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小怪軟體管家

    大家好,這裡是小青春,一個熱愛歷史的小青年!

    殿試,又稱“御試”、廷試”、“廷對”等,是唐、宋、元、明、清時期科舉考試之一。殿試由內預擬,然後呈請皇帝選定。會試中選者始得參與。目的是對會試合格區別、選拔官員等第。

    殿試為科舉考試中的最高一段。由武則天創制於神都紫微宮洛城殿,所以是從唐開始的。殿試第一名稱為狀元。

  • 2 # 鄭十三

    武周時期,武則天為了稱帝,罷免了許多宗室大臣,為了強化統治和集權,廣開科舉,“策問貢人於洛成殿",這是中國科舉制度中殿試的開始,但在唐代並沒有形成制度。

    中國古代科舉制度起源於隋朝。隋文帝廢除魏晉時期的九品中正制,開科取士,是為科舉制度。科舉制度的建立,使隋唐以後的天下士子有了公平競爭的機會。

    唐玄宗時禮部尚書沈既濟評價科舉制度說:"前代選用,皆州郡察舉……至於齊隋,不勝其弊……是以置州府之權而歸於吏部。自隋罷外選,招天下之人,聚於京師春還秋住,烏聚雲合。"

    唐承襲隋制,考試的科目分常科和制科兩類。每年分期舉行的稱常科,由皇帝下詔臨時舉行的考試稱制科。

    明經、進士兩科是唐代常科的主要科目。常科的考生的來源一個是生徒,一個是鄉貢。由京師及州縣學館出身,而送往尚書省受試者叫生徒;不由學館而先經州縣考試,及第後再送尚書省應試者叫鄉貢。由鄉貢入京應試者通稱舉人。州縣考試稱為解試,尚書省的考試通稱省試,或禮部試。禮部試都在春季舉行,故又稱春闈。進士科得第很難,所以當時流傳有"三十老明經,五十少進士"的說法。

    常科登第後,還要經吏部的選試。選試合格,才會被授予官職。

    武則天一貫重用人才,為了能登基,她罷免了許多宗室大臣,這樣自然就需要起用一大批新興地主階級知識分子來強化她的統治,殿試之舉,一則表示了她重視人才,二則使考生對皇帝產生敬重感,參政後更加支援她的政權。自此,在十五年的執政中,增加科舉考試科目,擴大應考範圍,不問門第,不拘資歷,選拔人才,許多中小地主出身的文人士子,透過科舉大量進入政權機構,從而進一步削弱了門閥士族在政權中的地位。

    明清時期,科舉制度進入鼎盛時期。明代正式科舉考試分為鄉試、會試、殿試三級。

    鄉試是在南北直隸分別舉行。每三年一次,又叫鄉闈。考試的試場稱為貢院。考中鄉試的被稱為舉人,第一名稱解元。

    會試是由禮部主持的全國考試,又稱禮闈。於鄉試的第二年舉行。全國舉人在京師會試,考期在春季二月,故稱春闈。考中的稱貢士,第一名稱會元。

    殿試在會試後當年舉行。錄取分三甲:一甲三名,賜進士及第,第一名稱狀元,第二名稱榜眼,第三名稱探花。二甲賜進士出身,三甲賜同進士出身。二、三甲第一名都稱為傳臚。一、二、三甲通稱進士。進士榜用黃紙書寫,叫黃甲,也稱為金榜,所以中進士被稱為金榜題名。

    鄉試第一名叫解元,會試第一名叫會元,加上殿試一甲第一名的狀元,合稱三元。

    殿試之後,狀元授翰林院修撰,榜眼、探花授編修。其餘進士經過考試合格者,叫翰林院庶吉士。三年後考試合格者,分別授予翰林院編修、檢討等官,其餘分發各部任主事等職,或以知縣優先委用,稱為散館。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男雞配什麼屬相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