宋江是被張叔夜打敗,為救“副賊”而率眾投降招安的。因而,這一處文本當為為續書作者所篡改。宋江自三打祝家以來,不斷與朝廷作戰,還把戰火燒到了宋徽宗的臥榻之側,這樣的人怎麼會在剛剛打完朝廷兩座州府之後,立即表達招安願望呢?
宋江因戰敗而屈服,因救兄弟而投降,投降之後再被招安,如此義氣,難道以“義氣”聚義的梁山好漢會反對?所以,宋江無奈招安,梁山好漢雖然同樣無奈,但卻心甘情願的跟著宋江一併投降了。
梁山好漢的結局怎樣《水滸傳》只有七十回書,寫到梁山大聚義排定座次後,便早早的被腰斬。據說,嘉靖年間刊行過一次,但卻只剩下五卷殘書。現在看到的通行本是一百二十回,則是在容與堂本百回本的基礎上,增加了徵田虎、王慶的故事。而據“水滸傳”版本源流,還有人認為佂遼的故事是在田虎、王慶事之後才插進來的。不管怎樣,施耐庵的《水滸傳》千真萬確只有七十回。
因為梁山大聚義之後就不是原著故事了,所以,梁山好漢的結局肯定就不是續書說的那樣,做了朝廷的鷹犬而下場悲慘。若以《水滸傳》的伏線,宋江等人還會二次造反,“血染潯陽江口”。因而,梁山好漢踐行了“替天行道,保境安民”的諾言,絕對不會是續書寫的那樣,結局可悲。這其中,黑旋風李逵肯定不是被宋江毒死的。
按照前七十回書的伏線來探軼後面的故事,施耐庵應當寫到了靖康之難。這條伏線之一,就是九天玄女廟故事中的“二龍相戲”、“二龍戲水”。二龍指的是宋徽宗、宋欽宗,“相戲”說的是宋徽宗鎮江復辟,分裂朝廷與宋欽宗爭奪帝權。“戲水”則隱寫的是靖康之難後,“二聖”北拘,在五國城坐井觀天。因而,這個時候的宋江等梁山好漢基本上還活著。
續書寫宋江被毒死是在宣和六年,顯然與施耐庵的故事不搭調,是《徵四寇》作者瞎編的。既然宋江不是被毒死的,那麼,李逵也不會因此而被宋江毒殺。同時,梁山好漢也絕不是續書寫的那樣,因為招安而落得了悲慘的下場。在施耐庵的筆下,梁山好漢“替天行道,保境安民”,將以英雄般的故事結束梁山傳奇。
至於梁山好漢們的結局究竟如何,綠野老道在別的文章中有探軼,此處不再贅述。總而言之,梁山好漢跟隨宋江“替天行道,保境安民”,應當是心甘情願的。
梁山大聚義時,宋江帶領全體好漢歃血盟誓,眾人同聲發願:“但願生生相會,世世相逢,永無間阻,有如今日!”
梁山好漢不僅無一人反對宋江,而且,期待生生世世有如今日。如此梁山好漢,肯定都會義無反顧的追隨宋江“替天行道,保境安民”,成為施耐庵筆下的英雄好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