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勻木教育

    有一個教育工作儘管很單一,但是卻非常有效的,任何父母上手即可使用,它就是同理心。

    就我自身來說,我女兒已經進入了青春期,突然由一個乖孩子變得桀驁不馴,很多時候是擰著性子故意對著幹,我也不由得反思造成這種情況的根本原因。

    我反思:我們為什麼經常和孩子出現衝突?哪些衝突本來可以避免?衝突到底是因為什麼而發生的?在生活中,有什麼必須是黑白分明的事情嗎?很少,至少和孩子之間的大多數衝突不是,但是父母和孩子卻因此衝突不斷,為什麼?孩子真的是蠻不講理嗎?這一切究竟是為什麼?

    今天我從《優質父母》裡找到了一個很好的答案:“同理心”,這幾乎可以算是一個最有力的的單一教育工具。

    比如今天,女兒要去同學家玩,她收拾好了作業材料,準備一起帶過去,但是我知道,幾個孩子在一起,能有什麼心思用在學習上?況且女兒還帶了手機,於是,在送她去同學家的路上,我建議她把手機留下,但是她馬上反對,這下我更知道他們在一起肯定不是為了學習,於是我吼了她一句:“我後悔允許你去同學家!下次不要去了!”於是一路上我們倆都不再說話。

    運用一下同理心,站在女兒的角度重新看一下問題,就會理解女兒了:週末了,同學們在一起玩玩,這的確沒什麼大不了,而且還有利於增進同學情誼,帶著手機,也是為了大家在一起玩遊戲,要不然,人家在玩,自己只是看著?

    如果把這些情況跟女兒說出來,女兒就知道爸爸理解她了,同時再商量一下,先做作業,後玩遊戲,也許整個事情就很順利,女兒也會很開心了。

    很多時候,我們並非是一定要掙個是非曲直,而是缺乏同理心,不瞭解對方,於是矛盾就逐漸升級。如果再有類似事情發生,我們可以嘗試換位思考,表達對對方的理解,問題的解決將變得更加順暢。

  • 2 # 兒科醫生鮑秀蘭

    生活小情景

    孩子剛買的心愛的玩具摔壞了,大哭。

    作為媽媽的你會怎麼說呢?

    A.“不就一個玩具嗎,媽媽再給你買一個!”

    B.“我剛才就提醒你小心,看看,果然摔了吧!”

    C.“一點小事,有什麼好哭的!”

    以上生活情境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在小朋友哭鬧的情況下,是直接給小朋友再買一個新的玩具,或對之進行責備、呵責,但無論是這種延遲滿足小朋友的做法,還是強制制止他們的哭泣,卻沒有在當下正確響應、同理孩子的感受。

    那麼同理心是什麼?

    同理心是站在小朋友的角度和位置上,客觀地理解當下他的內心感受,並把這種理解傳達給當事人的一種溝通交流方式。將心比心,同樣時間、地點、事件,設身處地去感受小朋友當下的情緒。

    所以,您可以試著這樣響應小朋友的感受:

    “玩具摔壞了,你一定很難過”

    小朋友難過的也許不是玩具壞了,而是玩具摔壞了自己無法接受的悲傷情緒。

    您要做的其實就是及時接受並理解小朋友當下的感受!

    其實任何情緒都需要互相理解。所以站在父母的角度來說,現實生活的壓力,很難時時刻刻讓自己在孩子面前做到最好。有自己的小情緒很正常,那麼家長該如何正確理解自己的情緒呢?

    "我還不爽呢,還要響應你的感受?”

    你要理解你受不了孩子哭其實是因為自己,和孩子無關。但你也不必強顏歡笑,可以誠實地告訴孩子你的感受:“說實在的,你這麼哭我也很難過” 。以身作則地讓孩子看到我們可以正確表達自己的感受。

    “我要認同你的感受你還不哭個沒完?”

    情緒不會是永久的,孩子的情緒得到認同後會得到徹底的釋放,她們不會像上了發條的玩具娃娃一樣哭個沒完的。

    認同孩子的感受有助於讓你和孩子之間建立連結,在他情緒沒有得到釋放的情況下,無論安慰、建議、幫忙、分析、批評其實都是一種拒絕。

    “認同完感受,怎麼辦?”

    可以什麼都不做。你的孩子比你想象中辦法要多得多,只要你給他機會,認同他當下的感受,試著讓孩子回到理性的狀態。

    總之,與小朋友交流是很簡單的事情,但是如何恰如其分的迴應小朋友的感受卻是值得我們思考的事情!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韓國cc霜哪個牌子好,韓國好用的cc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