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北緯411

    櫻桃流膠病危害狀在枝幹傷口處,以及枝杈表皮組織處分泌出樹膠。一般春季發生,流膠處稍腫,皮層及木質部變褐、腐朽,易感染其他病害,導致樹勢衰弱,嚴重時枝幹枯死。發病原因一是由枝幹病害(腐爛病、幹腐病、穿孔病等)、蟲害(天牛、吉丁蟲等)和機械損傷,修剪過度造成傷口引起流膠;二是由於凍害或日灼使部分樹皮死亡引起流膠;三是由於土壤粘重,水分過多排水不良或施肥不當等誘發流膠病。 嚴冬之後,櫻桃樹的流膠病在3-4月份明顯增多。其原因是低溫使樹皮組織受凍、生理功能降低、抵抗病菌的能力下降,早已潛伏在樹皮內或皮孔內的病菌迅速生長,最終表現出各種症狀。 一、去年結果量適度,9-10月份又施用足量有機肥並澆足冬水的櫻桃樹,3月中下旬全樹噴1次10%世高水分散性顆粒劑1000倍液或噴50%多菌靈可溼性粉劑100倍液或噴5%菌毒清水劑100倍液,剷除在枝幹內潛伏的病菌。噴布量以枝幹溼潤、滴水為度。福美砷對環境有較重汙染,應淘汰不用。 二、去年結果多,秋季未施有機肥或施肥量不足,冬水澆量不足的櫻桃樹,枝幹病害將會較重發生。對此類樹,早春要及時澆水,補充速效氮肥,適量補充磷鉀肥,最好能補施有機肥,促進樹勢恢復。3月中旬全樹噴枝幹病菌剷除劑,選用世高1000倍液或多菌靈100倍液或菌素清100倍液。樹體出現潰瘍型病斑,要及時刮除,以防擴大。刮治後,病斑處塗腐必清或塗843康復劑,也可塗世高500-1000倍液或多菌靈50-100倍液或菌毒清50倍液。對出現的枯枝要儘快剪除。此類樹因樹體營養虧損較大,今年要嚴格控制結果量,防止病情進一步加重。 綜合防治方法應針對以上發病原因加以防治。例如避免在粘性土壤建園;注意排澇,大雨後及灌水後要及時中耕、鬆土,改善土壤通氣狀況;儘量減少傷口,修剪時不能大鋸大砍,避免拉枝形成裂口,不能腳蹬樹枝等;搞好病蟲害防治,減少蟲傷;冬春季向枝幹塗塗白劑,以防止凍害和日灼。對於已經流膠的樹不能用刀子刮,以防造成更多的傷口,使流膠更加嚴重。

  • 2 # 真無所不知

    流膠病流膠病是桃、杏、李、大櫻桃等最重要的枝幹病害,一般從發病原因上看主要分為生理性流膠和侵染性流膠兩種。

    1、生理性流膠:主要發生在主幹和主枝上。雨後樹膠與空氣接觸變成茶褐色硬質琥珀狀膠塊,被腐生菌侵染後病部變褐腐爛,致使樹勢越來越弱,嚴重者造成死樹,雨季發病重,大齡樹發病重,幼齡樹發病輕。

    2、侵染性流膠:主要為害枝幹。病菌侵染當年生枝條,多從傷口和側芽處入侵,出現以皮孔為中心的瘤狀突起,當年不流膠,具有潛伏侵染特徵,次年瘤皮開裂溢位膠液,發病後期病部表面生出大量梭形或圓形的小黑點,1年有2次高峰期,5月上旬至6月上旬1次,8月下旬至9月上旬1次,這是與生理性流膠的最大區別。

    發病規律生理性流膠病:主要是由於霜害、凍害、病蟲害、雹害、水分過多或不足、施肥不當、修剪過重、結果過多、土質粘重或土壤酸度過高等原因引起。樹齡大的桃樹發病重。侵染性流膠病菌以菌絲體、分生孢子器在病枝裡越冬,次年3月下旬至4月中旬散發生分生孢子,隨風而傳播,主要經傷口侵入,也可從皮孔及側芽侵入引起初侵染,可進行再侵染。特別是雨天從病部溢位大量病菌,順枝幹流下或濺附在新梢上,從皮孔、傷口侵入,成為新梢初次感病的主要菌源,枝幹內潛伏病菌的活動與溫度有關。當氣溫在15℃左右時,病部即可滲出膠液,隨著氣溫上升,樹體流膠點增多,病情加重,且土壤粘重、酸性較大、排水不良易發病。綜合防治措施根據以上症狀及發病規律,在生產實際中防治此病應以農業防治與人工防治為主,化防為輔,化防主要控制孢子的飛散及孢子的侵入發病的兩個高峰期。具體措施如下。

    1、加強栽培管理,增強樹勢,提高桃樹的抗病能力。對病樹多施有機肥,適量增施磷、鉀肥,中後期控制氮肥。合理修剪,合理負載,協調生長與結果的矛盾,保持穩定的樹勢。雨季做好排水,降低桃園溼度。適時夏剪,改善透風透光條件,同時防治好其它病蟲,特別是桃樹的枝幹害蟲,減少病蟲傷口和機械傷口。

    2、消滅越冬菌源:在最冷的12月份至1月份進行清園消毒,刮除流膠硬塊及其下部的腐爛皮層及木質,集中起來燒燬,然後噴中藥殺菌劑靚果安400倍液 +有機矽,消滅越冬菌源、蟲卵,同時還可預防凍害、日燒發生。

    3、桃樹發芽前,樹體上噴中藥殺菌劑靚果安600倍液+有機矽,殺滅活動的病菌。

    4、塗抹防治:先用刀將病部幹膠和老翹皮刮除,再用刀縱橫劃幾道(所畫範圍要求超出病斑病健交界處,橫向1cm, 縱向3 釐米;深度達木質部),並將膠液擠出,然後使用《潰腐靈》原液或5倍液+滲透劑如有機矽等,對清理後的患病部位進行塗抹,一般塗抹2次,間隔3-5天,必要時,在流膠高峰期再塗抹一次。

    5、生長季適時噴藥:3月下旬至4月中旬是侵染性流膠病彈出分生孢子的時期,可結合防治其他病害,噴靚果安600倍液進行預防。5月上旬至6月上旬、8月上旬至9月上旬為侵染性流膠病的兩個發病高峰期,在每次高峰期前夕,每隔7-10天噴1次靚果安600—800倍液等,連噴2-3次,噴藥次數根據病情而定。

  • 3 # 農村的退伍兵

    這是桃樹流膠病造成的。流膠病分侵染性和非侵染性兩種型別。侵染性流膠病主要發生在枝幹上,也可危害果實。一年生枝染病,初時以皮孔為中心產生疣狀小突起,後擴大成瘤狀突起物,上散生針頭狀黑色小粒點,翌年5月病斑擴大開裂,溢位半透明狀黏性軟膠,後變茶褐色,質地變硬,吸水膨脹成腖狀膠體,嚴重時枝條枯死。多年生枝受害產生水泡狀隆起,並有樹膠流出,受害處變褐壞死,嚴重者枝幹枯死,樹勢明顯衰弱。果實染病,初呈褐色腐爛狀,後逐漸密生粒點狀物,溼度大時粒點口溢位白色膠狀物。

  • 4 # 姜老師豬蹄筋

    這是桃樹流膠病

    症狀:桃樹流膠病分侵染性和非侵染性兩種型別。侵染性流膠病主要發生在枝幹上,也可危害果實。一年生枝染病,初時以皮孔為中心產生疣狀小突起,後擴大成瘤狀突起物,上散生針頭狀黑色小粒點,翌年5月病斑擴大開裂,溢位半透明狀黏性軟膠,後變茶褐色,質地變硬,吸水膨脹成腖狀膠體,嚴重時枝條枯死。多年生枝受害產生水泡狀隆起,並有樹膠流出,受害處變褐壞死,嚴重者枝幹枯死,樹勢明顯衰弱。果實染病,初呈褐色腐爛狀,後逐漸密生粒點狀物,溼度大時粒點口溢位白色膠狀物。

    桃樹非侵染性流膠病為生理性病害,發病症狀與前者類似,其發病原因:凍害、病蟲害、雹災、冬剪過重,機械傷口多且大都會引起生理性流膠病發生。此外結果過多,樹勢衰弱,亦會誘發生理性流膠病發生。

  • 5 # 種一顆太陽

    流膠病流膠病是桃、杏、李、大櫻桃等最重要的枝幹病害,一般從發病原因上看主要分為生理性流膠和侵染性流膠兩種。

    1、生理性流膠:主要發生在主幹和主枝上。雨後樹膠與空氣接觸變成茶褐色硬質琥珀狀膠塊,被腐生菌侵染後病部變褐腐爛,致使樹勢越來越弱,嚴重者造成死樹,雨季發病重,大齡樹發病重,幼齡樹發病輕。

    2、侵染性流膠:主要為害枝幹。病菌侵染當年生枝條,多從傷口和側芽處入侵,出現以皮孔為中心的瘤狀突起,當年不流膠,具有潛伏侵染特徵,次年瘤皮開裂溢位膠液,發病後期病部表面生出大量梭形或圓形的小黑點,1年有2次高峰期,5月上旬至6月上旬1次,8月下旬至9月上旬1次,這是與生理性流膠的最大區別。

    發病規律生理性流膠病:主要是由於霜害、凍害、病蟲害、雹害、水分過多或不足、施肥不當、修剪過重、結果過多、土質粘重或土壤酸度過高等原因引起。樹齡大的桃樹發病重。侵染性流膠病菌以菌絲體、分生孢子器在病枝裡越冬,次年3月下旬至4月中旬散發生分生孢子,隨風而傳播,主要經傷口侵入,也可從皮孔及側芽侵入引起初侵染,可進行再侵染。特別是雨天從病部溢位大量病菌,順枝幹流下或濺附在新梢上,從皮孔、傷口侵入,成為新梢初次感病的主要菌源,枝幹內潛伏病菌的活動與溫度有關。當氣溫在15℃左右時,病部即可滲出膠液,隨著氣溫上升,樹體流膠點增多,病情加重,且土壤粘重、酸性較大、排水不良易發病。綜合防治措施根據以上症狀及發病規律,在生產實際中防治此病應以農業防治與人工防治為主,化防為輔,化防主要控制孢子的飛散及孢子的侵入發病的兩個高峰期。具體措施如下。

    1、加強栽培管理,增強樹勢,提高桃樹的抗病能力。對病樹多施有機肥,適量增施磷、鉀肥,中後期控制氮肥。合理修剪,合理負載,協調生長與結果的矛盾,保持穩定的樹勢。雨季做好排水,降低桃園溼度。適時夏剪,改善透風透光條件,同時防治好其它病蟲,特別是桃樹的枝幹害蟲,減少病蟲傷口和機械傷口。

    2、消滅越冬菌源:在最冷的12月份至1月份進行清園消毒,刮除流膠硬塊及其下部的腐爛皮層及木質,集中起來燒燬,然後噴中藥殺菌劑靚果安400倍液 +有機矽,消滅越冬菌源、蟲卵,同時還可預防凍害、日燒發生。

    3、桃樹發芽前,樹體上噴中藥殺菌劑靚果安600倍液+有機矽,殺滅活動的病菌。

    4、塗抹防治:先用刀將病部幹膠和老翹皮刮除,再用刀縱橫劃幾道(所畫範圍要求超出病斑病健交界處,橫向1cm, 縱向3 釐米;深度達木質部),並將膠液擠出,然後使用《潰腐靈》原液或5倍液+滲透劑如有機矽等,對清理後的患病部位進行塗抹,一般塗抹2次,間隔3-5天,必要時,在流膠高峰期再塗抹一次。

    5、生長季適時噴藥:3月下旬至4月中旬是侵染性流膠病彈出分生孢子的時期,可結合防治其他病害,噴靚果安600倍液進行預防。5月上旬至6月上旬、8月上旬至9月上旬為侵染性流膠病的兩個發病高峰期,在每次高峰期前夕,每隔7-10天噴1次靚果安600—800倍液等,連噴2-3次,噴藥次數根據病情而定。

  • 6 # 夜的浪人2

    流膠病流膠病是桃、杏、李、大櫻桃等最重要的枝幹病害,一般從發病原因上看主要分為生理性流膠和侵染性流膠兩種。

    1、生理性流膠:主要發生在主幹和主枝上。雨後樹膠與空氣接觸變成茶褐色硬質琥珀狀膠塊,被腐生菌侵染後病部變褐腐爛,致使樹勢越來越弱,嚴重者造成死樹,雨季發病重,大齡樹發病重,幼齡樹發病輕。

    2、侵染性流膠:主要為害枝幹。病菌侵染當年生枝條,多從傷口和側芽處入侵,出現以皮孔為中心的瘤狀突起,當年不流膠,具有潛伏侵染特徵,次年瘤皮開裂溢位膠液,發病後期病部表面生出大量梭形或圓形的小黑點,1年有2次高峰期,5月上旬至6月上旬1次,8月下旬至9月上旬1次,這是與生理性流膠的最大區別。

    發病規律生理性流膠病:主要是由於霜害、凍害、病蟲害、雹害、水分過多或不足、施肥不當、修剪過重、結果過多、土質粘重或土壤酸度過高等原因引起。樹齡大的桃樹發病重。侵染性流膠病菌以菌絲體、分生孢子器在病枝裡越冬,次年3月下旬至4月中旬散發生分生孢子,隨風而傳播,主要經傷口侵入,也可從皮孔及側芽侵入引起初侵染,可進行再侵染。特別是雨天從病部溢位大量病菌,順枝幹流下或濺附在新梢上,從皮孔、傷口侵入,成為新梢初次感病的主要菌源,枝幹內潛伏病菌的活動與溫度有關。當氣溫在15℃左右時,病部即可滲出膠液,隨著氣溫上升,樹體流膠點增多,病情加重,且土壤粘重、酸性較大、排水不良易發病。綜合防治措施根據以上症狀及發病規律,在生產實際中防治此病應以農業防治與人工防治為主,化防為輔,化防主要控制孢子的飛散及孢子的侵入發病的兩個高峰期。具體措施如下。

    1、加強栽培管理,增強樹勢,提高桃樹的抗病能力。對病樹多施有機肥,適量增施磷、鉀肥,中後期控制氮肥。合理修剪,合理負載,協調生長與結果的矛盾,保持穩定的樹勢。雨季做好排水,降低桃園溼度。適時夏剪,改善透風透光條件,同時防治好其它病蟲,特別是桃樹的枝幹害蟲,減少病蟲傷口和機械傷口。

    2、消滅越冬菌源:在最冷的12月份至1月份進行清園消毒,刮除流膠硬塊及其下部的腐爛皮層及木質,集中起來燒燬,然後噴中藥殺菌劑靚果安400倍液 +有機矽,消滅越冬菌源、蟲卵,同時還可預防凍害、日燒發生。

    3、桃樹發芽前,樹體上噴中藥殺菌劑靚果安600倍液+有機矽,殺滅活動的病菌。

    4、塗抹防治:先用刀將病部幹膠和老翹皮刮除,再用刀縱橫劃幾道(所畫範圍要求超出病斑病健交界處,橫向1cm, 縱向3 釐米;深度達木質部),並將膠液擠出,然後使用《潰腐靈》原液或5倍液+滲透劑如有機矽等,對清理後的患病部位進行塗抹,一般塗抹2次,間隔3-5天,必要時,在流膠高峰期再塗抹一次。

    5、生長季適時噴藥:3月下旬至4月中旬是侵染性流膠病彈出分生孢子的時期,可結合防治其他病害,噴靚果安600倍液進行預防。5月上旬至6月上旬、8月上旬至9月上旬為侵染性流膠病的兩個發病高峰期,在每次高峰期前夕,每隔7-10天噴1次靚果安600—800倍液等,連噴2-3次,噴藥次數根據病情而定。

  • 7 # 煙臺大櫻桃24

    這是桃樹流膠病

    症狀:桃樹流膠病分侵染性和非侵染性兩種型別。侵染性流膠病主要發生在枝幹上,也可危害果實。一年生枝染病,初時以皮孔為中心產生疣狀小突起,後擴大成瘤狀突起物,上散生針頭狀黑色小粒點,翌年5月病斑擴大開裂,溢位半透明狀黏性軟膠,後變茶褐色,質地變硬,吸水膨脹成腖狀膠體,嚴重時枝條枯死。多年生枝受害產生水泡狀隆起,並有樹膠流出,受害處變褐壞死,嚴重者枝幹枯死,樹勢明顯衰弱。果實染病,初呈褐色腐爛狀,後逐漸密生粒點狀物,溼度大時粒點口溢位白色膠狀物。

    桃樹非侵染性流膠病為生理性病害,發病症狀與前者類似,其發病原因:凍害、病蟲害、雹災、冬剪過重,機械傷口多且大都會引起生理性流膠病發生。此外結果過多,樹勢衰弱,亦會誘發生理性流膠病發生。

    防治方法:

    ①加強肥水管理,注意科學使用“天達2116”增強樹勢,提高抗病效能。

    ②科學修剪,注意生長季節及時疏枝回縮,冬季修剪少疏枝,減少枝幹傷口,注意疏花疏果,減少負載量。

    ③在生長季節及時用藥,每10-15天噴灑一次600倍50%超微多菌靈可溼性粉劑,或1000倍70%超微甲基硫菌靈可溼性粉劑,或800倍72%杜邦克露可溼性粉劑,或600倍50%退菌特可溼性粉劑,或1500倍50%苯菌靈可溼性粉劑。注意以上藥劑須交替使用。

    ④刮除病斑,後用200-300倍以上藥劑塗抹病斑消毒。

  • 8 # 橘鄉啊佑

    流膠病

    症狀:桃樹流膠病分侵染性和非侵染性兩種型別。侵染性流膠病主要發生在枝幹上,也可危害果實。一年生枝染病,初時以皮孔為中心產生疣狀小突起,後擴大成瘤狀突起物,上散生針頭狀黑色小粒點,翌年5月病斑擴大開裂,溢位半透明狀黏性軟膠,後變茶褐色,質地變硬,吸水膨脹成腖狀膠體,嚴重時枝條枯死。多年生枝受害產生水泡狀隆起,並有樹膠流出,受害處變褐壞死,嚴重者枝幹枯死,樹勢明顯衰弱。果實染病,初呈褐色腐爛狀,後逐漸密生粒點狀物,溼度大時粒點口溢位白色膠狀物。

    桃樹非侵染性流膠病為生理性病害,發病症狀與前者類似,其發病原因:凍害、病蟲害、雹災、冬剪過重,機械傷口多且大都會引起生理性流膠病發生。此外結果過多,樹勢衰弱,亦會誘發生理性流膠病發生。

  • 9 # 中潤農業

    櫻桃流膠病危害狀在枝幹傷口處,以及枝杈表皮組織處分泌出樹膠。一般春季發生,流膠處稍腫,皮層及木質部變褐、腐朽,易感染其他病害,導致樹勢衰弱,嚴重時枝幹枯死。發病原因一是由枝幹病害(腐爛病、幹腐病、穿孔病等)、蟲害(天牛、吉丁蟲等)和機械損傷,修剪過度造成傷口引起流膠;二是由於凍害或日灼使部分樹皮死亡引起流膠;三是由於土壤粘重,水分過多排水不良或施肥不當等誘發流膠病。

    嚴冬之後,櫻桃樹的流膠病在3-4月份明顯增多。其原因是低溫使樹皮組織受凍、生理功能降低、抵抗病菌的能力下降,早已潛伏在樹皮內或皮孔內的病菌迅速生長,最終表現出各種症狀。

    一、去年結果量適度,9-10月份又施用足量有機肥並澆足冬水的櫻桃樹,3月中下旬全樹噴1次10%世高水分散性顆粒劑1000倍液或噴50%多菌靈可溼性粉劑100倍液或噴5%菌毒清水劑100倍液,剷除在枝幹內潛伏的病菌。

    噴布量以枝幹溼潤、滴水為度。福美砷對環境有較重汙染,應淘汰不用。

    二、去年結果多,秋季未施有機肥或施肥量不足,冬水澆量不足的櫻桃樹,枝幹病害將會較重發生。

    對此類樹,早春要及時澆水,補充速效氮肥,適量補充磷鉀肥,最好能補施有機肥,促進樹勢恢復。3月中旬全樹噴枝幹病菌剷除劑,選用世高1000倍液或多菌靈100倍液或菌素清100倍液。 樹體出現潰瘍型病斑,要及時刮除,以防擴大。

    刮治後,病斑處塗腐必清或塗843康復劑,也可塗世高500-1000倍液或多菌靈50-100倍液或菌毒清50倍液。對出現的枯枝要儘快剪除。此類樹因樹體營養虧損較大,今年要嚴格控制結果量,防止病情進一步加重。

    綜合防治方法應針對以上發病原因加以防治。 例如避免在粘性土壤建園;注意排澇,大雨後及灌水後要及時中耕、鬆土,改善土壤通氣狀況;儘量減少傷口,修剪時不能大鋸大砍,避免拉枝形成裂口,不能腳蹬樹枝等;搞好病蟲害防治,減少蟲傷;冬春季向枝幹塗塗白劑,以防止凍害和日灼。

    對於已經流膠的樹不能用刀子刮,以防造成更多的傷口,使流膠更加嚴重。

  • 10 # 襄陽虎哥

    櫻桃樹出現流膠病的原因很複雜,主要發生在樹勢弱、樹齡大的果樹。發生原因多樣,主要由凍害、霜害、病蟲害、水分過多或不足、施肥不當、修剪過重、土壤酸鹼度等引起的。

  • 11 # 欣唐麗莎

    這東西我們叫(綿優土名),多部分是在採果季最多沾在手上粘粘的,多發季節五到七月!

  • 12 # 承諾愛豬妹

    櫻桃樹出現流膠病的原因很複雜,主要發生在樹勢弱、樹齡大的果樹。發生原因多樣,主要由凍害、霜害、病蟲害、水分過多或不足、施肥不當、修剪過重、土壤酸鹼度等引起的。

  • 13 # 陳治螈

    應該是桃膠,且可食用和藥用。

  • 14 # 蘿蔔媽

    櫻桃樹上的膠狀物應該是桃膠,可能是鑽心蟲,吉丁蟲等蟲類傷害引起的傷口不癒合,也有可能是樹皮潰瘍感染病菌或受傷壞死引起的流膠

  • 15 # 德州小敏

    櫻桃樹出現流膠病的原因很複雜,主要發生在樹勢弱、樹齡大的果樹。發生原因多樣,主要由凍害、霜害、病蟲害、水分過多或不足、施肥不當、修剪過重、土壤酸鹼度等引起的。

  • 16 # 農家阿強

    櫻桃流膠,這種情況,是樹幹有病出現的症狀。

  • 17 # 北方小方

    櫻桃樹出現流膠病的原因很複雜,主要發生在樹勢弱、樹齡大的果樹。發生原因多樣,主要由凍害、霜害、病蟲害、水分過多或不足、施肥不當、修剪過重、土壤酸鹼度等引起的。

  • 18 # 天道酬勤的小輝哥

    發病部位稍腫脹,木質部分變褐後,會從皮孔或傷口處分泌透明膠狀物,跟空氣接觸後逐漸轉變成黃褐色至褐色,隨著時間推移之後,會變成黑色硬塊。發病部位樹皮龜裂粗糙,嚴重時造成樹勢衰弱,甚至整株枯死。

  • 19 # 嘉萌vlog

    櫻桃樹流膠病一般從春季樹液流動時開始發生,主要危害櫻桃主幹和主枝,初期枝幹的枝杈或傷口處腫脹,流出黃白色半透明的粘質物,皮層及木質部變褐腐朽,導致樹勢衰弱,嚴重時枝幹枯死。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婆媳之間的矛盾是天生的嗎?你們都是怎麼處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