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流星看球
-
2 # 執著藍黑
近日,中國足壇最火的詞語就是限薪令三個大字,各大新聞媒體對中國足協即將頒佈的限薪令也是各有各的看法,然而據天津媒體的推測,足協限薪的目地就是,要打擊胡睿寶這種出口轉內銷的典型。假如一名有過短暫留洋經歷的23歲年輕球員其年薪就高達2千7百萬人民幣,拿來跟武磊一百萬歐的年薪作比較,我們真的是無話可說了!本賽季,胡睿寶從廣州恆大俱樂部租借加盟了河南建業,他在代表新東家出戰的八場聯賽中並沒有表現出該有的實力,也就是說恆大小將的實力和年薪嚴重不符。中國足協的限薪令對年薪虛高的胡睿Bora說,可不是一個好訊息啊!目前,實力平平的胡睿寶跟老東家廣州恆大的合同本賽季結束後將會到期,他的下一份職業合同跟誰去籤,他的年薪將會變成多少萬,我們還不得而知。2014年,胡睿寶從上海幸運星加盟廣州恆大,當時18歲的他月薪就有一萬人民幣。兩年以後胡睿寶更換了自己的經紀人,在經紀人的幫助下,他獲得了在曼城試訓的機會,此後短暫加盟了丹甲瓦埃勒和德乙達姆施塔特,在海外鍍金成功的胡睿寶終成高薪一族。中國足協即將頒佈的限薪令,對於這樣出口轉內銷的實力平平、又打不上主力卻拿著千萬年薪的球員來說好日子可能到頭了,甚至對他們的職業生涯都是一種沉痛的打擊,在場上不拼搏不流汗是行不通了,這就是優勝劣汰的生存法則。
-
3 # 閒遊野鷹
限薪根本是違反市場規律!足協正確的做法是:年薪1000萬以下的,徵收5%的足球基金。然後梯級徵收,年薪3000萬的,徵收100%的足球基金。聚集的足球基金透明管理。用於女子足球/青少年足球/業餘足球等專案的培訓比賽支出,這樣才可能挖掘國內更多優秀的足球人才!
-
4 # 藍天碧海76440702
足球運動員的身價是由市場決定的,明明500萬能買到國腳級別選手,絕不會花2000萬當冤大頭。可問題是,現在當打之年的優秀選手太少,全國加起來成年國腳級的隊員也就五六十人,平均到中超俱樂部也就兩名。俱樂部要想出成績,只能用價格槓桿進行競爭。解決這個問題的方法不是足協一紙限薪令就能搞定的,更何況足協有沒有權力進行限薪。縱觀世界各國對俱樂部限薪的都是職業聯盟,而不是各國足協。解決方法我認為有應急和長遠兩種方法。應急方法是:每個俱樂部再開放一到兩名上場外援,並繫結一到兩名U19、U17隊員(一名U17可代替兩名U19),這樣俱樂部每減少一箇中國國腳級上場隊員,他們的身價就會降低一半。而U19、U17隊員早日上場,有可能會出現孫繼海式的少年成名的球星。長遠方法:就是恢復學校足球和少體校。以前中國沒錢,只好由社會辦體育,現在中國不差錢,可以從職業俱樂部抽取青少年培養基金,由國家組織培養。這個模式非常可行,因為現在的足球俱樂部絕大多數是急功近利,目的不純,沒有搞青少年足球的意願,基本是在應付。
-
5 # 嵩山之顛237
還有出口轉內銷的,這是八九十年代混亂時期的產物,現在在足球上竟存在了這麼多年,沒有人管!可見利息鏈很長啊!這樣哪有真正的少年足球的成長呢?工資必須非常低,讓有能力的球員出來,就像劉翔,工資不高,但是如果提出水平了,代言費都是驚人的!!!!還在考慮100,500萬呢應該10到50萬可以考慮!!!
-
6 # M風雨無阻F
我怎麼看,我很支援,這個什麼寶,到底是個什麼寶,都沒聽說過,都沒上過場,一年20萬還差不多,一年給他2700萬,那不是大傻逼嗎,這個大傻逼是誰啊
-
7 # 佛山刀哥劣跡展示臺
毫無意義,年薪可以協商,可另外一種形式支付,如境外,或者比特幣,或者以贈送房產汽車等等變形支付,足球這種運動在中國球迷多所以俱樂部能賺錢,像美國沒有多少球迷,多是棒球,或籃球,還有拳擊迷,電視直播足球比賽收視率地,廣告自然賣不出,有的體育頻道根本不買足球轉播權沒人看不如放點搞笑的。而國內球迷多收視率自然也多,俱樂部踢球不可能指望拿冠軍賺錢,俱樂部踢球球衣球鞋襪子都是品牌商贊助都有鉅款收入,各種活動也有收入,球員全身恨不得紋身成蜥蜴就是為了引起球迷關注有知名度不踢球也能賺錢。這已經變味了歐洲那麼多足球巨星那個不比國家隊牛逼。沒有我們你們高調。高調的去輸高調的賺錢高調的花錢,就像中國土豪出國一樣不買個lv都沒人信你出國。
-
8 # Baba13
足協應把自己的足球管理理論學好!中國足球不就是被你們搞來搞去搞成這樣的嗎?降薪就能提高足球成績嗎?用用腦子吧!
-
9 # woodface
恆大里面一堆人精,而且胡睿寶和恆大打過官司,他的經歷和真實水平人人皆知,如果沒有貓膩,怎麼可能花大錢引進這麼個樂色?
-
10 # 江湖河海4
兩千七百萬其實對優秀球員說不高,但中國足球隊值不得這麼多,接敘利亞標準,月薪1370元就夠了,就能激發他們鬥去激情。
回覆列表
中國男足兵敗敘利亞後,本土球員高薪低能的現象受到了媒體和球迷的強烈聲討。“年薪千萬的國腳被月薪1370元的對手攻破大門”成為最近幾天中國足壇最大的笑話。針對這個現象,足協近期下發了《各職業俱樂部暫緩簽署球員工作合同的通知》,有意加速“限薪令”的執行。
此前根據《足球報》《北京日報》《人民日報》爆料的訊息:在限薪令之下,中超球員的薪水封頂不得超過1000萬人民幣,中甲球員的工資不得超過500萬人民幣,中乙球員的薪水不得超過300萬人民幣。另外,俱樂部若製造陰陽合同,將被扣除3個聯賽積分。
不過,球迷對於足協的這個“限薪令”並不滿意,認為過於敷衍。畢竟現役球員中被大家熟知的年薪超過千萬人民幣的球員也就任航、郜林、鄭智、武磊、張琳芃等人。這種限薪令對於大部分的本土球員都沒有多大的影響。然而,真相遠非如此。
臺北時間11月22日,天津媒體《體壇新視野》發文指出:足協真正要打擊的是像胡睿寶這樣 “出口轉內銷” 的典型,23歲的他賺著每年2700萬元(按合同簽訂時匯率折算為2400萬元)人民幣的高薪!
胡瑞寶出生於1996年10月17日,司職後衛。從廣州恆大出道,曾以個人名義去曼城實訓,並短暫加盟丹甲瓦埃勒俱樂部和德乙達姆施塔特俱樂部,2019年7月被廣州恆大租借給河南建業半個賽季。從官方統計的資料來看,已經23歲的他職業生涯總共只有13次出場記錄(恆大5次,建業8次)。一個沒有國字號出場紀錄,俱樂部也打不上主力的球員,在恆大一年的年薪居然高達2700萬人民幣,簡直匪夷所思。
由此可見,國內球員高薪低能的始作俑者不僅僅是各豪門俱樂部,那些唆使球員“出口轉內銷”的國內經紀人也是罪魁禍首。以胡瑞寶為例,當初為了離開恆大加盟瓦埃勒,一度跟恆大鬧上公堂。去了國外以後,一場比賽沒踢又回來了,工資卻漲到了2700萬人民幣。而這樣的現象在各級國字號隊伍裡也層出不窮,國腳張稀哲、蒿俊閔、黃博文、馮瀟霆、韋世豪都有出口轉內銷的經歷。前段時間,媒體還爆料國奧隊被經紀公司操控,徵召了大量海外效力的年輕球員。而經紀公司這麼做,無非就是為了提高這些球員的身價,在“出口轉內銷”時賺取更多的佣金。但是看看國奧、國青隊近期的表現,停球十幾米遠,傳球飛出邊線,射門全是“沖天炮”,簡直慘不忍睹。這樣的表現,無限抬高他們的身價和待遇,簡直就是詐騙。
這就可以理解,為什麼各大俱樂部都不願意放自家的年輕球員出國了。這些球員很多人本質上都不適合為了留洋,都只想借“留洋球員”的身份抬高自己的工資待遇。“留洋”後能回自傢俱樂部還好,最多就是多付點工資。最擔心的恐怕還是自己的培養的球員,最後卻便宜了競爭對手。
普通人為了一套百萬左右的房子要奮鬥一輩子,我們的足球運動年僅23歲就已經成為千萬富翁,還有什麼動力支撐他們去奮鬥?足球是大眾的運動,在中國卻成了製造富翁的搖籃。作為中國球迷,我是該哭,還是笑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