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提多

    四書指的<大學>、<中庸>、<論語>、<孟子>這四種著作。

    五經指的是<易>、<書>、<詩>、<禮>、<春秋>這五部典籍。

    《大學》:闡述了“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思想,強調了品德教育的重要性。為什麼稱為《大學》?北宋理學家程頤說:“大學者,大人之學也。”這“大人”有別於“小民”,是指國家統治者。

    《中庸》:是極具辯證思想的處世之道,是儒家提出的最高道德行為標準。為什麼稱為《中庸》?程頤的解釋是:“不偏之謂中,不易之為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用現代語言說就是不左不右,不變來變去。《中庸》提倡“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的學習鑽研過程和認識方法。

    《論語》:是孔子弟子和再傳弟子對孔子言行的記錄,是孔子從政、治學、育人的經驗總結,簡潔明快,富於哲理,妙語連珠,耐人尋味。有“半部論語治天下”之說,影響了整個東方文化的形成。在聯合國大廳裡,赫然寫著“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的《論語》格言,顯示了東方文化的魅力。

    《孟子》:是孟子弟子和再傳弟子對孟子言行的記錄。孟子提出:“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還提出“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謂大丈夫”。顯示了孟子的人格魅力,更為中國傳統文化增光添彩。

    《詩經》:是中國最早的詩歌總集。產生於西周初葉至春秋中葉(公元前11世紀—前6世紀)500多年間這一漫長的歷史時期,共305篇,分風、雅、頌三大類。它是中華先民的歌唱,是中國優美文學的源頭。

    《書經》:又稱《尚書》,是中國上古時代歷史檔案的彙編,主要記錄帝王或執政大臣的講話。文字艱深,僵硬古板。書中提到的“五常”,唐朝學者孔穎達解釋為“父義、母慈、兄友、弟恭、子孝”。

    《禮記》:是一部儒家關於各種禮儀的論著,是中華禮儀之邦的源泉。書中的《大學》《中庸》兩篇,談及儒家如何修養道德、為人處世,南宋時被朱熹編入“四書”,大力宣揚。

    《易經》:是夏商周時期卜筮之術的記錄。它透過八卦形式(象徵天、地、雷、風、水、火、山、澤八種自然現象)推測自然和社會的變化,富有樸素辯證法的觀點。其哲學思想奠定了華人的辯證思想。《易經》在夏代叫“連山”,殷代稱“歸藏”,周代名“周易”,傳承而來就是今天的《易經》。

    《春秋》:是中國最早的編年體史書,相傳是孔子根據魯國史官的記載(原文已佚)整理而成,記載了春秋時代中國古代社會處於轉型時期240多年的歷史。孔子修訂的《春秋》是“經”,是提綱式的,用字簡練深刻,“寓褒貶,別善惡”,其“微言大義”的筆法“以一字為褒貶”,成了著名的“春秋筆法”。解釋《春秋》經的書是“傳”,有三部:《春秋左氏傳》《春秋公羊傳》《春秋穀梁傳》。

  • 2 # 使用者3013958441215

    四書五經是四書、五經的合稱,泛指儒家經典著作。四書指《大學》、《中庸》、《論語》、《孟子》。五經指《詩經》、《尚書》、《禮記》、《周易》、《春秋》。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黃瓜“頭部老長歪”咋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