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10
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7323250678028

    一、初次年審折舊逐臺測演算法 使用範圍:所有年審;上年未對被審計單位進行年審;被審計單位固定資產核算已計算機化,因此可以逐臺測算固定資產折舊。 主要思路:第一,根據各項固定資產合理的原值,規定的使用年限、殘值率,計算出各項固定資產上年累計折舊,與企業上年實際累計折舊相比較,如有差額,調整年初未分配利潤。第二,根據各項固定資產合理的原值,規定的使用年限、殘值率,計算出本年度各項固定資產應計折舊,與企業本年實際計提折舊相比較,如有差額,調整本年度成本或費用。 二、非初次年審折舊逐臺測演算法 使用範圍:所有年審;上年已對被審計單位進行了年審,被審計單位固定資產核算已計算化,因此可以逐臺測算固定資產折舊。 主要思路:根據各項固定資產合理的原值,規定的使用年限、殘值率,計算出本年度各項固定資產應計折舊,與企業本年實際計提折舊相比較,如有差額,調整本年度成本或費用。 三、固定資產原值平均法 適用範圍:所有年審;企業固定資產的核算未實行計算機化。 主要思路:對固定資產折舊進行分類測算,對某一類固定資產,以前年度就有、本期繼續使用的,用固定資產原值A×年折舊率D計算應計折舊。對本年N月新增的固定資產,其本年應計折舊為:固定資產本年折舊=年折舊率D×固定資產原值B×(12-N)/12。對本年M月減少的固定資產,其本年應計折舊為:固定資產本年折舊=年折舊率D×固定資產原值C×M/12=D×固定資產原值C×(M+12-12)/12=D×固定資產原值C×[12-(12-M)] /12=D×固定資產原值C-D×固定資產原值C×(12-M)/12. 綜上所述,對這類固定資產在全年應計折舊為: [固定資產原值(A+C)+固定資產原值B×(12-N)/12-固定資產原值C×(12-M)/12 ]×年折舊率D 應用中應注意的問題:在運用此方法時,一定要向企業有關人員查詢是否有一些已提足折舊,但仍在繼續使用,因此還未進行清理的固定資產。在這種情況下,企業固定資產原值雖然在賬面上,但是應該停止計提折舊。如在折舊測試時沒有詢問核實上述情況,審計測算出來的折舊就會大於企業應該計提的折舊,結果區分不出是企業少提折舊還是審計人員計算有誤。 四、累計折舊率法適用條件:各種企業年審,企業固定資產的核算未實行計算機化。 主要思路:分類計算上年和本年的累計折舊率,根據本年累計折舊率和上年累計折舊率的差額與該類固定資產應有年折舊率相比,判斷該類固定資產本年折舊是否合理。 五、年度折舊差額法 適用範圍:股份制改造審計;企業曾經評估調賬且調賬是法定有效的,被審計單位固定資產核算已計算機化,因此可以逐臺測算固定資產折舊。 這種方法又具體分為三種情況: (一)評估調賬在評估基準日 主要思路:第一,將企業固定資產明細賬匯入電子表格並對照評估報告,逐臺核對企業是否嚴格將每臺固定資產的原值定為評估重置值,將累計折舊定為評估重置值與評估值之差。或將企業固定資產評估結果輸入電子表格,將每臺固定資產的原值定為評估重置值,將累計折舊定為評估重置值與評估值之差。第二,將經上述第一步驟得出的企業固定資產原值和累計折舊合計與企業資產負債表固定資產原值和累計折舊核對,如有差額,一定要找出原因,將企業固定資產原值和累計折舊賬面數調整為上述第一步驟得出的固定資產原值和累計折舊數。第三,以上述第一步驟得出的固定資產原值為基礎逐年計算各年應計折舊額,如和企業各年計提的折舊有差別,調整期初未分配利潤或當年成本費用。(二)評估調賬在評估基準日之後,企業在調賬日按以評估重置值為基礎計算的評估基準日至調賬日應計折舊加上評估折舊(評估重置值減評估值)作為調賬日的累計折舊。 主要思路:第一,將企業調賬日固定資產明細賬匯入電子表格並對照評估報告,逐臺核對企業是否嚴格將每臺固定資產的原值定為評估重置值,如不符,要將企業固定資產原值進行調整以符合評估重置值。或將企業固定資產評估結果輸入電子表格,將每臺固定資產的原值定為評估重置值。第二,將評估調賬日累計折舊定為評估重置值與評估值之差加上評估基準日至企業調賬日企業應計提折舊,如和企業調賬日賬面累計折舊有差額,一定要找出原因進行調整。第二,將以上述第一步驟得出的固定資產原值為基礎逐年計算調賬日後各年應計折舊數,如和企業各年計提的折舊有差別,進行調整期初未分配利潤或當年成本費用。 (三)評估調賬在評估基準日之後,但企業在調帳日未按以評估重置值為基礎計算的評估基準日至調賬日應計折舊加上評估折舊(評估重置值減評估值)作為調賬日的累計折舊。 主要思路:因為企業雖然評估結果調了賬,但累計折舊沒有任何一年是正確的,因此從調賬日後測算固定資產折舊少了一個正確的時點為基礎,故不能用該種方法進行折舊測算,而是要用到下述的“累計折舊差額法”。 “年度折舊差額法”應注意事項:第一,一定要在調賬日將企業賬面的累計折舊和計算出來的累計折舊核對,如不相符,一定要找出原因,進行調整一致。因為“年度折舊法”只計算各年應計折舊,與企業各年實際計提折舊相比,差額調期初或當期。如在調賬日未將企業賬面累計折舊和審計人員計算出來的累計折舊進行核對相符,雖然調整了各年企業應計折舊數,也不能保證企業的累計折舊數是正確的。第二,在測算各年折舊前,一定要完成固定資產增加和減少的審計,並逐項記錄固定資產增加減少的原值、累計折舊和時間,以在計算固定資產年應計折舊額時考慮固定資產年內增減因素。六、累計折舊差額法 適用範圍:股份制改造審計;企業曾經評估調賬且調賬是法定有效的,被審計單位固定資產核算已計算機化,因此可以逐臺測算固定資產折舊。 主要思路:第一,將企業固定資產評估結果輸入電子表格,將每臺固定資產的原值定為評估重置值,將累計折舊定為評估重置值與評估值之差。第二,將經上述第一步驟得出的企業固定資產原值為基礎逐年計算各年應計折舊數。第三,將評估基準日固定資產累積折舊逐年加上該年應計折舊數,得出各年累積折舊數。第四,如和企業各年累計折舊有差異,進行調整期初未分配利潤或當年成本費用。 應注意事項:運用此方法由於不需在調賬日將企業賬面累計折舊和審計人員計算出的累計折舊相比較並將企業賬面累計折舊調整為審計人員計算出的累計折舊,故較“年度折舊差額法”簡單。但是在運用此法時,一定要檢查和查詢清楚各年固定資產增減情況,使審計人員計算折舊的資產範圍和時間與企業計提折舊的範圍和時間一致,否則,雖然整個審計階段累計折舊調整量是正確的,各年累計折舊調整量可能不合理。 七、倒軋法 適用範圍:股份制改造審計;企業未曾經過評估調賬或雖然經過了評估調賬,但調賬法定無效。 主要思路:第一,請評估師提供評估基準日的固定資產明細表,按照固定資產賬面原值,折舊年限,殘值率計算審計最後一個時點的累計折舊數。第二,按照固定資產賬面原值、折舊年限、殘值率,結合固定資產增減變化情況,計算各審計年度應計折舊額。第三,用某年底的累計折舊額,減本年折舊額,加本年轉出的折舊額,減本年轉入的折舊額,得出本年初累計折舊額。第四,根據計算出來的累計折舊額和企業賬面累計折舊額的差異,調整期初或本期。第五,將企業剝離的固定資產從電子表格中刪去,剩下入圍的固定資產各年累計折舊與剝離前固定資產各年累計折舊的差異作為各年剝離的累計折舊。 應注意的問題:這種方法主要優點是可以和資產評估師密切配合。對審計人員的好處是:資產評估師會對最後一個審計時點(也是評估基準日)的企業固定資產進行詳細地整合、歸類、勘察並輸入電子表格(或要求企業輸入電子表格)。如果企業固定資產核算未實行計算機化,上述工作對審計師就猶為重要。在這種情況下,審計人員可以從後往前逐年推算各年累計折舊和應計折舊。對評估人員的好處是:審計人員對固定資產的測算如不依照評估的分類和明細,進行折舊調整後,評估人員在將審計人員對摺舊的調整分配到具體的固定資產明細專案上去就會有困難。審計人員按評估師整理的固定資產明細進行入圍資產折舊的測算,其結果評估師可以坐享其成,不用為分配調整折舊費神。 應該注意的是,評估師對固定資產的分類是按照機器裝置、電子裝置、房屋建築物、管道溝漕進行的,而審計師在報表附註中披露固定資產明細往往要按專用裝置、通用裝置、房屋建築物、非生產用裝置等分類來披露。因此,利用這種方法對審計師的不利因素是還要將評估師整理出的明細表重分類彙總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牛鞭怎麼做才好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