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151560784576

    霧是一種常見的大氣凝結現象,尤以秋冬季節為多。發生大霧時,大量微小水滴或冰晶懸浮在近地面的空氣中,使空氣變得混濁,能見度降低,人們只能看見近處的人或物。一般是空氣水平能見度小於1000米的就稱霧,而最近幾次導致重大交通事故的大霧能見度不足100米。 霧的形成有兩個基本條件:一是靠近地面的空氣中的水汽很充足,遇冷時能達到飽和狀態;二是夜間風力很小,大氣層結構較穩定,並有充足的凝結核——懸浮物質存在。霧形成時,常伴有相應的逆溫層存在,也就是說,在近地面這一段,越靠近地面氣溫越低,越往上氣溫越高。這與正常天氣情況剛好相反。霧在夜間逐漸形成,至早晨濃度最高;太陽出來後,地面溫度升高,濃霧就會逐漸變薄,直至消散。因此有“十霧九晴”的說法。如果久不消散,則會下雨,這大多與秋冬時季鋒面過境有關。 霧不是從天下掉下來的,它和雲都是由於氣溫下降使大氣中的水汽凝結而造成的。霧實際上也可以說是靠近地面的雲。所謂“騰雲駕霧”,說明雲和霧是相似的東西,只是所處空間不同。 霧是種災害性天氣,被國際上列為十大災害天氣之一。它的直接危害是由於能見度低,威脅海陸空交通安全,這類事故不勝列舉。它還能對輸電線路和露天電氣裝置的絕緣體造成變故,甚至釀成事故。 現今科學家認為,霧的產生由於存在“逆溫層”,大氣很穩定,對流作用減弱,空氣中的水汽、塵埃和其他汙染物不容易向高空擴散,便只能滯留在近地面當霧滴消散後,汙染物便全部進入空氣中,造成嚴重的汙染,直接危害人體健康。據科學家測定,霧滴中含有各種酸、鹼、鹽、胺、酚、塵埃、病原微生物等有害物質的比例,比通常的大氣水滴高出幾十倍。這種汙染物對人體的危害以呼吸道最為顯著。因此人們不要在霧中行走,更不要在霧中健身。

  • 2 # 使用者3218622505484

    大霧天氣,主要是指由於近地層空氣中懸浮的無數小水滴、或小冰晶造成水平能見度,不足500米的一種天氣現象。

    一般大霧的形成主要有三個條件:首先近地面層水汽比較充沛,也就是空氣中溼度很大。其次是近地面空氣中水汽要達到過飽和,就會有小水滴的形成。第三是空氣中有大量塵埃、煙粒等。霧形成時,常伴有相應的逆溫層存在,也就是說,在近地面這一段,越靠近地面氣溫越低,越往上氣溫越高。這與正常天氣情況剛好相反。

    霧,一般是在夜間逐漸形成的,早晨濃度可達到最高。太陽出來後,隨著地面溫度升高,濃霧就會逐漸變薄,直至消散。因此有"十霧九晴"的說法。如果久不消散,則會下雨的可能。

    大霧天氣的安全警示:一般出現大霧天氣,儘量減少外出,必須外出時,最好戴上口罩。儘量少在霧中活動,不要在霧中鍛鍊身體。行人穿越馬路時,應看清來往車輛。駕駛車輛和汽車要減速慢行,聽從交警指揮,乘車(船)不要爭先恐後,遇渡輪停航時,不要擁擠在渡口處。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十字繡安裝如何做到不傷桌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