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美食秘笈俠

    小時候,過年最盼望的就是收壓歲錢了。在除夕夜吃過年夜飯後,雙手接過長輩遞來的一個紅紙包,上面印著金燦燦的幾個字,“新年快樂”“心想事成”“步步高昇”等。接著是長輩的祝福語和來年的期望,同時相伴的是滿堂歡聲笑語。

    史料記載這樣一則傳說,古時候有一種名叫“祟(sui)”的小妖,每年除夕夜出來,用手觸控熟睡孩子的頭,孩子會嚇得哭起來,然後就發燒講囈語,得病變成傻子。人們怕“祟”來禍害孩子,就點亮燈火團座不睡,稱為“守祟”。有一戶人家,夫妻倆老年得子,視為掌上明珠,到了除夕夜怕“祟”來害孩子,就用紅紙包了八枚銅錢放在孩子枕頭邊。半夜裡,“祟”來摸孩子頭時,枕邊發出一道亮光,“祟”尖叫著逃走了。夫婦倆把這事告訴了鄰居,一傳十,十傳百,人們紛紛效仿給孩子壓“祟”錢。此風逐漸興起,後來演變成壓歲錢,這是中國傳統紅包文化的來歷。

  • 2 # 素白娛樂說

    我是山東人,我們那兒流行磕頭拜年,一般紅包都是大年初一拜年的時候給,三十那天家家戶戶準備過年,上供,包餃子,搖錢樹(竹子),到集市買蠟燭,香,對聯,鞭炮,然後還有油炸土豆條,丸子,魚,肉等。

  • 3 # 貴妃視界

    我們這邊的習俗是大年三十下午開始貼春聯,然後開始準備晚上的年夜飯,包水餃(要包肉餡的)等,晚上一家人坐在一起吃飯、喝酒、聊天、看電視,一直能聊到半夜,大年初一早早的起床放鞭炮,到祖宗排位前磕頭祭拜,然後給家裡的長輩拜年並收紅包,吃水餃(必須是素餡的),收拾妥當後家裡的男性成員全部一起到同村別的長輩親戚家裡去拜年!

  • 4 # 神經餅大大

    作者老家是皖東地區的一個農村,基本的話農村就是平常沒有人,只有到過年才會有一些人在家裡。然後對於紅包的問題,其他家的不知道我就說說自己家裡的情況吧。

    基本上我們那邊大年三十起床就開始貼對聯,準備年夜飯和滷鹹味。基本上上午的話就是隨便吃點東西 ,就開始一天的忙碌。說是年夜飯一般下午什麼事情都準備好了,就開始把飯菜端上桌子,一家人圍在一起,放完鞭炮就開始吃飯了,一放鞭炮我們村裡人就知道誰家過年了,一般那個時間比較晚,兩三點左右。所以吃了“年夜飯”之後晚上就不會吃飯了,就開始包餃子,因為大年初一早上 需要吃餃子。

    一般包餃子都是吃完飯到晚上那段時間。等包完餃子就差不過天黑了,就是放煙花的時間了。因為我家和我大伯家離得比較近,基本村子裡都是這樣 兄弟兩家離得都比較近。大年三十晚上我們一家就會去我大伯家去拜年,帶上兩瓶酒,一條煙,兩包糖。然後就去了。我小時候的時候,去大伯家裡基本都是會給我壓歲錢的,而且也是三十的晚上給。現在我大了,我大伯也有孫子了就輪到我爸爸給他們了,也是三十的晚上給。我們那邊大年初一是不拜年的,也就是在村子裡每戶每家的去一下,象徵性的拜個年,然後就各回各家。等到大年初二開始正式的走親戚,然後遇到親戚家的孩子繼續給壓歲錢。所以新的一年裡基本上的話就是大年初一不給孩子壓歲錢,其餘時間都會給。因為親戚太多,可能正月十五之前都會走親戚,所以在這個時間段都會有給壓歲錢的。

    最後提前祝大家新年快樂,闔家歡樂。

  • 5 # 軒轅小希

    過年發紅包俗稱拜年紅包,那麼拜年顧名思義當然是拜新年,新年當然就是初一啦對吧?或者說過了年三十之後。大年三十也就是除夕,一般是早上起來貼春聯福字,寓意新的一年平平安安紅紅火火。全家一起吃團圓飯,寓意全家人團團圓圓和和睦睦。年三十晚上當然是包餃子看春晚拉家常,小夥伴們一起玩耍守歲。在農村還有一個到了初一零點還有放鞭炮敬天的習俗。拜年紅包大多數都是用來當零花錢了,也有的小朋友的父母幫忙給存起來用以以後急用。

  • 6 # 心理醫生張彥平

    按我們河北規矩:

    一般都是大年三十給孩子們發紅包,因為此時家裡人最全。

    吃過年夜飯,長輩們就各自都紛紛拿出準備好的紅包:

    “磕頭給紅包嘍!”

    於是小孩子們就開始紛紛磕頭,從爺爺奶奶開始依次磕頭。

    磕一個,給一個。

    至於外甥,外甥女,當天肯定不在,因為也去人家爺爺奶奶家。

    那就只有等大年初二隨父母回門時方得給了。

    至於外人家孩子,則只要是在正月裡,那就隨見隨給了。

  • 7 # 木鬼

    除非有特殊風俗要求的,什麼時候給都無所謂,紅包只是一個心意。

    我小時候家裡不算好,都是隔壁太太給的紅包,但是好像自己從來沒見過。

    所以給紅包,特別是給小孩子,應該給的是心意而不是攀比。兩三百這種給了小孩也是轉手給了家長,我覺得紅包給個吉利的十幾塊錢就好了。

  • 8 # 春日之虎

    臘月三十這一天,我們這裡俗稱“小年”,正月初一這一天,我們這裡俗稱“大年”。臘月三十傍晚的時候,家家戶戶才開始掌燈點香,接祖宗爺等。在接回祖宗爺後,在外未回家的人,就不讓再回家了,只能等到初二才能回家,出嫁的閨女在此期間也是不能回孃家的。

    拜年的禮節,從大年初一才開始,而且家族內晚輩都要去給長輩拜年,這時長輩一般會給來拜年的晚輩一些壓歲錢,也就是現代人說的紅包。

    我們這裡的傳統拜年方式,是實實在在的下跪,就是雙膝跪下,不這樣做,長輩會認為晚輩的拜年是不真誠的人。

    我們這裡有句俗語是“大年初一去拜年,蹶著尾巴上了天”,這句話就道出了拜年的時間和拜年的方式。如果大年初一哪個晚輩未給長輩拜年,長輩會記一年的,晚輩是會受到責怪的。

    (圖片來自於網路)

  • 9 # baby安迪

    我們這邊習慣年夜飯之後,看春晚,12點結束之後,會包餃子,然後都要吃過12點多的那頓年夜餃子才會睡覺。

    因為吃過飯的時候已經很晚了,之後還會有放鞭炮的步驟,這幾年鞭炮管制之後才省去了這個步驟,同時進行的還有燒紙,一般是母親跪拜那種。

    所以睡覺的時間非常短,一般只有兩個小時左右的時間又得起來串門拜年了。

    紅包都是早上起床第一件事,一般我會跪拜父母,第一句永遠是爸媽過年好,然後我的小寶貝就會得到爺爺奶奶的大紅包。

  • 10 # 豫鄉風情

    給自己孩子的壓歲錢是除夕夜偷偷塞進孩子兜裡的,給親戚孩子的是大年初一至初六。初六以後年味漸消,人們開始工作各忙各的。

  • 11 # 私人護膚顧問

    我們北方都是大年初一早上拜年的時候給紅包、南方應該也是如此吧、除非一些少數民族傳統不一樣、年三十早上是貼對聯、

  • 12 # 背靠雨季向陽而生

    我們這過年分兩個階段,年前叫分歲年後叫拜歲,一般給孩子分壓歲錢簡稱分歲都是在年前的,年後去長輩家拜歲是給的拜歲錢。

  • 13 # 鹽家興

    我是客家人,客家風俗都是在大年三十給紅包,當壓歲錢,小孩才不會受驚嚇。來年身體健康,快樂成長,寄託父母美好的心願!

  • 14 # 幽默細胞影片

    春晚讓家人開心了,那就不給了,因為家人已經很開心了。

    春晚讓家人不開心了,那就更不能給了!都不開心的時候憑啥還要我掉錢?

  • 15 # Lily姐姐就是我

    當然是大年初一給了,年三十晚上一家人辭舊迎新,看春晚,包水餃,大年初一才是感覺新年第一天,收到紅包更是高興

  • 16 # 摰衢

    三十兒晚上給,小的時候都是爸爸媽媽在新年鐘聲響起的時候包個大紅包給我,現在換我包個更大的紅包回報他們了!

  • 17 # 閱樸賞真

    至於什麼時候給紅包,沒有一定之規。最標準的父母給自己的孩子,都是大年三十晚上放到衣服口袋裡,早晨起床就摸到了。

    至於親友,年前年後幾天內都可以。一般是什麼時候遇見孩子什麼時候給。

    也有的家庭比較自覺,過年走親串友不帶孩子,以免難為破費別人。這是一種禮貌修養。

  • 18 # 雲的生活記錄

    給紅包的時間我們家是這樣的,自己的孩子,正月初一給紅包,親戚家的拜年時給紅包,比如侄子侄女往得近的孩子,我們一般都是團圓的日子給紅包,有時幾家人輪流請客團圓過年,吃飯後就發紅包,就是是臘月26至29之間孩子們去親戚家團圓吃飯後就可以收到紅包了。並且紅包在正月十五之前都可以發,過了正月十五就不發了。紅包是每個孩子都喜歡的,不管多少,都表達一個意思,希望每個孩子新的一年都健健康康,平平安安的!

  • 19 # 笑對本我

    我們北方都是大年初一早上給紅包,早上起來給父母拜個年,意味著新的一年紅紅火火!祝父母身體健康,恭喜發財紅包拿來!

  • 20 # 半世滇瘋半世流離

    我們老家是重慶大山裡的。家裡窮,沒有壓歲錢的概念。只盼著過年的時候。穿新衣,打打牙祭就不錯了。大年初一的早上,我們那一般都是包湯圓。父母親有時會在湯圓中塞5分,2分或1分的硬幣,圖個好彩頭。我們也會在咬到硬幣後,再交給父母洗乾淨後,留做家用。因為,經濟的原因,我小時都是穿的哥哥姐姐穿小的衣服。小時過年時,最喜歡的事,就是放鞭炮。但又沒錢買,然後就看誰家辦酒。我們一幫小孩,就蹲在人家門口,守著客人放炮。有的客人點燃後就會扔在地上。那個時候,守在門口的我們會一哄而上,就在鞭炮的爆炸聲中,一頓亂踩,直到把鞭炮踩滅。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小米帳號不是我的,要怎麼解鎖手機裝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