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蘇東坡門下走狗
-
2 # 野菜野菜
中學課文《岳陽樓記》中的一句,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說的是一種境界,不因外物,或者外部情況變化而歡喜,不因自己一時得失而悲傷,這種豁達淡然的心境常人很難做到。
我認為有一個人很好的詮釋了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那就是蘇軾。
他的平生,大家都知道,仕途坎坷,一貶再貶,最遠被貶到海南島。一般人早都絕望了。蘇軾每到一個地方,並沒有為自己境遇感傷,而是努力為當地百姓做事。
被貶黃州時,還發明瞭東坡肉,可以說很樂觀了。還有很多有名,豁達詩句都是被貶途中寫的。
這種境界,不是一般人能做到,我們所知道的很多文人政客都曾為自己懷才不遇,不得重用而感慨。
我們要想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境界,也許很難但也不是不可以,多思考,多看看書,多像別人學習,調整心態,經歷的多了,也就通透了。
-
3 # 歷史小夫子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是對君子修行境界的要求,不是對群眾的要求。我們來看看《論語》。孔子對人的兩種性質進行了極端的分析探討,即從多方面論證君子和小人的本質區別。將君子的形象塑造的高大全,在他的理想世界裡,塑造他理想的人。從現實的角度看,《論語》中談到的物件,覆蓋面其實很少。因為純正的君子古代很少,現在更少;純粹的小人,古代不少,現在也不少;真正的大多數,其實不是君子,也不是小人,是諸如我輩的常人。我們捫心自問,在民族大義面前,我們是否會殺生成仁?是否會捨生取義?必須承認,諸如我輩常人,在處理很多事情上,我們其實很反覆,有時我們是君子,有時我們也是小人。而正是我們這樣的人被孔夫子忽略了,實際上,我們是恰恰不能忽略的,因為常人是佔大多數的。孔夫子將人劃分的太絕對。君子坦蕩蕩,但是很多平時不坦蕩的常人,在大是大非面前,在大原則面前,還是坦蕩蕩,還能禁的起考驗的。古語有云,仗義每多屠狗輩,歡場盡是義氣妓。“君子懷德不懷土,小人懷土不懷德” “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其實封建儒家的代表人物,大多都類似我輩常人:既有小人之心,也有君子之器。很難將人性截然的劃分。《論語》對人性有過分拔高之嫌。如果按照這麼高標準的要求與人相處,我相信在現在的社會哪怕在古代,也是自欺欺人。如果拿這麼高的道德標準要求人,無疑是不實際的。比如名家大儒朱熹,平素裡高掛禮教的大帽子,道貌岸然,被稱為理學大師。現實中,他曾經要求朋友的妹妹守寡不得改嫁,做一個貞潔烈婦。可是他自己卻是滿肚子男盜女娼,與尼姑偷情。還有歐陽修、蘇東坡等大家,此類例子,不勝列舉。《論語》的理想沒有錯,孔子的理想也沒有錯,君子的品德不假。那麼為什麼現實生活中,還是那麼少的君子,那麼多的偽君子呢?因為我們評價的標準有問題,我們用拔高了的理想標準去評判一個人或者一群人的時候,是不實際的。就象我們需要雷鋒,要向雷鋒學習,但不能要求每個人都是雷鋒。君子從來都是自己修出來的,君子從來都不是評出來的。君子應該是少數人自己追求的境界,君子不應該是對絕大多數人的基本要求。而我們現在就是主觀的要培養君子,可是事與願違,不到沒有培養到君子,其實我們得到了很多副產品,比小人還可惡,那就是偽君子。所以,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只是極少數人修行的境界,你做到,或做不到,別人做到,或做不到,都不重要!
-
4 # 子良風水師
我們首先要去清晰的認識:“不以物喜,不以己悲“”這一句話的含義。其實這是一個漢語成語,出自北宋文學家范仲淹的名著:《岳陽樓記》,意思就是不因外物的好壞和自己的得失或喜或悲。表示了古人品德高尚處事深遠與豁達胸襟。
清楚認識到了這一句話的含義後,我們就可以去印證歷史名人留下來的傳記故事等,去篩選歷史都有哪些名人符合這一句話的含義。
在這一個基礎上我要介紹一個歷史上的一個名人——李白。
在大唐多若滿天繁星的詩人中,李白是唯一被人們譽為既有俠肝義膽,又有仙風、道骨的浪漫主義詩人。李白傳奇的一生,豪放飄逸的詩風,確實給人們留下極為深刻的印象。
李白的一生是複雜的,他一方面接受儒家“兼善天下”的思想,要求濟蒼生、安社稷,另一方面,他又接受了道家遺世獨立的思想,追求絕對自由,蔑視世間一切。他還深受遊俠思想影響,敢於蔑視封建秩序,敢於打破傳統偶像。儒家思想和道家、遊俠本不相容,但李白卻把這三者結合起來。 李白生平浪跡天下,慷慨自負,不拘常調。“常欲一鳴驚人,一飛沖天,彼漸陸遷喬,皆不能也。”他尚武輕儒,脫略小節輕財好施,豪蕩使氣。這就養成了他崇尚英雄的性格。
《梁甫吟》,寫太公望:“君不見朝歌屠叟辭棘津,八十西來釣渭濱;寧羞白髮照清水,逢時壯氣思經綸。廣張三千八百釣,風期暗與文王親。大賢虎變愚不測,當年頗似尋常人。”;歌頌視功名如草芥的義士。
這反映了他敢於反對封建秩序,不畏強權的遊俠思想。 在李白的身上,兼備了儒道俠禪各家的特質,“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儒家的傲岸堅強;“且放白鹿青崖間,須行即騎訪名山”,道者的避俗離濁;“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劍四顧心茫然”,俠者的任性狷狂;“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禪者的玄思獨絕。真是難以想象,在一個人的身上,怎能呈現出如此豐富的景觀,這也恰恰應了這一句話:“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一聲瀟灑放蕩不羈,熱愛自由,率性而為。
第二個人物就是——蘇軾。
公元1057年,蘇軾時年20歲。父親蘇洵帶著蘇家兩兄弟一起出川進京趕考。
這一屆的主考官是大名鼎鼎的文學領袖歐陽修,副考官是宋詩“開山祖師”的梅堯臣,他們二人皆是詩文革新運動的倡導者。
閱卷一結束,梅堯臣拿著一張試卷手舞足蹈地遞給歐陽修看,語言流暢,說理透徹,不禁感嘆道:“果然妙文啊!”
歐陽修對他青睞有加, 他這樣評價蘇東坡:
“此人的學識涵養,以後一定會獨步天下。我已經老了,當放這個年輕人出人頭地。”當然蘇軾後來也沒辜負恩師的厚望,成為了北宋中後期的文壇盟主。
經過歐陽修的大力推薦,蘇軾聲名大噪,一時無兩。正當摩拳擦掌,準備大展拳腳時,老家傳來了母親程夫人病逝的訊息,只能回老家守孝。
三年期滿回京,正好趕上“三年京察”,也就是制科考試。這個考試特麼牛逼,比今天的司考還要難,蘇軾當然不會放過這次千載難逢的機會,為此他準備充分。幸運的是,蘇軾這個學霸,又一次超常發揮,一不小心考中第三等,這是百年一遇啊,當時的皇帝宋仁宗高興壞了,喃喃自語道:
“今天我又為後世子孫添得了一個太平宰相”。蘇軾少年成名,其科舉之路,無疑非常順遂。跟那些久經考場的人相比,這是他的幸運,也是他的大不幸。
此後,他的仕途歷經坎坷,從來沒有進入到帝國的權力中心。經歷了權利爭鬥,被流放。但是都最後依然沒能打敗他,在他晚年的歷程,我們更看到了一個不一樣的蘇東坡。“雖屢遭逆境,但他卻毫不在乎,泰然處之。淡泊以明志,寧靜以致遠。”
我認為。他也做到了“不以己悲。不以物喜。”
那第三點,自己能不能做到呢?
答案:能!
只要勤讀書,便可從書中昇華自己。只要讀得聖賢書,明悟大道理,讀懂大智慧,你自然也能做到。
-
5 # 彎眉柳葉刀e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是進亦憂,退亦憂,然則何時而樂也?其必曰: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乎!噫,微斯人,吾誰與歸。這是范仲淹<岳陽樓記>裡的名句,其大致意思是:做人不要以個人利益為中心,並因個人得失和處境的變化進而影響自己對待社會的情緒,迷失世界觀,喪失大局意識,而是要心懷天下,立身為公,以天下興亡,百姓安樂為己任。吃苦在前,享受在後,用修身,齊家,安天下計程車大夫價值觀來指導和約束自己。追求達到完人的優良品質。這種大公無私的道德觀至今激勵著大批的仁人志士們不斷完善自我,鞠躬盡瘁,竭力為民。具有跨時代的積極意義。但同時,范文正公也不得不發出:噫,這樣的人太少了,誰才是我志同道合同志啊!的感嘆。這充分說明了要達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思想境界並以此作為自己的行動指南是非常不易的,至少是要做出個人方面的犧牲的。
至於歷史上有多少人達到了這種境界,我想應該是不會很多但也不乏其人,像一些名傳千古的古聖先賢,以及近代獻身民族大業的仁人志士,以及一些淹沒在歷史深處的布衣英雄無法一一列舉。
最後,是我們今天能否做到的問題,我認為既然古人能夠做到,我們也應該能做到,只不過在當今生活浮躁,物慾橫流的大環境下,需要面對更多的誘惑和考驗罷了,它需要我們有更加堅定的信念和擔當,有敢於向世俗觀念說不的勇氣,有自我犧牲的品德和覺悟,在庸俗的氛圍中擊濁揚清,完善自我。向先賢看齊並超越他們。
-
6 # 跪射俑
這句話的外在意思是不因外物(財物、外物)的豐富、富有,個人的獲得、擁有而驕傲和狂喜;也不因為外物(財物、外物)的丟失、損壞,個人的失意潦倒而悲傷。內在涵義是指無論面對失敗還是成功,都要保持一種恆定淡然的心態,不因一時的成功和失敗而妄自菲薄,無論何時都保持一種豁達淡然的心態不因外界的好事而興高采烈 也不因為自己的不幸遭遇而垂頭喪氣 堅持自己的原則不受外界的影響。
那些為了國家獨立、民族解放、人民幸福,為了大多數人的利益英勇獻身的人,都做到了“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
我們普通人首先應做到兩點:一是助人為樂,力所能及地幫助身邊需要幫助的人,例如在公交車上為孕婦、兒童、老人讓座,再例如扶老人過馬路,等等。二是不要為了自己的私利幹損人利己、損害社會公德的事,要時刻保持自律意識。
-
7 # 大果子君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出自北宋文學家范仲淹的名著《岳陽樓記》,意思就是不因外物的好壞和自己的得失而或喜或悲,表達了古時品德高尚的人的處事深遠和豁達胸襟。
歷史上我覺得李白李詩仙應該做到了,“我本楚狂人,鳳歌笑孔丘”,因為才華橫溢,被召至長安,供奉翰林,名動一時,又因不能容於權貴,當官僅三年,就棄官而去,繼續飄蕩四方。
我覺得我是無法做到了,我沒有豁達的心態,老是被事情左右。
-
8 # 飛天ZY漫雪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優在天下人之先,樂在天下人之後。不因外物而喜樂,也不因自己的遭遇而悲傷,身居高位,就為百姓擔憂,退外僻遠鄉間,就為國君擔憂。擔心受誹謗,害怕被譏笑,滿目蕭條淒涼,不禁感慨萬分。進用也擔憂,退居也擔憂,如果這樣,幾人能做到,誰人能快樂呢?
范仲淹的《岳陽樓記》本是他在,慶曆新政,變法運動失敗後貶居外地時寫的,他透過對一般,遷客騷人,侷限在個人狹窄圈子裡的感情否定,提出了,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宏大抱負, 這種抱負在當時歷史條件下具有進步性。這是范仲淹在貶居生活中仍然堅持政治理想的自我鞭策。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范仲淹和蘇軾做到了吧。但在現實生活中,要做到范仲淹的胸襟,蘇軾的心態,我們也許很難做到,但希望盡力做好自己。沒有最好的人生,只有最好的心態!
-
9 # 林子說歷史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這句話出自於北宋名臣范仲淹的《岳陽樓記》。這句話要表達的意思,是不因為外物好就歡喜,也不因為自己的得失而傷心。
做到這一點的人,按人口比例來說,是很少的。但要說歷史上有誰做到過,說實話有很多人都做到了。
如孔子、孟子、范仲淹、文天祥等。當然我相信我們每個人,只要嚴格要求自己,也是可以做到這一點的。
孔子與孟子,被我們稱為是聖人。從儒家思想的載體《倫語》一書來看,他們都做到了這一點。
也可以說他們做到這一點,所以才會被稱為聖。對今天的我們而言,這兩位可以說是,做到這點的最標準的榜樣。
范仲淹是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作者。他能寫出如此佳句,又是有所作所為的北宋名臣。
可見范仲淹的心境,非同尋常之處。從他的事績來看,他也做到了這點。
文天祥是南宋末年的名臣。他的高義使我們看他時,都是以高山仰止的姿態看待的。毫無疑問,從他的所作所為之中,可以看到他也做到了這點。
我認為我們每個人都可以做到。只票嚴於律己、不斷學習、不斷上進,就可以像他們一樣做到。
綜上所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是不因為外物好就歡喜,也不因為自己的得失而傷心。歷史上做到這點的人有很多,如孔子、孟子、范仲淹、文天祥等。我認為我們若嚴格要求自己,也可以做到這點。
-
10 # 好玩的國學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既是儒家的人生境界,更是道家所追求的人生境界。總的來說,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是中國文化的人生境界。
這句話出自北宋名臣范仲淹的《岳陽樓記》。當時,范仲淹的朋友滕子京被貶到岳陽,勤於地方政事,僅用了三年的時間,就把岳陽治理的政通人和,並重修了岳陽樓。
要知道,滕子京是帶著一腔委屈來到巴陵郡的。原來他是一個鎮守邊關的將領,是范仲淹手下的一個愛將。滕子京曾經動用公款犒勞三軍,結果被人告狀,被貶到巴陵郡。
按理說,對滕子京來說,這是悲,但他沒有受到個人遭遇的影響,在巴陵郡做出了一番事業。在岳陽樓建好之後,他寫信請自己的老上級范仲淹寫一篇序。而范仲淹沒有到過岳陽樓,卻寫下了《岳陽樓記》這一千古名篇。
在岳陽樓記的最後,范仲淹充滿豪情與深情地寫道:
嗟夫!予嘗求古仁人之心,或異二者之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是進亦憂,退亦憂。然則何時而樂耶?其必曰:“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乎。噫!微斯人,吾誰與歸?
在這篇文章中,范仲淹說滕子京和天下的仁人志士一樣,做到了兩種境界。第一種是心靈上的坦然與淡然,不會因為個人的財富和權力的增加而感到高興,也不會因為個人利益受到了損失,個人受到不公正的待遇而感到灰心喪氣。
在人生的喜樂與憂愁中間,始終保持一種淡然的心態,這就像明人所說的,寵辱不驚,看庭前花開花落;去留無意,望天上雲捲雲舒 。這也像王維所說的那樣,行至水窮處,坐看雲起時。一個具有極高人生境界的人,總是安然淡然坦然。
第二種是儒家的憂國憂民的心態。儒家歷來以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為己任,范仲淹是一個標準的儒家人物,他認為滕子京也是,他們身上,都有而且是應該有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的心態,更應該有心懷天下蒼生的精神。這種精神就是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精神。這種精神,來自於孔子,來自於孟子,來自於以天下為己任的愛國者。范仲淹是,滕子京也是。
而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人生精神,同時還來自於道家的精神,特別是莊子的人生精神。
莊子是崇尚人生逍遙的境界的。而人生逍遙的前提是,擺脫一切外物的限制,人最好能夠駕馭物,而不是被物所奴役所駕馭。莊子把這種理想的狀態稱之為“物物而不物於物”。
莊子是一個悲觀主義者,莊子認為,人一出生就是一個悲劇,因為人的身體註定是不自由的,他要受到各種條件的限制,這叫做有所待。在莊子看來,所有有所待的東西,都是不自由的。在逍遙遊中,莊子說大鵬能夠摶扶搖直上九千里,但是沒有風,大鵬也無法飛翔。仙人列子可以在天上飛15天,而15天后,他也得下來。所以人生的自由,就要無所待。而無所待,就是要擺脫物質和心靈的限制。
按照王小波的說法,人生本身就是一個不斷挨捶的過程,這不可避免。但是這樣我們的人生如何才能獲得自由呢?莊子說要做到心齋和坐忘就可以了。這不是練氣功,這是錘鍊我們的精神境界。這種境界,其實就是范仲淹所說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境界,如果你能忘記人生的喜,忘記人生的憂,從了喜樂憂愁不入於心,那麼還有什麼能讓你心醉神迷呢?還有什麼能讓你憂戚交加呢?
在中國的古人之中,能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不多,但還是有的。莊子當然算是一個。以莊子的大才,在戰國時期做個諸侯國的大官沒有問題,但是他寧願做在汙水中自由爬行的烏龜,他窮困潦倒,但是他認為,人真正的貧窮不是這個,而是精神上的貧窮。
孔子的弟子顏回也可以算,他一簞食一瓢飲,居住於陋巷之中,從來不改其樂。范仲淹當然也是。他是北宋知識分子的領袖,他在政治上經歷過多次失敗,但仍然堅守初心,堅守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人生信條。
蘇東坡也算是一個。在被貶到黃州之前,蘇東坡大概還沒有這樣一個人生境界,在到了黃州之後,蘇軾變成了蘇東坡,而他的人生境界,也在朝著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境界前進。蘇東坡說,人生的難處在於,不經要忍痛,還要忍癢,更要忍受孤獨與寂寞,從而實現也無風雨也無晴的達觀的境界,這不正是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人生境界嗎?
人生,很多時候我們能看得開,但是忘不了,能忘得了,但是我們放不下。能放得下,但是我們又做不到。如果有一天,我們能看得開,忘得了,放得下,做得到,我們就能達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境界。
但是在以物質為導向、以結果為導向的時代,現代人,怕是沒人做的到了。
回覆列表
范仲淹,蘇軾,林則徐。他們擺脫了個人私利,為民族、國家憂慮,達到了非常高的人生境界。達則兼善天下,窮則獨善其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