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火星一號
-
2 # 淡漠乾坤
相信大家都在電視中看過赤腳划水運動,運動員裸露著矯健的身軀,由摩托艇️拖拽著在水面上高速滑行。
為什麼速度就能夠使人站在水面上呢?要知道人的比重可比水的比重大的多,而且腳的面積很小,會對水產生很大的壓強。
早在一百多年以前,人們透過花粉在水中的無規運動,就證明了水是由無數個離散的水分子組成的。
能量是關於粒子運動能力的度量。因此,在一定溫度下,水是有能量密度的。根據物理量綱,所謂壓強就是能量密度。因此,水能否承載人體的重量,取決於水的能量密度與人給予水的壓強的比值,壓強等於體重除以腳的面積。
在通常的情況下,人站在水面上時,其壓強大於水的能量密度。所以,水是無法承受人體重量的,人會落入水中。
然而,如果人相對於水運動時,等於增加了水分子的動能,即增加了水的能量密度。隨著速度的提高,當水的等效能量密度達到或超過人體的壓強時,人就站在了水面上。
如果水代表影響物體運動行為的背景空間,那麼透過上述分析,我們知道,速度可以使空間效應變大。或者我們可以反過來說,承載人體的速度與空間(水)的能量密度相關。兩者成反比關係。
空間的能量密度無窮大時,承載的速度為零,即便是靜止地站立在水面上也沒有任何問題的;
反之,空間密度接近於零時,實際上就是沒有空間存在,任何承載的速度都無濟於事,意味著承載速度為無窮大。
由於我們的宇宙是一個有機的整體,是由作為物理物件的物質和作為物理背景的空間共同構成的。因而,不存在絕對獨立和自由的物體。
於是,宇宙中的每一個物體的外在能量,都擁有兩種能量形式。其一,是相對於自身的動能;其二,是相對於空間的勢能。
類似赤腳划水運動,物體要想保持其相對於空間的勢能,需要由一定的速度來予以維持。而且,這一維持的速度與空間的能量密度成反比關係。
光子由於其質量非常小,以至於其能量的存在形式主要是相對於空間的勢能。因此,光子能量的變化,主要是其勢能的增減,表現為光速不變。所以,光速是光子保持其相對於空間勢能的速度。
綜上所述,如果光速近似為零,則意味著空間的能量密度為無窮大。此時,宇宙內部只存在單一的量子空間,作為封閉體系的物質早已被擠壓解體,還原為空間量子了。
反之,如果光速增大上億倍的話,空間的密度也會降低上億倍,趨近於零。意味著空間可以忽略不計,回到了經典力學的情況。此時,物體的運動是完全自由的,物體的能量主要是以動能為主,表現為速度是隨能量的增減而變化的。
不過,即便是不存在空間效應,光速也未必能夠達到現在光速的一億倍,這取決於光子的能量大小。沒有了空間的限制,光子的速度不再是一個近似的常數,成為光子能量的參變數。當然,具體速度的大小,還取決於光子質量的多少。
總之,光速與空間的密度緊密相連,光速的增減,意味著空間密度的變化。
-
3 # 冬哥譜科
一個是黑暗死寂,一個是輝煌燦爛。
在這個宇宙中有兩個極限,一是光速,二是絕對溫度,而這兩者是相關的。從理論上說當溫度達到絕對0度時,光也會停止運動。
那麼,光速下降到1米每秒時,宇宙的溫度也一定接近絕對0度。那麼宇宙中的所有運動幾乎全部停止,原子也幾乎停頓,甚至質子也會發生衰變。在這個溫度下,生命已經完全消失。假設人類還活著,也許他們會放棄有機體,完全變成會思維的機器。這樣他們也許還可以活著,但反應速度和思維速度都會同比例下降,雖然光速只有每秒一米,但在他們眼裡依然是每秒30萬公里的感覺。如果想計算1+1等於幾,可能需要上億年的時間。戴森(就是那個提出戴森球的人)說:雖然處理一個念頭需要上億年,但從主觀上來說人仍然感覺正常。因為所有的運動速度都會同比例下降。此時的宇宙是深沉的黑暗和死寂。
光速能不能比現在快一億倍呢?現代物理學的基石是:光速不變。但是並不是所有的科學家都那麼堅定,他們就有人提出了光速不是恆定的,而是越來越慢。光速可變理論的支持者稱,如果早期宇宙中的光速遠高於當今宇宙,則無需藉助暴脹,就能解決視界問題。有兩位物理學家指出,早期宇宙大爆炸時的光速至少比現在的光速快32個數量級,而這只是一個下限值。隨著時間趨近於宇宙大爆炸的時刻,光速也將趨向於無窮大。對這一假說,兩人預計在2020年之前就會有足夠精確的探測結果。
如果這一理論得到證實,那光速比現在豈止快一億倍。那會是什麼樣呢?會發生什麼呢? 那就是宇宙剛剛起爆 的模樣。如果是光速在現在的基礎突然快了一億倍,那就是說宇宙中的恆星們突然具有了不可思議的能量,甚至比大爆炸時的能量還高,那麼可想而知,宇宙將是一片火海。生命將不復存在,人類連機器人也做不成了。
-
4 # 北京得明
請把光速的概念以及光速產生出來的條件和因由搞清楚,如果你願意的話,再搞清楚什麼是光,光,到底是個什麼東西,如何產生?光的產生和存在條件到底是什麼?如果這些概念都搞不清楚,就來談光速如何如何,這就是典型的痴人說夢了,
科學,其實並不是高大上的東西,而是有著堅實常識概念基礎的認知,如果沒有這樣的基礎,就來做科學的設問或遐想,這無異於痴人說夢,海市蜃樓。
喜歡科學,這很好,但是,一定要打好常識概念基礎,否則,只能是胡思亂想,就這個平臺上的有關科學方面的提問而言,絕大多數都屬於此類的胡思亂想,胡解亂說,很令人遺憾,僅此。
希望喜歡科學的這些朋友們,既然喜歡科學,那就從打好常識概念基礎做起吧,好好學習天天向上,
科學,絕不是胡思亂想,科學之想,需要以紮實的常識概念為基礎,否則,只能是一個在妄想當中的自娛自樂,這樣不好,僅此,
回覆列表
光速是特別的,這個速度是局域速度的上限。更為特別的是,不管觀測者的運動狀態是怎樣的,真空中的光速相對於他們都是一樣的。既然光速這麼特別,如果光速變成1米/秒或者現在的1億倍,我們的世界會有什麼變化?
光速為1米/秒的世界如果光速只有1米/秒,並且相對論仍然成立,那麼,整個世界的速度都會慢下來。我們的運動速度不能達到1米/秒,而是遠遠低於這個速度,可能只有幾微米/秒的速度。
如果不是這樣,我們將很容易超光速。且不說時間維度會發生多麼巨大的變化,我們的世界將會變得混亂。如果物體的速度超過1米/秒,由於物體反射或者發射的光只能1米/秒的速度運動,這使得我們會看到延遲的景象,這樣會很容易引發碰撞。
在光速只有1米/秒的情況下,通訊也會受到巨大的影響。如果兩人相距10米,打個電話就要延遲10秒;而如果相距86.4公里,則會延遲1天。
月球反射的太Sunny需要大約12年的時間才會到達地球,所以月球距離我們12“光年”,我們在當前所看到的月球其實是12年前的。太陽離我們就更遠了,它遠在4740光年之外。當太陽昇起時,我們看到的其實是4740年前的太陽。
光速為現在1億倍的世界如果光速變為現在的1億倍,即大約30萬億公里/秒,世界也會變得大為不同。由於光速非常快,相對論效應會變得十分微弱,我們很難探測到時間膨脹效應。
光從銀河系盤面的一端傳播到另一端只需8.8小時,仙女座星系距離我們只有0.0254光年。原先那些星系發出的光需要1億年的時間才會到達地球,現在只需要1年的時間。我們所能觀測到的宇宙範圍也會變得更大,因為光可以走過更遠的距離。
光速變化所帶來的影響不止這些,這甚至會影響到整個宇宙的存在。
如果光速只有1米/秒,由於E=mc^2,恆星透過核聚變反應所產生的能量將會大幅度減少。沒有足夠強大的輻射壓來對抗引力坍縮,恆星將會直接坍縮為緻密的天體,核聚變反應將會停止,宇宙中將沒有恆星。
光速還會影響精細結構常數(α),如果光速變為現在的1億倍,精細結構常數會變得非常小,電磁力會隨之大幅減弱,分子將無法形成,生命就不可能在宇宙中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