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迷影生活

    2013年8月28日,作為美國首位黑人總統的奧巴馬站在華盛頓林肯紀念堂前的臺階上發表講話,談及半個多世紀前那場無數黑人民主平權先驅拋頭顱、灑熱血才取得的民權運動勝利,他聲淚俱下,幾度哽咽……

    就在同樣的地點,在50年前,在25萬全國民眾面前,馬丁·路德·金髮表了那篇震撼人心的演講“我有一個夢想”。

    在高漲的民權運動與反戰遊行浪潮之中,面對高壓之下的強權和熊熊燃起的正義之火,和無數有良知的美國普通民眾一樣,斯坦·李選擇了沉默。

    漫威編劇西恩·霍威如此回憶道:“這可能很好地體現了普通美華人在面對上世紀50年代至60年代發生的一系列社會事件的覺醒,斯坦李不論從哪個角度都稱不上參與者,畢竟,在那個年代,即使是對正義持有最中立態度,也是很冒險和勇敢的行為。”

    然而,內心的良知和正義感讓斯坦·李無法再繼續緘默下去。

    左思右想之下,斯坦·李終於想到了一個絕佳的注意,為什麼不把這一切放到漫畫中,讓更多人從中思考呢?

    說幹就幹,1963年9月,《X戰警》第1期漫畫的發行標誌著漫威漫畫世界中一個富有現實隱喻和奇幻冒險精神的青少年英雄團隊X戰警從此誕生了。

    偷懶的設定與更為廣闊的漫畫世界

    X戰警誕生在漫畫世界的同時,隨之而來的是支撐X戰警團隊成立和故事背景的“變種人”概念設定,在當時“變種人”這個點子幾乎可以說把漫威與對手DC間的差距瞬間從毫釐拉出幾丈遠。

    說起這個概念的誕生,除了時代大背景下的現實層面原因,還有另外一個鮮為人知的秘密。

    上世紀60年代的漫威已經創造出了美國隊長、浩克、雷神、蜘蛛俠、鋼鐵俠等一眾超級英雄角色,並且與DC正義聯盟齊頭並進的創造出了復仇者聯盟、神奇四俠等超級英雄團隊……

    千變萬化的背景經歷,能力設定以及人物形象塑造在讓無數青少年觀眾深深著迷的同時,也讓斯坦·李為首的漫威漫畫創作人感到前所未有的創作激情。

    但是,一次只推出一個英雄或者幾個英雄組成的小團隊,在創作初期是出於對觀眾接受程度以及對漫畫世界未來發展的現實考慮,到了60年代卻顯得有些力不從心。

    在“X戰警”創作的同時,當時流行暢銷的許多科幻小說都提及的人類基因突變科幻元素讓斯坦·李和漫畫畫家傑克·科比靈光乍現,如果把從普通人類中產生超能力的超級英雄全都一股腦的歸結於先天基因突變,並賦予其特殊群體“變種人”的稱謂,豈不是一勞永逸?

    不斷變化的故事演繹和未曾改變的思想核心

    即便今天我們所看到的X戰警漫畫形象與銀幕演繹和最初的模樣已經千差萬別,但是其思想內涵和創作理念始終未曾改變。

    當蜘蛛俠於《X戰警》誕生前一年問世,並迅速燃起了全美國青少年漫畫讀者對青少年超級英雄追捧的熱潮時,漫威漫畫的創作者們敏銳地覺察到了新時代下超級英雄漫畫發展的出路,這個世界上已經擁有足夠多的成熟而堅毅的超級英雄形象了,是時候給那些此前從未在漫畫世界中登場的,那些叛逆而充滿活力的青少年們英雄角色留下些發展空間了。

    相比競爭對手DC較為保守的把青少年超級英雄與老牌超級英雄配對搭檔(比如蝙蝠俠與羅賓,神奇女俠與神奇少女),漫威的做法顯得大膽而創新,它首先推出了蜘蛛俠這個青少年友好鄰居形象,並以其為主角打造了獨立漫畫。

    在緊隨其後推出的《X戰警》漫畫中,人物形象基礎設定延續了《蜘蛛俠》中青少年英雄的設定,只不過故事主角由一個變為一群。變為在學校中的一幫青少年,這樣的設定能夠極大的引起青少年觀眾們的共鳴與迴應。

    但同時這群孩子又和現實中的普通孩子們有著不一樣的地方,他們身上有著與生俱來的超能力天賦,卻不能夠很好的運用和掌握使用的技巧。變種人學校設立的重要目的之一就是訓練他們控制和使用自己的能力,並且在防止這些青少年變種人傷害周邊人類的同時,保護他們免遭社會與政府的迫害。

    從最早的《X戰警》漫畫到最近上映的FOCUS“X戰警”系列電影完結篇《X戰警:黑鳳凰》,我們可以看到,對變種人該如何應對民眾與政府對變種人的畏懼與歧視,對這些特殊群體該如何融入社會和生活,對青少年成長過程之中面臨一系列難題的討論始終延續存在於故事情節裡,貫穿於“X戰警”的整個發展歷程之中。

    聯結現實與漫畫的夢幻橋樑

    “故事在每一位讀者內心都能引發共鳴,不分性別、種族、膚色、宗教,但每一個人都會排斥仇恨、狹隘、偏執等不良的元素”。2017年,當年過七旬、滿頭白髮的斯坦·李面對鏡頭,回憶起最初創作“X戰警”系列作品時的願景時,如是說道。

    《X戰警》漫畫從創作之初,就一直帶有極強的現實寓意,人類與變種人之間的衝突影射的是60~70年代美國民權運動高漲時,白人與黑人間的壓迫與抗爭。

    變種人內部X教授領導的“X戰警”與萬磁王領導的“變種人兄弟會”之間的衝突與矛盾反映的則是當時美國“民權運動”的兩個領袖馬丁·路德·金與馬克西姆·X之間的“愛恨情仇”。

    他們原本作為兩個強有力的民權運動領導者惺惺相惜,但最終卻為了實現同樣的目標而產生了不同的思想理念和鬥爭路線,以至於反目成仇。

    就像X教授所倡導的變種人透過不斷的拯救世界、消除恐懼來逐步實現人類和變種人之間的和平共存,並共同為了世界和平、繁榮發展而努力的“天下大同”夢想。馬丁·路德·金也從來不提倡以暴力鬥爭的方式來改變美國深重種族歧視的歷史現狀。

    對於馬丁而言,組織非暴力的抵制運動、發起和平遊行示威活動、進行大規模公眾演講活動來宣揚自身思想理念才是正確緩解並改變美國深重種族歧視歷史現狀的正確途徑和方法。

    萬磁王則與之相反,他結合自身悲慘遭遇和變種人飽經磨難的歷史,主張以暴力的方式來推翻人類暴政,並且他認為“變種人”與人類的衝突,實質上是低劣種族與優越種族之間的對抗,宣揚變種人種族優越論。

    作為萬磁王的現實投射,馬克西姆·X思想激進極端,不達目的,誓不罷休。以至於到後期已經把民權運動發展成了恐怖主義思潮,他把白人與黑人、壓迫者與被壓迫者之間的對抗放大化,集中化,激起民權運動參與者的仇恨和復仇慾望。

    儘管有所分歧、有所衝突,甚至於很多時候兩派勢力水火不容,斗的你死我活,但是萬磁王與X教授始終懷有一致的目標,那就是使變種人能夠擁有一個光明的未來。

    不斷的實踐與鬥爭,使萬磁王與X教授在漫畫中後期逐漸對彼此的做法與理念進行反思,雙方的關係處於亦敵亦友的緩和狀態。

    面對共同的強敵與世界危機時,萬磁王和X教授所代表的兩派勢力,總是會摒棄前嫌,成為並肩作戰的戰友。

    這彷彿是對馬丁·路德·金和馬克西姆·X兩個民權運動領袖後期關係的另一種演繹,到了美國民權運動中後期,當意識自己倡導黑人平權的行動演變成對普通民眾的恐怖襲擊,在給社會以極大的惡劣反響的同時,也反作用於自己所為之奮鬥的黑人同胞身上時,馬克西姆開始轉變早期激進的思想理念。並逐步向馬丁·路德·金的整體思想理念靠攏,同時兩人的關係也完成了從水火不容到重歸於好的又一次轉變。

    漫畫中,萬磁王的這段獨白可以說是早期《X戰警》漫畫思想進一步向現實探討深化的重要轉變之一:“我是這樣相信我所認定的天命,我願意付出任何代價,犧牲任何東西去達成。但我卻忘記了在此過程中受害的無辜者。你不覺得諷刺嗎?在重構世界的狂熱中,我也變成了自己一貫痛恨和唾棄的那種人。”

    可以說,《X戰警》漫畫與系列影視作品之所以能夠在全球取得熱烈反響,不僅僅只是因為充滿科學幻想的背景設定、複雜激烈的打鬥衝突或是戲劇性的情節轉變,更與它立體多面的人物形象塑造、折射現實的漫畫情節演繹有著密切聯絡。

    X教授、萬磁王等漫畫人物就像是一座橫跨多個緯度的橋樑連線著現實的殘酷與夢幻的戲劇。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朱熹《春日》及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