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影片好笑

    主要區別如下:地衣是多年生植物,是由1種真菌和1種藻組合的複合有機體。苔蘚植物門(Bryophyta)屬於高等植物。植物無花,無種子,以孢子繁殖。在全世界約有23,000種苔蘚植物,中國約有2800多種。苔蘚植物門包括苔綱(Hepaticae)、蘚綱(Musci)和角苔綱(Anthocerotae)。苔綱包含至少 330 屬,約 8000 種苔類植物;蘚綱包含近 700 屬,約 15000 種蘚類植物;角苔綱有 4 屬,近 100 種角苔類植物。 苔蘚植物是一群小型的多細胞的綠色植物,多適生於陰溼的環境中。最大的種類也只有數十釐米,簡單的種類,與藻類相似,成扁平的葉狀體。比較高階的種類,植物體已有假根和類似莖、葉的分化。植物體的內部構造簡單,假根是由單細胞或由1列細胞所組成,無中柱,只在較高階的種類中,有類似輸導組織的細胞群。苔蘚植物體的形態、構造雖然如此簡單,但由於苔蘚植物具有似莖、葉的分化,孢子散發在空中,對陸生生活仍然有重要的生物學意義。 在植物界的演化程序中,苔蘚植物代表著從水生逐漸過渡到陸生的型別。 苔蘚植物是一種小形的綠色植物,結構簡單,僅包含莖和葉兩部分,有時只有扁平的葉狀體,沒有真正的根和維管束。苔蘚植物喜歡陰暗潮溼的環境,一般生長在裸露的石壁上,或潮溼的森林和沼澤地。 苔蘚植物分佈範圍極廣,可以生存在熱帶、溫帶和寒冷的地區(如南極洲和格陵蘭島)。成片的苔蘚植物稱為苔原,苔原主要分佈在歐亞大陸北部和北美洲,區域性出現在樹木線以上的高山地區。 苔蘚植物的雌、雄生殖器官都是多細胞組成的。苔蘚植物的受精必須藉助於水。精子與卵結合後形成合子,分裂形成胚(embryo)。胚在頸卵器內發育成為孢子體。孢子在適宜的生活環境中萌發成絲狀體,形如絲狀綠藻類,稱原絲體 (protonema),原絲體生長一個時期後,在原絲體上再生成配子體。 可以防止水土流失苔蘚植物一般生長密集,有較強的吸水性,因此能夠抓緊泥土,有助於保持水土。可作為鳥雀及哺乳動物的食物有助於形成土壤苔蘚植物可以積累周圍環境中的水分和浮塵,分泌酸性代謝物來腐蝕岩石,促進岩石的分解,形成土壤。作為空氣汙染的指示植物由於苔蘚植物的葉為單層細胞結構,容易吸入空氣中的汙染物,對周圍環境中的汙染物較為敏感。 用作肥料及燃料 泥炭蘚(Peat mosses)可以用作肥料有可以增加沙土的吸水性,還也可以曬乾作為燃料,用來發電。 用於園藝栽培 它還可用來包紮花卉、樹苗等,既通風又保溼。 作為藥材 有些種類的泥炭蘚還可做草藥,能清熱消腫,泥炭酚可治面板病地衣是多年生植物,是由1種真菌和1種藻組合的複合有機體。因為兩種植物長期緊密地聯合在一起,無論在形態上、構造上、生理上和遺傳上都形成1個單獨的固定有機體,是歷史上發展的結果,因此,把地衣當作1個獨立的門看待。本門植物全世界有500餘屬,25000餘種。 構成地衣體的真菌,絕大部分屬於子囊菌亞門的盤菌綱(Discomycetes)和核菌綱(Pyrenomycetes)少數為擔子菌亞門的傘菌目和非褶菌目(多孔菌目)的某幾屬。還有極少數屬於半知菌亞門。此外,在中歐發現l種Cystocoleus racodium,是屬於藻狀菌的。 地衣體中的藻類為綠藻和藍綠藻的20幾個屬。綠藻中的共球藻屬(Tyebouxia)、橘色藻屬(Trentepohlia)和藍綠藻門的念珠藻屬(Nostoc),約佔全部地衣體藻類的90%。 地衣體中的菌絲纏繞藻細胞,並從外面包圍藻類。藻類光合作用製造的有機物,大部分被菌類所奪取、藻類和外界環境隔絕,不能從外界吸取水分、無機鹽和二氧化碳,只好依靠菌類供給,它們是1種特殊的共生關係。菌類控制藻類,地衣體的形態幾乎完全是真菌決定的。 有人曾試驗把地衣體的藻類和菌類取出,分別培養,而藻類生長、繁殖旺盛,菌類則被餓死。可見地衣體的菌類,必須依靠藻類生活。 大部分地衣是喜光性植物,要求新鮮空氣,因此,在人煙稠密,特別是工業城市附近,見不到地衣。地衣一般生長很慢,數年內才長几釐米。地衣能忍受長期乾旱,乾旱時休眠,雨後恢 復生長,因此,可以生在峭壁、岩石、樹皮上或沙漠地上。地衣耐寒性很強,因此,在高山帶、凍土帶和南、北極,其他植物不能生存,而地衣獨能生長繁殖,常形成一望無際的廣大地衣群落。 地衣、真菌以及整個菌物都是真核生物。在自然界,地衣往往與苔蘚植物為伴,因此,二者容易被人們所混淆。實際上苔蘚植物有根、莖、葉的初步分化,屬於高等綠色植物。由於它產生孢子,被稱為孢子植物。當然,蕨類也是孢子植物,不過,它是維管束孢子植物,比非維管束的苔蘚植物在進化上更為高階。而地衣則無真正根、莖、葉的分化;它不僅在進化上比苔蘚植物更為原始,更重要的是,它並不是單一的植物有機體,而是由真菌和藻類共生的複合生物體。在形態、解剖、生理、化學及分佈方面,地衣既不同於自由生活的真菌,又有別於自由生活的藻類。 根據外部形態,地衣可以分成三類:殼狀地衣、葉狀地衣和枝狀地衣。地衣的體內除了縱橫交錯、有密有稀的無色的真菌絲以外,中間是藻層,由藻類細胞組成。還有從下層伸出成束的假根,它沒有真根、莖、葉等器官。 地衣體中這種真菌與藻類的結合使它對環境有著驚人的適應性,其生長所需的生活物質,主要來自雨露和塵埃,能適應極度乾旱和貧瘠的環境。它們當中,有的掛在樹上,呈簇毛狀,如灰黃褐色的“石蕊”;有的固著在裸露的岩石上,形狀多種,如色彩鮮豔的“石花”。在終年冰封的南極,地衣竟成為植物中的優勢種類,多達四百餘種,有黑色、灰色、黃色、白色和紅色,真可謂五彩繽紛,為南極增添了奇異的景色。 地衣不僅好看,而且用途廣泛。地衣中的石蕊,叢生在北極苔原的岩石表面或冰雪中,是寒帶動物馴鹿的重要飼料,以此為生,因此又叫它“馴鹿苔”。 中國和日本有一種珍貴的食品——石耳,及時生長在懸崖絕壁上的一種地衣。不同種類的地衣在世界各國還是土食產品的原料。如,冰島人把地衣粉加在麵包、粥或牛奶中吃。法國用地衣製造巧克力糖和粉粒。有的國家還用地衣制酒。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送別人紫藤雙燕,有什麼好的寓意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