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在一子寒,母去三子單。
故事:《蘆衣順母》
人物:千古孝子閔子騫
華人注重孝道,孝道是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的優良表現,作為傳統文化的核心,是華人最基本的傳統道德規範。早在兩千多年前,孔子在《孝經》中說:“夫孝,天之經也,地之義也,民之行也”;“人之行,莫大於孝”;“教民親愛,莫善於孝”;“夫孝,德之本也”。子女孝敬父母是天經地義的法則,人們應該身體力行。
孝道是一個文化體系,既有文化理念,又有行為規範,內容豐富,涉及面廣,包括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逐步抬升的一個整體多元文化。經過兩千多年的發展演變,已經成為華人的性格特徵和文化符號,深深地嵌入到華人的基因當中。
關於孝的故事和傳說汗牛充棟,俯拾皆是,最為經典的當屬《二十四孝》,這是元代人把古代經典孝道故事彙編在一起的故事集,在中國流傳極為廣泛,不少事蹟婦孺皆知,對社會道德規範教化起到了積極的作用。
然而,以現在眼光來看,其中有些並不合時宜,並且有些甚至有點過於迂腐,比如“郭巨埋兒”,這肯定是糟粕。這個我們不必過於強求和苛責,因為每個時代人們的規範和行為是不同的,我們要從其思想性和出發點去考慮,而不是用放大鏡去挑剔和指摘。
在《二十四孝》裡面,有不少故事非常感人,其中之一是“蘆衣順母”,講述的春秋時期“千古孝子”閔子騫的事蹟,到如今依然有教育意義。
閔子騫,名損,字子騫。春秋時期魯華人,孔丘弟子,孔子七十二賢之一,孔門十哲之一,被後人尊稱為“閔子”。關於閔子騫的故事,在孔子的言行錄《論語》、司馬遷《史記》以及宋代《閔子單衣記》中均有記載。
閔子騫生於魯昭公六年(公元前536年),出身貧寒,生母去世過早,父親繼娶後母,又生了兩個兒子。後母對待閔子騫和親生兒子不同,寒冬臘月,給自己親生的兩個兒子絮棉衣用絲綿,而給閔子騫則用蘆花絮衣。
閔子騫和父親一起外出幹活,閔子騫為父親拉車駕轅,由於天冷,凍得直抖索,以至於失轅,父親以為他偷懶,便用鞭子打他後背,結果衣破,露出蘆花,父親才知道兒子是凍得沒力氣。
回家後再看另兩個兒子的棉衣,則是用絲綿絮就,非常保暖,於是對閔子騫後母說:“我娶你,是為了孩子不受飢寒,如今沒想到你竟然如此欺騙我,讓孩子受凍!”,便要休妻,閔子騫則上前哭勸:“母在一子寒,母去三子單。”,堅決不讓父親休妻。後母也感動認錯,發誓要對閔子騫和親生兒子一樣對待,於是父親原諒了妻子,一家人得以和睦相處。
孔子知道後,感嘆道:“孝哉,閔子騫!人不間於其父母昆弟之言。”(《論語·先進篇》),從此閔子騫的孝行名聞天下。其後求學於孔子,孔子仕魯期間季氏曾聘請他出任費宰,閔子騫婉拒說:“善為我辭焉。如有復我者,則吾必在汶上矣。”(請替我婉言謝絕了吧。如果再請我的話,我必定會去躲在汶上。),後來,閔子騫終身未仕,卒於魯哀公八年(公元前487年)。
母在一子寒,母去三子單。
故事:《蘆衣順母》
人物:千古孝子閔子騫
華人注重孝道,孝道是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的優良表現,作為傳統文化的核心,是華人最基本的傳統道德規範。早在兩千多年前,孔子在《孝經》中說:“夫孝,天之經也,地之義也,民之行也”;“人之行,莫大於孝”;“教民親愛,莫善於孝”;“夫孝,德之本也”。子女孝敬父母是天經地義的法則,人們應該身體力行。
孝道是一個文化體系,既有文化理念,又有行為規範,內容豐富,涉及面廣,包括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逐步抬升的一個整體多元文化。經過兩千多年的發展演變,已經成為華人的性格特徵和文化符號,深深地嵌入到華人的基因當中。
關於孝的故事和傳說汗牛充棟,俯拾皆是,最為經典的當屬《二十四孝》,這是元代人把古代經典孝道故事彙編在一起的故事集,在中國流傳極為廣泛,不少事蹟婦孺皆知,對社會道德規範教化起到了積極的作用。
然而,以現在眼光來看,其中有些並不合時宜,並且有些甚至有點過於迂腐,比如“郭巨埋兒”,這肯定是糟粕。這個我們不必過於強求和苛責,因為每個時代人們的規範和行為是不同的,我們要從其思想性和出發點去考慮,而不是用放大鏡去挑剔和指摘。
在《二十四孝》裡面,有不少故事非常感人,其中之一是“蘆衣順母”,講述的春秋時期“千古孝子”閔子騫的事蹟,到如今依然有教育意義。
閔子騫,名損,字子騫。春秋時期魯華人,孔丘弟子,孔子七十二賢之一,孔門十哲之一,被後人尊稱為“閔子”。關於閔子騫的故事,在孔子的言行錄《論語》、司馬遷《史記》以及宋代《閔子單衣記》中均有記載。
閔子騫生於魯昭公六年(公元前536年),出身貧寒,生母去世過早,父親繼娶後母,又生了兩個兒子。後母對待閔子騫和親生兒子不同,寒冬臘月,給自己親生的兩個兒子絮棉衣用絲綿,而給閔子騫則用蘆花絮衣。
閔子騫和父親一起外出幹活,閔子騫為父親拉車駕轅,由於天冷,凍得直抖索,以至於失轅,父親以為他偷懶,便用鞭子打他後背,結果衣破,露出蘆花,父親才知道兒子是凍得沒力氣。
回家後再看另兩個兒子的棉衣,則是用絲綿絮就,非常保暖,於是對閔子騫後母說:“我娶你,是為了孩子不受飢寒,如今沒想到你竟然如此欺騙我,讓孩子受凍!”,便要休妻,閔子騫則上前哭勸:“母在一子寒,母去三子單。”,堅決不讓父親休妻。後母也感動認錯,發誓要對閔子騫和親生兒子一樣對待,於是父親原諒了妻子,一家人得以和睦相處。
孔子知道後,感嘆道:“孝哉,閔子騫!人不間於其父母昆弟之言。”(《論語·先進篇》),從此閔子騫的孝行名聞天下。其後求學於孔子,孔子仕魯期間季氏曾聘請他出任費宰,閔子騫婉拒說:“善為我辭焉。如有復我者,則吾必在汶上矣。”(請替我婉言謝絕了吧。如果再請我的話,我必定會去躲在汶上。),後來,閔子騫終身未仕,卒於魯哀公八年(公元前487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