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農村幼兒園男幼師

    政策,永遠跟著政策走,唯一出路。

    其它的,想想就行了,別當真去做,尤其是不要和一些發達國家學習,那樣會死的更快,經驗之談

  • 2 # 農家樂小雨點

    近年來.隨著新農村建設的深入和城市區劃調整力度的加大,農村鄉鎮幼兒園的生源受到了一定的影響,我園積極探索和尋找促進農村幼兒園可持續發展的策略。

    一、辦託管班,贏得生源

    家長是自收自支農村幼兒園的衣食父母,吸引住家長就能贏得生源,為幼兒園的發展提供保障。因此,幼兒園瞭解幼兒家長的需求併為其解決問題顯得尤為重要。我們在走訪中瞭解到,幼兒園的作息時間對於有老人照看孩子的家庭來說不是問題,而對於沒有老人在身邊的家庭來說,孩子離園的時間和家長下班時間的不吻合給他們帶來了很大的煩惱,因為幼兒離園時間一般是16:00,而家長下班時間多為17:00或l730 。為了解決家長的後顧之憂,我們先透過問卷的形式瞭解有多少家長需要讓孩子延長在園的時間.孩子延託時需要什麼樣的服務和家長能夠承受的費用,再根據家長的需求確定服務的專案和收費標準,並將收費標準報送教育局和物價局批准後再執行。這樣既幫助了家長又提高了教師的待遇,更為重要的是有了晚託班這樣的服務,吸引了更多的家長選擇送孩子上我們的幼兒園。

    二、巧用家長,贏得信任

    人人都知道朋友好辦事這個道理,怎樣巧用家長朋友呢?在小班幼兒入園時,我們讓家長自主選擇孩子的老師或由熟人介紹想進人的班級。總之,儘量滿足家長的需求,讓教師一開始就以家長朋友的身份出現,消除家長與教師之間的不信任感,拉近彼此間的距離。平時,我們注意收集孩子家長的資訊,遇到困難時會用簡訊或QQ留言尋求家長的幫助。有一次,我們急需拍攝製作教具的影片參加比賽,群發簡訊後,很快有三名家長前來幫忙。在製作影片的過程中,教師與家長零距離接觸,很快就成了朋友。孩子在園三年,教師多與家長溝通和互動,幾乎與班級所有家長都成了朋友,而這些家長與教師成為朋友後,又會將自己親朋好友的孩子介紹給教師。就這樣,教師的家長朋友圈就像滾雪球一樣越滾越大,既為自己的工作提供了諸多的方便,同時義為幼兒園吸引了生源。

    三、辦好園報,贏得口碑

    幼兒園要獲得持續發展,贏得家長的好口碑至關重要,怎樣才能做到這一點呢?我們透過辦園報做自身的宣傳,用每月一份的園報作為家園連心橋。園報的欄目有刊頭語、新聞速遞、教學內容選登、溫馨提醒、家教文摘、教育隨筆、童言趣語、保健知識等。“刊頭語”主要刊登園長的話、教師心語和一些重要節日的介紹,讓家長了解幼兒園的基本情況:“新聞速遞”是將教師和幼兒參加的各類比賽和取得的成績及時反饋給家長,讓家長對幼兒園有正確的定位“家教文摘”是從各類早教報刊中摘選的先進教育理念和教育思想,讓家長從中受到啟迪“教育隨筆”主要刊登教師的教育經驗以及與家長交流後的所思所想,讓家長更加清楚地瞭解幼兒在園的情況,更好地配合幼兒園的教育。由於園報的內容豐富多彩且貼近家長和幼兒,因而成為了家園溝通的重要途徑。如一名小朋友因為情緒異常被教師寫進教育隨筆中,而孩子的情緒異常是由父母吵架引起的,教師推心置腹的勸誡和對孩子的關心讓家長感激不已。

    市場經濟條件下的農村幼兒園,挑戰與機遇並存,只有樹立面向市場、服務社會的理念,準確地把握幼兒園的市場定位,才能在激烈的競爭中立於不敗之地,從而促進幼兒園可持續發展。

  • 3 # 悅納視界

    幼兒園持續發展要一分為二來看,

    公辦幼兒園屬於吃皇糧,不存在生存問題,

    按照國家政策要求,只要在園所特色打造方面下功夫即可。

    民辦園持續發展必須要滿足以下條件:

    一、招生沒有問題。生源充足,資金充足不必擔心開不了班。

    二、招聘沒有問題。師資力量有保證,保教質量有保證。

    學前教育的發展是一個逐漸規範的過程,2018年之前不太受重視,幼師薪酬低,辦園門檻低,隨便租幾間房子招幾個老師就可以開始辦班。投資小,見效快。

    現在的幼兒園想要持續發展,必須要在保教質量上下功夫,

    簡單來說,就是生活照顧和習慣培養。

    園所的硬體及設施裝置要符合幼兒活動要求,有足夠的空間與活動場地。

    幼兒的生活照顧要按照國家要求進行營養調配,食品衛生要經得起各級部門的檢查監督。

    幼兒園的課程及遊戲活動要按照《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要求規範設定並實施。

    定期或者不定期開展家園共育活動,

    在這個基礎上,研究園本課程及特色教育,

    每個園所必須要有自己的理念和特色,贏得家長的認可,方可持續發展。

  • 4 # VERY跨界色集思

    我是設計出身搞了幼教板塊,作為一個跨界思維的爸爸我是這樣來考慮幼兒園發展的。

    創新是核心!

    社會發展,日益提高的家長育兒需求已遠遠超過幼兒園的託管功能,幼兒園一樣面對市場競爭,你可以現在吃“剛需”但發展是需要領頭的,所謂的“剛需”會被後起之秀侵蝕殆盡,而幼兒園在真正帶給孩子的是什麼,在教育教學方面要去做創新,這是生存之本,也是核心價值。

    文化是武器!

    很多幼兒園在建園時就想套個什麼理念什麼文化,但往往並不有效,因為往往理念和實際教育手段會脫節,所以在幼兒園成長的過程中,不斷創新和總結園所的理念和文化,逐步實現園所的特色,在市場競爭中標新立異,獨樹一幟。這點主要在學習和創新中總結。

    運營模式是突破口!

    傳統幼兒園最簡單的計價方式就是攤成本計利潤,故而造就了幼兒園追量不追質,最大化壓縮成本等等做法,質量上不去,師資上不去,人員流動性大,只能吃皇糧,老師壓力大等等諸多情況,所以改變運營管理模式是傳統幼兒園轉型的另一個突破口,如何透過模式的改革和調整,提高教育質量,提高師資待遇,提高幼兒園的發展能力,平衡或合理降低家長費用等去做調控,是幼兒園運營的大事。

    服務是價值!

    所有行業都是服務行業,幼兒園一樣不例外,幼兒園最終應該承擔的是孩子、家長、家庭、乃至社會的服務能力,發現痛點解決痛點是幼兒園綜合價值的提升。

    品牌是影響力!

    和文化一樣,幼兒園需要逐步建立自身的品牌影響力。品牌不是你設計了LOGO,弄了什麼VI體系,都是表象,品牌影響力是建立在上述核心價值的基礎上。

    最後,政策是導向。

    政策是方向和指導,但都是方向性官方要求,幼兒園要做接地氣的事,接地氣才是社會所需,有自己的核心價值和對應策略,才能更好的適應政策傾斜和市場變化。

    這點我額外說個例子,一些區域實行了幼兒園免費政策,但家長在備品上的繳費差不多與原來繳費一樣,甚至還超過了原來的費用,財政給免費幼兒園的補貼不到位,有些幼兒園抗不過一年,最終只能以縮減孩子數量來解決這樣的“寒冬”,不知道會不會有因此而暫停關園的情況。

    幼兒園,別拿“剛需”做文章,提高能力才是發展之道。

  • 5 # 蘄村小二

    定位高中低端的辦園標準!配套的軟硬體設施要保證,最重要的是辦園理念!一定要認真執行!多傾聽孩子父母的聲音!

  • 6 # 塞拉斯汀

    你好!按照國家檔案2018年學前教育若干意見中要求公辦幼兒園與普惠幼兒園佔比需要到80%,其中公辦園所佔50%,那普惠性民辦幼兒園佔比為30%。普惠性幼兒園必須為非盈利性幼兒園(民政局登記),收費按照各個省市區檔案要求,江蘇常州最高核價不超過居民可支配收入的30%(按照常州約收費1600/月)。其實國家要求普惠性幼兒園應該是最低核價標準和政府補貼完成,比如生均公用經費,但是政府遲遲不出普惠性幼兒園認定辦法,那這個補貼也遙遙無期。

    這裡面的幼兒園可持續發展就必須貼合政策,營利性幼兒園必須有特色服務好高階的20%人群,要有切入富人群的人脈。普惠性民辦幼兒園就要看政策允許,透過創收來實現可持續發展!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何將本地民間文化藝術融入幼兒園的藝術教育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