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ztfds8914
-
2 # pietr49411
使用電阻檔測,先短接電容的二個腳進行放電,然後紅表筆接正極,黑表筆接負極,如果有資料並且這個資料一直在增大,最後顯示1,一般就是好的。1、估測微波法級電容容量的大小:可憑經驗或參照相同容量的標準電容,根據指標擺動的最大幅度來判定。2、估測皮法級電容容量大小:要用R×10kΩ檔,但只能測到1000pF以上的電容。對1000pF或稍大一點的電容,只要錶針稍有擺動,即可認為容量夠了。3、測電容是否漏電:對一千微法以上的電容,可先用R×10Ω檔將其快速充電,並初步估測電容容量,然後改到R×1kΩ檔繼續測一會兒,這時指標不應回返,而應停在或十分接近∞處,否則就是有漏電現象。4、把功能開關調到20uF或200uF檔,表筆在中間兩個孔中,表筆分別去測電容兩極,這時就會顯示其容量。如果是用過的電容,測量前一定要先放電。連線待測電容之前,注意每次轉換量程時,復零需要時間,有漂移讀數存在不會影響測試精度.1、將功能開關置於電容量程C(F)2、將電容器插入電容測試座中注意事項:1、儀器本身已對電容檔設定了保護,故在電容測試過程中不用考慮極性及電容充放電等情況.2、測量電容時,將電容插入專用的電容測試座中.3、測量大電容時穩定讀數需要一定的時間.4、電容的單位換算:1μF=106pFlμF=103nF
一、指標式萬用表通常只能測量電壓,電流,電阻(指標式萬用表以前也叫做“三用表”),不能測量電容量。現代也有內部帶數字放大器的指標式萬用表,可以測量頻率、電容等專案,但這類表的測量精度往往不高)二、數字式萬用表除了可以測量電壓,電流,電阻外,大多數數字表還可以測量頻率、電容、邏輯通斷、三極體的直流放大係數hfe,有的數字式萬用表還能測量溫度等專案。這類數字式萬用表可以測量一定範圍內電容器的電容量。三、一般數字式萬用表測量電容量有專門的電容插口(Fluke高檔萬用表用表筆直接測量),將電容器插入電容測量插口即可讀出電容容量。要注意的是:數字式萬用表在測電解電容時往往不能很準確地判斷出電解電容的優劣(最好再測量一下ESR值)。相關作用 濾波作用,在電源電路中,整流電路將交流變成脈動的直流,而在整流電路之後接入一個較大容量的電解電容,利用其充放電特性,使整流後的脈動直流電壓變成相對比較穩定的直流電壓。在實際中,為了防止電路各部分供電電壓因負載變化而產生變化,所以在電源的輸出端及負載的電源輸入端一般接有數十至數百微法的電解電容.由於大容量的電解電容一般具有一定的電感,對高頻及脈衝干擾訊號不能有效地濾除,故在其兩端並聯了一隻容量為0.001--0.lμF的電容,以濾除高頻及脈衝干擾。[1]耦合作用:在低頻訊號的傳遞與放大過程中,為防止前後兩級電路的靜態工作點相互影響,常採用電容藕合.為了防止訊號中韻低頻分量損失過大,一般總採用容量較大的電解電容。電容的重要性:洶湧的河水流入到湖泊中,再讓它流出來,那就顯得平靜而柔和了.電容就應該是充當了湖泊的作用吧.讓電流更純淨沒有雜波.電容所謂電容,就是容納和釋放電荷的電子元器件。電容的基本工作原理就是充電放電,當然還有整流、振盪以及其它的作用。另外電容的結構非常簡單,主要由兩塊正負電極和夾在中間的絕緣介質組成,所以電容型別主要是由電極和絕緣介質決定的。在計算機系統的主機板、插卡、電源的電路中,應用了電解電容、紙介電容和瓷介電容等幾類電容,並以電解電容為主。紙介電容是由兩層正負錫箔電極和一層夾在錫箔中間的絕緣蠟紙組成,並拆疊成扁體長方形。額定電壓一般在63V~250V之間,容量較小,基本上是pF(皮法)數量級。現代紙介電容由於採用了硬塑外殼和樹脂密封包裝,不易老化,又因為它們基本工作在低壓區,且耐壓值相對較高,所以損壞的可能性較小。萬一遭到電損壞,一般症狀為電容外表發熱。瓷介電容是在一塊瓷片的兩邊塗上金屬電極而成,普遍為扁圓形。其電容量較小,都在pμF(皮微法)數量級。又因為絕緣介質是較厚瓷片,所以額定電壓一般在1~3kV左右,很難會被電損壞,一般只會出現機械破損。在計算機系統中應用極少,每個電路板中分別只有2~4枚左右。電解電容的結構與紙介電容相似,不同的是作為電極的兩種金屬箔不同(所以在電解電容上有正負極之分,且一般只標明負極),兩電極金屬箔與紙介質捲成圓柱形後,裝在盛有電解液的圓形鋁桶中封閉起來。因此,如若電容器漏電,就容易引起電解液發熱,從而出現外殼鼓起或爆裂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