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2176634703592494

    出自:春秋孔子《論語·里仁》:“子曰:‘朝聞道,夕死可矣。’” 譯文:孔子說:“早晨得知了道,就是當天晚上死去也心甘。” 這句話中“道”不是一般的“道理”、“事理”,而是特指儒家的“仁義之道”。懂得了仁義的 道理,就應該用自己的一生去實踐它,有時為了捍衛之,甚至不惜犧牲自己的生命。 這是孔子的道德價值觀,這就是“朝聞道,夕死可矣”一句話所包含的深刻的內涵。這一內涵從孔子的一生《論語》一書的思想精髓中可以得到印證。 擴充套件資料: “朝聞道,夕死可矣”賞析 孔子一生棲棲遑遑,周遊列國,席不暇暖,為的就是推行他的“仁政”。然而孔子的政治主張得不到統治者的採納,不得已,轉而講學授徒,希望培養出德才兼備的人才,透過他們去宣揚他的思想學說,去實現他的政治理想。 孔子就是這樣用自己的一生去推行他的 政治主張、實踐他的道德理想,孜孜不倦,死而後已。“朝聞道,夕死可矣”一句話反映了孔子一生對政治理想、道德理想的執著追求。孔子為“道”而生,為“道”而死。 另一方面,“仁”作為儒家最高的政治理想,很少有人能夠達到這種境界,所以孔子從來不輕易以“仁”許人。跟孔子同時代的人沒有被稱為“仁”的。在孔子看來能夠達到“仁”的 都是古之聖賢:泰伯、文王、微子、箕子、比干、管仲。 這些人的行為都關乎天下國家大計 ,關乎人民的生活疾苦。他評價一個人是否“仁”是重在其政治功績的。但是,“仁”作為一種道德修養,是有高低之分的。我們可以自覺地加強自身修養,以“仁”的諸方面的美質要求自己,一步步的向著最高境界靠攏。 人的道德修養就是一個由低到高不斷提高的過程, 這個過程沒有止境。一個人只有勇敢地挑起“仁”這一重擔,不斷剋制自己的 慾望,嚴格要求自己、反省自己,同時還要自覺地按照國家社會的典章制度和行為習慣去規範自己的行為。 不能超越禮儀去行事,這樣才能不斷地提高道德修養。堅忍不拔的走完這一艱難的過程,就一定 能夠達到“仁”的最高境界。這一艱難的過程對於一個人來說是一生,對於一個國家一個民族則是世世代代。“以德治國”、“構建和諧社 會”可以說是孔子道德理想在新的歷史時期的繼續。 這個過程不會終止,只有不斷的提高, 這是一個永恆的主題。其次,“朝聞道,夕死可矣”強調犧牲精神。一個人有志於“仁”,他就會終身實踐,毫無怨恨,毫無遺憾。為了追求“仁”的最高境界,甚至於不惜犧牲自己的生命。 這就是把“仁”看作最高的道德 修養,且高置於生死之上。後來孟子發展了孔子的這一思想:“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 捨生而取義也。"(《孟子·告子上》)“義”是“合理的事、應該做的事”。 “捨生取義” 就是為了正義事業,為了他人利益、全民利益、國家社會的利益而不惜犧牲自己的生命。“ 仁”是人的內在本質,“義”是人的外在的行為,二者是統一的。知道了仁義的道理,就要 終身實踐它,甚至於為此犧牲生命,也在所不辭,無怨無悔。 孔子的“殺身以成仁”、孟子的“捨生而取義”正是“朝聞道,夕死可矣”一句話的最佳註腳。

  • 2 # 白玉子

    並非只是有的古人這麼想!有志探究自然界的事物及人與其相互關聯的自然執行發展規律的思想家,哲學家,政治家等等有抱負的志士仁人都是崇尚"朝聞道,夕死可矣"這句話的!因為聞道了就是一個無所不知,無所不曉的明白人了!當然!無所不知不是指雞生蛋還是蛋生雞的這類問題而是指不管想幹成什麼符合天道人德的大事,都清楚明白應該怎麼做才成!。

  • 3 # 老頑童374236889

    朝聞道,夕死可矣。這是孔夫子的名言。

    孔曰成仁,孟曰取義。“道”是什麼?查辭海,一個道字,計十六解,恕不一一。餘以為這裡可作道德、道義講,亦可說成所謂的“三觀”,即政治主張。孔夫子周遊列國!舉畢生之力,只為“克己復禮”。為實現其仁者仁政的政治主張,奔走呼號,不惜身疲力乏,口焦舌敝。

    朝聞乎道,夕死可矣。夫子若此,我亦然哉!

  • 4 # 冷國儉

    此語出自《論語.里仁篇第四》第八章,序號:4.8。孔子之言。筆者決無貪天之功之膽,古代註釋家們早有定論,竊為己有。尤不敢掠人之美。此語段有三家之注說,縷敘道來。

    先處理一下文字語法上的障礙。朝,zhao,陰平,時間名詞作狀語,譯為“在早晨”,要作介賓片語狀;夕,同上,譯為“在傍晚”。聞,動詞,聽到,知道。道,名詞,訓作“道理”,特指孔子的仁政之道,即聖人之道。可,ke,上聲,形容詞,訓詁為“可以",“能行”,“夠了”。

    第一家,三國魏玄學家何晏注:“言將至死不聞世之有道。”說明世上本無聖人的道理,至死也沒聽說過,也不知道世間存有聖人之道。第二家,南宋理學家朱熹注:“道者,事物當然之理,苟得聞之,則生順死安,無復遺恨矣。朝夕,所以甚言其時之近。”說明二點:一點,給道下的定義,道就是事物當然的道理,亦即所謂道就是天下事與物當然存在的本來就有的不是外力強加的道理。第二點,如果聽到了知道了“道”,那麼活著順利,死了也心安,不再留有遺恨了。第三家,北宋程頤程顥評論的:“言人不可不知道,苟得聞道,雖死可也。”表明一個人如果知道明白了“道”,即使死了也是可以的,也就夠了,也就值了。以說明“聖人之道”的重要性。程子又曰:“皆實理也,人知而信者為難,死生亦大矣,非誠有所得,豈以夕死為可乎?”意思是“朝聞道,夕死可矣”都是實實在在的道理呀,人們知道了並且相信了這句話是很困難的,死和生也是很重大的事,如果不是真正實在有所獲得的東西,難道能用傍晚就死是可以的嗎?

    總結:古人對此句話持三種態度。第一種,持否定態度,用打賭方式,倘真有聖人之道,我就朝聞夕死。第二種,持肯定態度,“道者,事物當然之理”,我要聽到知道且明白了,我就生順死安,沒有任何遺憾。第三種,亦是持肯定態度,認為是“實理”,倘得此道,朝聞夕死也是可以的,也值。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夫妻兩個人吃飯,口味不一樣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