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772—846),字樂天,號香山居士,世稱白傅、白文公。有“詩魔”和“詩王”之稱。下邽(今陝西渭南)人。貞元十六年中進士,歷任左拾遺、東宮贊善大夫、江州司馬、杭州、蘇州刺史、太傅等職。白居易是一位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他的詩歌題材廣泛,形式多樣,語言平易通俗。所寫《秦中吟》《新樂府》敢於針對當權者的弊政,反映人民疾苦,深刻地揭露社會矛盾,他又是中唐新樂府運動的主要倡導人。白居易的敘事詩如《長恨歌》《琵琶行》描寫細膩、生動感人具有獨特的藝術風格,影響極為廣泛。在詩歌創作理論上,他提出“文章合為時而著”,“詩歌合為事而作”的主張。他一生作詩很多,以諷喻詩為最有名,語言通俗易懂,被稱為“老嫗能解”。現存詩3000多首,著有《白氏長慶集》七十一卷。
白居易的主要作品有:《長恨歌》《琵琶行》《賦得古原草送別》《錢塘湖春行》《暮江吟》《憶江南》《大林寺桃花》《同李十一醉憶元九》《直中書省》《長相思》《題岳陽樓》《觀刈麥》《宮詞》 《問劉十九》《買花》 《自河南經亂關內阻飢兄弟離散各在一處因望》《花非花》等。早年熱心濟世,強調詩歌的政治功能,併力求通俗,所作《新樂府》、《秦中吟》共六十首,確實做到了“唯歌生民病”、“句句必盡規”,與杜甫的“三吏”、“三別”同為著名的詩史。長篇敘事詩《長恨歌》《琵琶行》則代表他藝術上的最高成就。
白居易(772—846),字樂天,號香山居士,世稱白傅、白文公。有“詩魔”和“詩王”之稱。下邽(今陝西渭南)人。貞元十六年中進士,歷任左拾遺、東宮贊善大夫、江州司馬、杭州、蘇州刺史、太傅等職。白居易是一位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他的詩歌題材廣泛,形式多樣,語言平易通俗。所寫《秦中吟》《新樂府》敢於針對當權者的弊政,反映人民疾苦,深刻地揭露社會矛盾,他又是中唐新樂府運動的主要倡導人。白居易的敘事詩如《長恨歌》《琵琶行》描寫細膩、生動感人具有獨特的藝術風格,影響極為廣泛。在詩歌創作理論上,他提出“文章合為時而著”,“詩歌合為事而作”的主張。他一生作詩很多,以諷喻詩為最有名,語言通俗易懂,被稱為“老嫗能解”。現存詩3000多首,著有《白氏長慶集》七十一卷。
白居易的主要作品有:《長恨歌》《琵琶行》《賦得古原草送別》《錢塘湖春行》《暮江吟》《憶江南》《大林寺桃花》《同李十一醉憶元九》《直中書省》《長相思》《題岳陽樓》《觀刈麥》《宮詞》 《問劉十九》《買花》 《自河南經亂關內阻飢兄弟離散各在一處因望》《花非花》等。早年熱心濟世,強調詩歌的政治功能,併力求通俗,所作《新樂府》、《秦中吟》共六十首,確實做到了“唯歌生民病”、“句句必盡規”,與杜甫的“三吏”、“三別”同為著名的詩史。長篇敘事詩《長恨歌》《琵琶行》則代表他藝術上的最高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