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陪娃的媽媽

    首先,缺失了一方的關愛。這種缺少的感覺可能會在他之後的成長裡成為永遠。比方說:再有錢都覺得不夠;很多人愛他,仍然覺得沒找到愛人;吃的再多還覺得不飽……等現象。

    其次,會少了一方的認同感。如果缺少認同感,會導致對自我的認知有缺失。比如:覺得自己低人一等、醜陋……等偏見。

    然後,可能還少了一些物質保障。

    最後,還有可能遭遇身體上的傷害。原因可能會有很多:看管不利,成人心情不好的發洩等等。

    離婚一定是會有傷害的,但是如果不離婚傷害更大,那麼就要“兩害相權取其輕”。

  • 2 # HR媽媽的潛能研究院

    保護孩子,永遠是父母們最大的心願。

    而離婚,則意味著,在保護孩子的道路上,我們需要面對一個巨大的挑戰,那就是——我們應該怎樣和孩子談“離婚”,才能降低對孩子的傷害?

    一、放下情緒

    成年人的崩潰,總是悄無聲息。

    但越是平靜的水面下,往往越是暗潮洶湧。

    每一對夫妻都是懷揣著白頭偕老的心願走入婚姻,有一天發現,未來的路再沒有彼此,內心強烈的情緒猶如地震,成年人的世界都難以抵禦,更不用說年幼的孩子。

    因此,要保護孩子,必須放下情緒。

    1、避免“焦慮”與“掩飾”

    孩子的心比我們想象的更敏感,也更純真通透。

    很多時候,是我們的焦慮引起了孩子的焦慮,是我們的掩飾讓孩子感覺到發生了某些大事,由此產生了不安全感。

    如果我們能平靜而且直接地說出離婚的事實,告訴孩子們:爸爸媽媽只是不在一起生活了,但我們永遠還是你們的爸爸媽媽,還是一樣愛你們。

    讓他們知道,生活發生了一些變化,但依然是可控的,就能最大限度地減少孩子的不安全感。

    2、小心“怨恨”與“絕望”

    父母就像水。憤怒的海嘯會野蠻地衝垮孩子的世界,乾涸的絕望則會讓孩子的世界寸草不生。唯有寧靜的充盈,才能滋養孩子的生命。

    當離婚是由於某方的過錯時,被傷害的另一方,難免出現“怨恨“或”絕望“的情緒,唯有時間才能慢慢撫平傷痕。

    但即便如此,在面對孩子時,要記住,孩子已經無法同時獲得父母的陪伴,他們比我們更需要愛。

    當我們把注意力放在孩子身上,當我們渴望給孩子更多的愛時,我們會暫時忘記恨、忘記絕望。

    對每一個愛孩子的父母而言,有孩子在的地方,永遠都有愛和希望。

    二、面向未來

    不念過往,不懼將來。

    正如當初在甜蜜的婚禮上,我們無法一語訴盡衷腸,今天的離婚,也不可能輕易解釋清楚。

    不要讓孩子沉浸在“爸爸媽媽為什麼離婚”“到底發生了什麼事”之類的疑惑中,而應該在簡單、直接地解答之後,就忘掉這些問題,帶著孩子向前看,去看更大、更寬廣的世界。

    把離婚作為一堂深刻的人生教育課。

    1、每個人都有選擇的權利

    我們的人生,是由一個又一個的選擇組成的。

    告訴孩子:無論是爸爸媽媽當年選擇結婚、還是現在選擇離婚,都是此時此刻,爸爸媽媽能做出的最好的選擇。

    人生的路很長,我們無法預估未來會發生什麼事,但我們一定要尊重自己內心的聲音,為自己的人生做出誠實的選擇。

    2、這個世界只有不同,沒有絕對的好壞

    世界上,沒有兩片完全相同的葉子。

    每個家庭都是不同的,正如每個人都是不同的,但只是不同,並沒有絕對的好壞。這個世界上的萬事萬物,都有很多可能性。

    告訴孩子:爸爸媽媽的離婚,雖然讓我們的生活方式變得不同,但也許正因為如此,爸爸媽媽會有更多的精力、更好的情緒來陪伴你。

    正是因為不同,這個世界才如此繽紛多彩。

    未來的路還很長,讓我們滿懷希望的走下去。

  • 3 # 小花2588566

    看到這個話題,讓我想到一個小故事:扁鵲三兄弟:

    一次,魏文王問扁鵲說:“你們家兄弟三人,都精於醫術,到底哪一位最好呢?”扁鵲答:“長兄最好,中兄次之,我最差。”文王又問:“那麼為什麼你最出名呢?”扁鵲答:“長兄治病,是治病於病情發作之前,由於一般人不知道他事先能剷除病因,所以他的名氣無法傳出去;中兄治病,是治病於病情初起時,一般人以為他只能治輕微的小病,所以他的名氣只及本鄉里;而我是治病於病情嚴重之時,一般人都看到我在經脈上穿針管放血,在面板上敷藥等大手術,所以以為我的醫術高明,名氣因此響遍全國。”

    這個故事大家可能都知道,意思說的是,最有效的“治療”,就是提前控制。學習也是一樣,當我們在埋怨孩子成績不理想的時候,仔細想想,原因很可能在很早之前就埋下伏筆了。正如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的那樣:“一個不閱讀的孩子,就是學習上潛在的差生。”

    沒錯,尤其在小學階段,一個孩子愛不愛閱讀,在他的成績上就能體現出來。一般來說,從小就有閱讀習慣的孩子,成績會更出色,因為他早已經具備了自學的能力。

    學習和生活中處處需要閱讀的能力。

    最基本的例子,有閱讀基礎的孩子,審題速度都更快,他能更精準的理解老師出題的意思。我是語文老師,在閱讀理解的答題卡上,我總是哭笑不得,因為很多孩子好像讀不懂題目一樣,答的驢唇不對馬嘴,其實很多孩子的學習程度我知道,他明明是能寫對的,但是在審題時,對題目的理解出現了偏差,導致分數不理想。

    更明顯的就是作文了。愛閱讀的孩子,是可以從字裡行間看出來的,因為他們的內容更合邏輯,通常文筆也不錯,很容易就可以把作文寫的生動有趣。而沒有閱讀基礎的孩子呢,很可能洋洋灑灑一大篇,寫到最後一段的時候,驚覺自己好像跑題了——那就晚啦。的確,愛閱讀的孩子想象力、綜合歸納能力、分析判斷能力會更強,更容易吸納課堂知識,會舉一反三,因為思考是他的思維慣性。這些能力,可能一時看不太出來,但未來一定會體現在考試成績上,更重要的是,在孩子能否培養出終生學習的興趣、孩子的人生理念、孩子一生髮展自己的能力、在孩子一生的成長上,閱讀都有著非常關鍵的作用。

    在生活中呢,閱讀能讓孩子具有明辨是非的能力,情商也會高一些,心思更細膩,更容易發現生活中的美好點滴。內心豐富充實的人,獨處也是幸福的。

    孩子的閱讀需要家庭內的培養。我個人認為,閱讀是比參加任何培訓班、特長班都更為重要的,閱讀雖是簡單的習慣,卻是人生的無價之寶,讓孩子受益終生。它幫助我們感受真正的美,幫助我們認識並認同世界上那些高貴的價值,幫助我們豐富內心體驗和人生閱歷,它讓我們擁有堅實的內心和不易撼動的信念,支撐我們面對人生的喜樂艱辛,讓我們無論年紀多大,內心依然可以不斷成長。

    記得有個關於閱讀的高票回答非常精彩:

    “我讀過很多書,但後來大部分都被我忘記了,那閱讀的意義是什麼?”

    答:當我還是個孩子的時候,我吃過很多食物,現在已經記不起來吃過什麼了。但可以肯定的是,它們中的一部分已經長成為我的骨頭和肉。  

    我們班的孩子最近開了讀書角。他們最喜歡看這些書,家長們可以讓孩子都讀一讀,我覺得很不錯的幾本:

    《少年讀史記》

    乾貨滿滿的書,讓孩子也看得進去的歷史書,很有趣味性還能漲知識,大人都愛讀。

    《胡小鬧日記》

    這套書是近年出版的,在小學生中間人氣很高,同時也是我家孩子最愛,感覺讀過之後確實能讓孩子變得更優秀。型別是比較新穎的校園成長小說,文筆不錯,故事有趣,主題正能量,講一群孩子學習、成長的校園故事。推薦閱讀。

    冰心經典作品集

    非常經典的合集,收錄了《寄小讀者》、《小桔燈》和《繁星春水》,是中國兒童文學的奠基之作,推薦愛閱讀的孩子讀一讀。

    經典名著系列

    孩子早點接觸高質量的名著,對寫作、閱讀理解能力都非常有幫助。名家名篇是不二選擇。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矽酮密封膠用在電器中的優勢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