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delete63617496

    多給予他們關心和問候 如果可以的話放下手中的工作多多陪伴老人 老人和小孩一樣 除了有物質上的需要 更多的是子女的關心和陪伴 不過現在大部分的年輕人的時間都是工作 陪伴自己的家庭 自己的孩子 忽略了對老人的關心 其實老人的心也是孤獨的 要面對年紀越來越大離孩子們越來越遠 所以 陪伴是最好的

  • 2 # 大洋網

    “感謝你們陪我看世界盃,打麻將過手癮,我心滿意足了,沒有人生遺憾了。”前日,在即將離開人世時,偉伯(化名)拉著志願者的手,輕聲地說著。不久,他就平靜地離開人世。

    送別偉伯,是志願者們不願意的事情,然而,他們也感到欣慰。“老人家走得很安詳。”志願者孫科說,“這也是我們做臨終關懷服務希望達到的效果。雖然他們走完人生最後階段是不可逆轉的事情,但他們能夠豁達地看待生死,能夠少一分臨終前的痛苦,卻是值得欣慰的。”

    和偉伯一樣,儘管患有嚴重骨質疏鬆等多種疾病,添叔在離別人世前,也顯得很平靜,疼痛似乎已經不在他的身上發揮作用。

    偉伯、添叔的安詳離世,正是得益於江門市蓬江區實施的臨終關懷慈善公益專案——“讓我們做您的兒女”。

    “對於患有不可逆轉疾病的人來說,最後階段的心理關懷,也就是臨終關懷非常重要。”江門市第三人民醫院老年一科主任、主任醫師邵麗川說,“我們希望社會各界能夠重視臨終關懷,讓更多的人士瞭解它、參與它。”

    老人走前說心滿意足了

    偉伯是“讓我們做您的兒女”專案的關懷個案之一。該專案的運營機構——江門市蓬江區祥光社工中心主任孫科告訴記者,在陪伴偉伯的過程中,老人家對志願者說:挨不過世界盃了,想最後的日子過下“手癮”,滿足自己願望。

    原來,偉伯的癌症已到晩期,靠打靜脈滴注的營養劑和葡萄糖等維持日子。他以前的興趣是看足球、打麻將。“他說自己特別喜歡法國隊。”孫科說,“志願者為滿足偉伯願望,經偉伯家人同意,每隔一段時間就與偉伯邊打麻將邊看世界盃。”

    在7月15日法國與克羅埃西亞決賽當天,志願者們還專程到醫院陪著偉伯看比賽,每到法國隊把球攻進對方龍門時,偉伯都站起來,歡慶入球。

    前日,在即將離開人世之際,偉伯緊緊拉著志願者的手,說:“感謝你們陪我打麻將、看足球,我心滿意足了,沒有人生遺憾。”不久,他就去世了。

    “和我們剛接觸的他,是完全兩個樣子。”孫科說,“剛接觸他時,因為知道自己的情況,加上疾病帶來的痛苦,他的心情很不好,精神萎靡。然而,在他去世的時候,卻顯得很平靜,很安詳。”

    心結得解讓老人走出陰影

    “人都會有走到最後階段的時候,用什麼樣的心態接受那個階段,面對生死離別,至關重要。”江門市第三人民醫院老年一科主任、主任醫師邵麗川也說,“像偉伯那樣,就會在人生的最後階段過得安詳,也更有尊嚴。”

    在經歷過一段時期的臨終關懷實踐後,邵麗川認為,對於走到人生最後階段的病人來說,心理關懷更為重要。“以病人的需求為主要服務目的,滿足他們的願望,舒緩他們的心理壓力,讓他們從疾病、生死離別的痛苦中釋放出來。”邵麗川說。

    添叔在早年不幸失去了獨子,他和老伴蘭姨相伴餘生。今年年初,“讓我們做您的兒女”專案中愛與陪伴志願服務隊在上門服務老人時瞭解到添叔的情況,將他列入重點關懷物件。“添叔剛到醫院時,狀態很不好。”孫科說,“我們在和他聊天中知道,他知道自己已經到了人生最後階段,但他放心不下老伴,還擔心自己過世後沒有人送終。於是,我們的志願者莊慎雄主動提出,要做他的義子,為他送終,志願者們還答應他,會像子女對待父母一樣照顧蘭姨。放下了心理的包袱,添叔後來少了一些擔憂,心情也慢慢開朗了,積極配合治療、護理,最後,他離世的時候,也很安詳。”

    “這些都是熱心人士捐過來的收藏品。”江門市第三人民醫院老年一科主任、主任醫師邵麗川說,“看起來沒什麼用,其實,它們可是臨終關懷的重要‘道具’。”

    在老年科有一位早年參加過戰爭的老人維叔。“醫護人員和志願者在和他聊天時,知道他曾參加過戰爭,就想怎麼才能幫他擺脫對生死離別的心理陰影。”邵麗川說,“後來,我們根據臨終關懷的相關理論,拿了那把小號給他看,讓他講講自己的故事。”

    維叔看到這把小號,話匣子一下子打開了,就和醫護人員、志願者講自己當年是怎麼參加戰爭的,參加了哪些戰爭,後來又做了什麼工作,取得了什麼成績。“老人家很自豪,很開心。”邵麗川說,“看他的精神不錯,我們就順勢引導他,告訴他,有很多人也和他一樣,有過很多輝煌,但是,人總是要走到最後階段,他們都不在了,應該想開點。這個效果就非常好。老人家慢慢想通了,心情也好了,現在精神狀況比剛來醫院時好多了。”

    醫院裡用於幫助生病老人的“道具”

    老人獲得“最後的尊嚴”

    據悉,“讓我們做您的兒女”是江門市第一個臨終關懷志願者服務專案,專案運營半年共吸納95名義工,服務覆蓋超過230名長者,恆常受惠長者77人次,直接陪伴7名長者走完人生最後里程。

    邵麗川等人告訴記者,臨終關懷對生命最後階段的老人來說非常重要,而且,這些工作並沒有太大的困難。“這種關懷更多是心理上的安慰和滿足,並不需要多少物質上的投入,也不需要什麼特殊的場地。”邵麗川說,“主要是要有一些懂心理、有愛心的人士,他們經過專業的訓練,透過專業的方式來和老人交流、溝通,幫助老人釋懷,放下心理包袱。讓他們能夠感悟人生,放下生死離別帶來的壓力,能平靜、安詳地度過最後的時光。”

    “這就是臨終關懷服務的意義,每一個生命都值得被尊重,每一個生命都值得被關愛。即使生命到了最後的階段,仍是值得被尊重、被關愛的。”孫科說。

    志願者在和病中老人交流

    臨終關懷工作需過硬心理素質

    據瞭解,中國臨終關懷起步晚,臨終關懷作為一個新興的相對獨立的邊緣學科,在中國才剛剛起步:1988年天津醫學院臨終關懷研究中心成立,1992年北京松堂醫院成立,1998年李嘉誠先生捐資在汕頭大學醫學院開始了國內臨終醫療服務;從2001年起,李嘉誠先生又每年捐資給國內20家重點醫院,開展臨終關懷服務。雖然其發展有了一定的規模和水平,但是同西方發達國家相比還是相去甚遠。

    此外,由於中國傳統文化“孝道”等觀念的影響,在中國,尤其是在農村,大多數的臨終關懷都由家庭成員提供,只有少數家庭會選擇臨終護理人員提供服務。這種傳統觀念和做法無法讓臨終患者得到專業的生理和心理全方位的服務,家庭成員在此期間的心理壓力也沒法得到有效的緩解。尤其隨著城市化的擴大,核心家庭的數量越來越多,家庭成員在親自提供服務和照顧的時候就會顯得力不從心。而由於中國人數眾多但醫院床位緊張和家庭資金不足的限制,很多病人在臨去世幾天前才會住院接受臨終服務,而這種服務也僅限於對臨終患者的醫療護理方面,忽視了患者及其家屬的心理狀況和需求。

    “臨終關懷作為一項特殊的志願服務與普通的志願服務不相同,需要志願者更專業,也要求他們有更好的溝通技巧。”五邑大學社會工作者專業鄧教授說,“臨終關懷並不是只要有耐心和愛心就可以了,要做好這項工作,還需要過硬的心理素質。”

    作為一名註冊老年社工師,孫科表示,“社會工作者在臨終關懷中透過個案工作、小組工作和社群工作三大專業方法為患者及其家庭,提供心理以及情緒上的支援和疏導服務。在這方面,專業社工和社工機構大有可為。

  • 3 # 為你送幸福

    只有天天去看望一下,問問他們須要什麼給老人跑跑腿,說說話,老人不須要別的,關懷,是老人最須要的,從無業就應該把這事辦好,家家安上監控,看看老人有沒有出現不以外,和兒女有連繫電話,有事告訴他的兒女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淮陰比較好的烘焙培訓機構是哪家?學費多少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