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2917946487837

    賦比興是詩經中的寫作手法,賦,鋪陳,也即漢賦中的賦,如

    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

    這是描述同一個事物,賦興,並列結構,前一句起,後一句興,如

    南有喬木,不可休息。漢有遊女,不可求思。

    比,是比喻,這裡比喻與普通的我們現在的比喻還是有所區別的,喻主要喻事態。而且比喻,喻體也是起興,如

    桃之夭夭,灼灼其華,之子與歸,宜室其家

    又如:

    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興,就是起興了,除了喻興之外,也可能是不相關的事情。在古詩十九首裡,這是一種經典的用法,如

    青青陵上柏,磊磊澗中石。人生天地間,忽如遠行客。

    看著像喻興,其實已經很不像了,又如:

    西北有高樓,上與浮雲齊。交疏結綺窗,阿閣三重階。

    又如:

    浮雲蔽白日,遊子不顧反 。

    從上述例子我們看到,賦比興在詩經或者在其它詩詞當中,已經是分不開的寫作手法了。由於華人含蓄的特點,往往使用賦比興能夠得到大眾的共鳴。

    在後來的一些應用中,喻興中,本體不見了,只剩比喻的物件,這樣的物件叫做意象,只要有這意象,就能想到另一些情緒。比如楊柳代表離別。而街道總是傷心的。賦比興的手法在現代歌中也有應用,要想歌寫得婉約,使用賦比興能使得歌曲更有內涵。

    大話西遊片尾曲《一生所愛》部分歌詞如下:

    從前現在 過去了再不來紅紅落葉長埋 塵土內開始終結總是 沒變改天邊的你飄泊 白雲外苦海 泛起愛恨在世間 難逃避命運

    ”從前現在,過去了再不來“是正常的起興手法,”紅紅落葉長埋 塵土內“ 是意象,其實也是興,相對於下一句是起,接著興,”開始終結總是 沒變改“ ,接下來全部是興。”苦海,泛起愛恨“ 本體沒了,喻體也不是很明確。而鄭少秋在大時代裡唱的歲月無情有詞是這樣的:

    巨浪 捲起千堆雪日夕問世間 可有情永在巨浪 翻起多少愛段段樂與哀總 叫人意外

    未完待續====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蚌方出曝中的“曝”是什麼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