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1237160789322

    從審美心理的角度講起:審美過程分兩種:同化、順應。理論上:所謂“同化”,是指在接受過程中,接受者總是把具體文學作品整合到原先就存在的審美心理結構之中,當作品的資訊與結構相一致時,審美心理結構接就得到強化與鞏固。所謂“順應”,是指在接受過程中,接受者的審美結構與具體文學作品中的新因素髮生嚴重的不一致結構無法同化作品,只能透過自我轉換來適應作品的新情況,作品對原有審美心理結構起改變與更新的作用。說白了:一聽就上癮的是同化,挖空心思找美感的是順應。順應式的審美需要欣賞者花費精力去主動欣賞。舉例而言:譬如我第一次讀蘇東坡的《赤壁懷古》“雄姿英發,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被這樣的氣魄直接震撼。這是同化過程。順應則是恰恰相反,比如我第一次看畢加索的抽象畫《格爾尼卡》真的欣賞不能。於是我想:「這是一張名畫,我不能欣賞那肯定不是名畫的錯,肯定是我太沒品位了啊。」所以呢,在我經過努力學習相關知識,並挖空心思尋找美感後,現在我終於能夠欣賞這樣畫了(偶耶!)。這是順應。那麼欣賞京劇是“同化”還是“順應”呢?當然是順應啊!大多數人是聽說“京劇是國粹”然後主動花心思去欣賞的,但是呢,又大多在經過努力之後又放棄了。不是所有人,我說的是大多數。為什麼?因為1.「順應」的成本真的太高了。2.人們為「順應」京劇所預計投入的心理能量沒那麼高。先說1.「順應」的成本真的太高了。因為@笑道人 等許多答案已經說的很好了,我就大致列舉一下: (1).京劇唱腔和唸白無法直接聽懂語言。即便聽懂了還有古文一道門檻。(2).高度形式化的佈景現代人不適應。(3).唱腔不符合當今審美習慣。(4).劇情脫離當代生活。然後2.人們為「順應」京劇所預計投入的心理能量沒那麼高。作為一門號稱「經典」的藝術,必須有足夠的魅力讓人們願意讓自己的心靈去跋山涉水的欣賞它,這點京劇做到了麼?或者說,京劇能作為「經典」的核心在哪裡?這裡,不得不說的是:京劇的思想內涵裡幾乎沒有時代精神。以繪畫為例,為了欣賞抽象畫我願意花很大的力氣去「順化」我自己,因為透過相關評論我知道它們的核心都扣緊了「時代」。藝術家們在其中尋找這個時代的問題,並檢視解決,從形式到內涵,繪畫界把自己的「命」革了無數次了。再把視線收回現如今的國內老藝術行當,雅的「音樂」「國畫」俗的「相聲」「評書」,哪個不是費勁力氣的在尋找出路,自我變革。有些作品不倫不類,那正是人家在脫胎換骨的明證。京劇呢?除了跟流行歌曲混排一下那種毫無價值的噱頭外,一線藝術家們在做什麼?有些晚會上所謂的新作品簡直了……那幾個傳統唱段,佘太君、楊六郎、包龍圖、白素貞,京劇的這些內涵,無非就是演義小說『忠君愛國』『兄友弟恭』『三從四德』的思想水平。如果這就是「國粹」,那你讓「史記」「大學」「道德經」情何以堪?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姐妹們有什麼好用的護膚品推薦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