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4211906027728

    萬物皆入草、書法與寫字的不同正在於此。這些筆法的體現,是要分書和字的。書,多字的詩詞中滴露、錐畫沙多見,但這種特色性筆法,一作品中只能出現一、二。再就是、用著這種筆法,都是字的豎長尾筆,象佛、禪,結束時都是要拉長其最後的一豎。滴露:收筆時有個努頭,象滴露正在集水、但還沒能滴落。錐畫沙:立筆中鋒、硬而細、收筆乾脆。印印泥(有點不確定)可能是書法中的"拖泥帶水",這種筆法多見大字榜書,也是長尾筆,象草書"虎"字、收尾長筆是反挫的澀筆、拖泥帶水就是一澀一澀地掘筆寫法。(只是試著解設)

  • 2 # 心遠人自強

    本人喜歡書法二十多年,堅持不懈的臨帖也有四年多了,對於書法中的這些術語,有過很多求救和思考。可以說,對“錐畫沙、折釵股、屋漏痕、印印泥”這些被歷來推崇的書法術語的理解,已經成了斷不清的歷史官司。

    查閱資料就可以發現,對這些術語的理解,一直就存在爭議。因為這些術語都是比喻,所取的都是一定程度上的象徵意義,本身就是抽象的。我想,當時發明術語的大書法家,也都是根據特定物件和特定特徵所說的,而不是普遍意義上的絕對標準尺度,到底是指書寫出來的線條形態、還是書寫的用筆方法、或兼而有之,都是不確定的。

    一般認為,錐畫沙和印印泥是線條形態,錐畫沙指中鋒行筆,印印泥指使墨入紙。折釵股在用筆方法上是指提案用力要均勻穩健,因為古代的釵股比較脆,用力過猛容易折斷;線上條形態上,是指轉折處似折彎的釵股,折處漸變,有張力、弧度,不能出現尖銳的急折或塌陷凹陷形態。屋漏痕又稱坼壁路,有人說“坼壁之路”是指牆壁裂開的縫跡,“屋漏痕”是指雨水由上而下淌,自然順勢的痕跡,是指章法佈局要順勢而為。也有人說屋漏痕是指線條要像雨水順著牆壁流淌的形態,是線條形態。

    所以,這些術語的理解,要看個人取捨,並無定論。也許,只有多年的臨池實踐才能領悟,初學階段要理解其涵義,真的不容易!

  • 3 # 大悔憶智周

    “我曾經寫過幾段文字,談我對書法的理解。現在最感奇怪的是,當時寫完後我怎麼把它們放到我發在起點中文網的網路小說集《微小說與小小說續集》裡了?仔細想來,這就是所謂後現代跨文體寫作吧?

    當時我的意思,是那幾天我突然對書法有了新認識有了頓悟,就記錄下來,是一個人生的片斷,所以也是微小說,現在看來,有一點強詞奪理了。

    不過呢,也算在小說之林裡聊備一格吧。

    這幾篇談論書法的“小說”中與你的提問相關的一篇長這樣:

    109.書法精論

    一日,似有感悟,乃記筆記曰:

    錐畫沙,欲點畫中鋒深入也;印印泥,欲墨無旁滲,點畫鮮明也;屋漏痕,欲點畫自然無做作也;折釵股,欲點畫圓勁,轉折處無軟弱、脫節也;壁柝縫,此壁為板壁非泥牆磚壁,如板壁裂縫,謂有張力也。

    ……”

    由於當時急於把自己的感悟記錄下來,供自己今後參考,所以倉促間用的半文言,現在我展開來解釋一下。

    錐畫沙,就是要中鋒用筆,讓點畫如同錐子劃入沙子一樣深入;印印泥,是為了筆墨集中,如同蓋印,點畫鮮明;屋漏痕,點畫寫得像屋漏雨水形成的痕跡是為了顯得自然,沒有做作雕琢痕跡;折釵股,是為了點畫圓勁堅實,轉折有力;筆柝縫,是說點畫要像板壁裂縫一樣有張力。

    看看我房間天花板上的屋漏痕吧:

    是不是隱隱約約看見一個“請”字和一個似是而非的“改”“弦”合體的改弦更張的“弦”字?

    再看一幅,則會發現一個簡體的“專”字,黃庭堅那樣長槍大戟。

    再看一道類似壁柝縫那樣的屋漏痕,是不是有閃電的感覺?

    我房間的屋頂真是豐富多彩,因為岳母不願離開這就要拆遷的房屋到我學校去住,我和妻子已在此生活十多年!

    不過,這豐富多彩的天花板也有利於我的回答解說。

    下面看我對相關書寫操作的理解,也僅供參考。

    “錐畫沙”怎樣做到?

    筆尖直抵紙面,有種“刺入”的感覺就好,行筆如古人言“似有物阻隔”,用力前行。

    “印印泥”怎樣做到?

    行筆要穩,要留得住墨,找蓋章的感覺。

    “折釵股”怎樣做到?

    把點畫當“釵股”就行了。

    “屋漏痕”怎樣做到?

    目前我還在捉摸。

    “筆柝縫”怎樣做到?

    行筆勁道,勇往直前。

    不過呢,藝術首重直覺最忌雕琢,什麼“錐畫沙”、“印印泥”、“折釵股”、“屋漏痕”、“筆柝縫”應該領會精神,不要刻意去“做”。

    並且,藝術的表達實在是無法之法,不是技術,最要天才和悟性,蘇東坡甚至說“我書意造本無法,點畫信手煩推求”。

    那腫麼辦?

    涼拌!

    在日復一日的讀帖臨帖裡悟去吧。

    書法不是沒有秘訣,但即使全部公開,對於一個從不臨帖的人,也毫無作用。

    但拋開法度和那些秘訣,又會脫離書法的本質,寫成非書法的藝術或非藝術。

    所以,書法真的是很難。

    要說難,似乎又不難,每天讀帖臨帖,沒有紙就像懷素一樣在芭蕉葉上寫字,像顏真卿一樣拿泥水在牆上寫字,再自己看看所寫字有沒有“錐畫沙”“、印印泥”、“折釵股”、“屋漏痕”、“筆柝縫”的感覺。

    西安碑林裡有一塊珍貴的半截殘磚,上刻“阿孃墓誌 孟元簡”七個字,這半截殘磚卻是書法珍品。我們可以想像,那連一塊整磚都買不起的刻磚人,應該有了不起的書法悟性和感覺並且想辦法刻苦練習。

    補充一點:有人極力主張寫字應該專學一家,不可旁騖,我卻覺得在專臨一家深入學習的基礎上,還應該多讀各家名作,有時候真能看出一些門道來,並對專學一家有幫助。

    舉個栗子,蘇黃米蔡,讓很多人入迷,但不易看出門道,看看他們共同的老師——周越的書法,可能就會恍然大悟。

    (周越書法)

    最後,請原諒,我們那代人,理論知識是短板,所以只好聊天式地回答,但願對你有所啟發。

    還有,說倒是好說,看看我寫

    的字,卻飄在紙面上,錐畫沙畫不進去。

  • 4 # qSy112233864喜樂孩子

    屋漏,畫沙,我不懂。

    就是寫字時筆時寫的快,產生的現象。

    具體什麼叫屋漏,什麼畫沙我不知道。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甘油和硝酸反應的化學方程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