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三農的高度

    農村有句老話說:“幹蒼蠅,溼蚊蟲。”是前人們根據蚊蠅的生態習性,總結出來的一句話,用來說明蚊蠅繁殖乃至生存特點,提醒人們如何從源頭上減少蚊蠅。主要從它們各自喜歡生存環境的溼度說起。我們當地流傳一個傳說,在封建社會,有個縣令利用蚊蠅的叮咬,懲罰盜牛賊。就是在夏天的夜晚,把他們脫光捆綁在臭水溝旁邊的樹上,讓蚊子叮咬他們一宿;白天再把盜牛賊捆綁在牛棚裡讓蠅子叮咬。這種懲罰據說讓人就終身難忘,盜賊容易痛改前非(現在看來有點不人道,我們當地人用這個故事,教育小孩不要做壞事)。

    蚊子產卵之地,必須要有水源,死水源之地最佳。它們產卵在水裡、水上或者水源附近的潮溼之地。因為蚊子的卵需要在水中孵化而成,它們的幼蟲需要在水中生長到蛹的階段。蚊子的幼蟲學名孑孓,俗稱跟頭蟲,身體細長,呈深褐色,在水中上下垂直遊動,以水中的細菌和單細胞藻類為食,呼吸空氣。蚊子幼蟲進化成成蟲以後,身體表面也有一定的“避水”能力,因此,潮溼的空氣溼度,對它們飛行和採食並沒有什麼影響。這就不難理解,水窪、池塘旁邊,空氣溼度大的地方,蚊子比較多了。這是“溼蚊蟲”的由來。

    而蒼蠅產卵繁殖並不需要水源,它們通常把卵產在動物排洩物、腐肉等縫隙內,完成孵化。蠅子的這種繁殖方式,說明它們並不喜歡溼度過大的環境。因為,蠅子成蟲的翅膀、四肢,乃至身體容易被潮溼打溼,從而影響它們的靈活飛行。根據相關資料顯示,當空氣溼度超過60%的時候,就會影響蠅子的正常飛行。而蠅子的幼蟲生長期適宜的溼度範圍在65%~70%。和蚊子比較,就是“幹蠅子”了。

    根據蚊蠅的繁殖等生態習性,可以看出,蚊子喜歡潮溼的環境,而蠅子並不適應溼度大的環境。這就是使得有心觀察,發現了蚊蟲的生態習性,形成了這句老話:“幹蠅子,溼蚊蟲”。提醒人們該如何防治蚊蠅。比如說家庭內不要存放積水,養殖動物的圈舍勤於打掃衛生,夏季做好通風措施,保持環境乾爽清潔,不給蚊蠅滋生的空間,可以很大程度的減少蚊蠅給我們帶來的煩惱和危害。

    防治蚊蠅小妙招:如果是居家環境,可以用艾葉煮水,用艾葉水擦拭桌子板凳,或者拖地,可以很好的趨避蚊蟲;也可以在庭院裡合適的地方種植夜來香、艾草等植物,趨避蚊蠅。如果是養殖場,蚊蠅比較多,可以用幹艾蒿,自制艾草煙棒,或者用化學藥劑防治蚊蠅。前提是保持環境清潔乾爽,減少積水和汙水源。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因入廁時嫌老婆送紙慢,男子倒汽油燒燬自家店鋪被刑拘,大家怎麼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