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慈音1
-
2 # 姜尚古月
現實是:不是年味淡了,也不是因為我們長大了,而是現在我們天天都在“過年”。365天都在重複幾乎同樣的生活,你還感覺有新意嗎?還會期盼著過年嗎!
上個世紀六、七年代人們生活都很苦難,吃糧、吃肉、買布等都是有限量的憑票供應。孩子們都盼望著過年好吃點好的,男孩子喜歡鞭炮、女孩子昐著穿花衣服。這些日常是辦不到的只有過年才有可能,僅僅是可能。所以當時在社會最為廣泛流傳的勸誡他人不要為一次成功而“驕傲”的一句話,那就是“誰過年還不吃頓餃子”。換言之,過年吃餃子純屬偶然!
記得上個世紀的八十年代初期,土地包產到戶伊始,農業獲得歷史空前的大豐收,農民的腰包一下子鼓了起來,買鞭炮都能裝滿一麻袋。本人所在的吉林省的一個縣城從元旦開始直至春節的正月初五每天晚間零點前鞭炮齊鳴,什麼閃光彈、竄天猴……炸響了天空、照亮了天空。每當我去接送上下晚班的老伴時都陶醉在這個幸福的“過年”中。
隨著改革開放取得一個又一個勝利,祖國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人們的生話也有了質的飛躍。吃好的,穿好的,玩好的……,這一切過去只有過年才有的,現在每天想辦就可以辦到的,也就是說我們想哪天過年就可以哪天“過年”,過年不再是期盼了。
-
3 # 重慶五零後
不完全是因為長大了,主要還是現在經濟條件好了,以前許多隻有過年時才能享受的好東西平時也能享受得到了。
所以說,有錢可以天天當過年。
謝邀!改革開放之前小孩兒都盼過年 ,盼望穿一件新衣服 ,盼望家裡邊兒改善生活 ,盼望老人給點兒壓歲錢 。盼望提著小燈籠放鞭炮 ,等等兒時的記憶 。一樁樁 一件件往事都成為了歷史 。現在,人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幾乎天天的生活就是過年 ,過去盼望的都成為了現實 。並不是我們年齡漸漸的長大了 ,而是我們國家的大好形勢欣欣向榮 蒸蒸日上 ,國家的形勢好了 ,我們小家的日子就更好了 。年味兒變成了芝麻開花節節高 ,無論是人們的生活水平 ,還是對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要求都提高了 ,比如說 ,年年的春節晚會 ,人人都會稱讚 ,但是還是有更高的要求 。現在的年味兒變成了富裕的符號,成為了家家幸福 團圓 和諧的音符 。現在的年味兒 人們不再為了缺吃少穿而犯愁,而是吃不完喝不完 ,都在減肥當中小心地過年 ,所以說年味兒也變成了健康養生的符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