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梁高決定的,在梁腹大於480時,才需設定構造腰筋梁的有效高度。ho減去板厚後,還大於450的一般都要加腰筋。而且要看梁受不受扭,有受扭腰筋和構造腰筋。
當梁高超過700mm時,為防止由於溫度變形及砼收縮等的原因在梁中部產生豎向裂縫,在梁的兩側沿高度每隔300~400mm,應設定一根直徑不小於10mm的縱向構造鋼筋。
當梁的腹板高度hw≥450mm時,在梁的兩個側面應沿高度配置縱向構造鋼筋,每側縱向構造鋼筋(不包括樑上、下部受力鋼筋及架立鋼筋)的截面面積不應小於腹板截面面積bhw的0.1%,且其間距不宜大於200mm。(2010 P122)
1、當為梁側面構造鋼筋時,其搭接與錨固長度可取為15d。
2、當為梁側面受扭縱向鋼筋時,其搭接長度為Ll 或L lE (抗震);其錨固長度與方式同框架樑下部縱筋。(11G101-1 P87)。
擴充套件資料:
板的上部的鋼筋,放在最上面的就是受力筋,抵抗負彎矩的,之下的就是分佈筋!正彎矩筋佈置在下的鋼筋為受力筋,在之上垂直分佈的鋼筋為分佈筋,負彎矩筋(如懸挑板 )相反,在下的鋼筋為分佈筋,在之上的鋼筋為受力筋
簡單的說,分佈筋是放在受力筋的內側:
如果是下部,受力筋的內側就是上邊;
如果是上部,受力筋的內側就是下邊。
不是梁高決定的,在梁腹大於480時,才需設定構造腰筋梁的有效高度。ho減去板厚後,還大於450的一般都要加腰筋。而且要看梁受不受扭,有受扭腰筋和構造腰筋。
當梁高超過700mm時,為防止由於溫度變形及砼收縮等的原因在梁中部產生豎向裂縫,在梁的兩側沿高度每隔300~400mm,應設定一根直徑不小於10mm的縱向構造鋼筋。
當梁的腹板高度hw≥450mm時,在梁的兩個側面應沿高度配置縱向構造鋼筋,每側縱向構造鋼筋(不包括樑上、下部受力鋼筋及架立鋼筋)的截面面積不應小於腹板截面面積bhw的0.1%,且其間距不宜大於200mm。(2010 P122)
1、當為梁側面構造鋼筋時,其搭接與錨固長度可取為15d。
2、當為梁側面受扭縱向鋼筋時,其搭接長度為Ll 或L lE (抗震);其錨固長度與方式同框架樑下部縱筋。(11G101-1 P87)。
擴充套件資料:
板的上部的鋼筋,放在最上面的就是受力筋,抵抗負彎矩的,之下的就是分佈筋!正彎矩筋佈置在下的鋼筋為受力筋,在之上垂直分佈的鋼筋為分佈筋,負彎矩筋(如懸挑板 )相反,在下的鋼筋為分佈筋,在之上的鋼筋為受力筋
簡單的說,分佈筋是放在受力筋的內側:
如果是下部,受力筋的內側就是上邊;
如果是上部,受力筋的內側就是下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