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JT和編年體票的真偽辨識度還算比較高,但是老紀特、編號票、文票、民國票和解放區票鑑定起來就十分困難了,小編想詢問一下面對老紀特、編號票、文票、民國票和解放區票該如何鑑定,現在大量的假票是銅版印刷的,在高倍數的鏡頭下是可以看到彩色網點,但是本人在鑑定的時候發現並非那麼簡單。
回覆列表
-
1 # 剛剛講過
-
2 # 中國集郵
郵票鑑定是一個很複雜的過程,很多情況下需要經驗,大體來說還是要從紙質、齒孔、印刷等多方面來綜合甄辨。最有效的學習方法還是要多看真品、瞭解真品的特徵,比如博物館就是個很好的學習場所。
-
3 # 樂樂的天空090803
郵票辯偽是集郵一項重大研究課題。道高一尺,魔高一丈。隨著科技的發展,造假技術也越來越高超,但絕不會造出與真品完全一樣的物品。早期郵票的紙質,印刷,油墨與現在還是有差別的,首先,要孰知真品的特徵,各種印刷版別在放大鏡下呈現什麼樣的狀態。透過齒孔的邊緣來分辨紙質真偽。
看了題目,提問的人已經表示自己對於新JT與編年體票的真偽辨識有一定的基礎了。主要想詢問的是老紀特、編號票。文票、民國票和解放區票的鑑定。
首先,郵票的真偽鑑定是一項需要較強知識與資料儲備的事情,這件事,在過去,只有資深的老集郵票、或者相關領域裡的專家才有能力。現在,由於有了發達的資訊傳播手段,只要我們用心,普通集郵愛好者一樣能掌握。
那麼,在鑑別真偽方面,國家權威部門出版的彩色郵票圖譜是一個最重要的工具。目前中國的從清代、民國、解放區到新中國,都先後出版過多版本的彩色郵票圖譜。
新中國郵票目錄
中華民國郵票目錄
因為在這裡,會詳細記載了每一枚郵票的各種官方資料。這裡至少就會圖案說明、版別、色彩、尺寸、還有紙張、背膠、齒孔形狀與度數等等情況。許多圖譜中為了便於集郵者收藏鑑定,還會將區域性的特別暗記放大顯示出來:
瞭解這些資料,對於鑑別郵票的幫助相當大。
比如版別,新中國老紀特票以及再早的民國票、清朝票,絕大多數都是雕刻版印製。假郵票採用雕刻版的話,成本與難度都相當大。一般都會用影印版,那麼只要在放大鏡下就可以顯現無疑;這裡需要強調一點的是,作為集郵者,能夠熟練並準確地判斷出手頭一張郵票的印刷是什麼版別的,這是一項基本功,其中,雕刻版最好認,然後相對色彩較少的膠版、還有色彩豐富層次細膩的影寫版。當然,一旦看出是激光彩打的,那必是假票無疑。
比如尺寸,假郵票多半是手工偽造,大小存在誤差,對比資料也可查出真假;
比如紙張、背膠這些東西。雖然說這些資料對於造假者他們同樣可以得到,但是對於一枚郵票,要把這麼多的資料都能一一對應得上,是幾乎不可能的事情。因此,只要資料齊全,假票總是會露出馬腳;
尤其是上圖中那些原本是便於集郵者分辨相同圖案不同版別的暗記或者是區域性細微區別,在放大鏡下,如果與所有的版別都不一樣,那麼就會有兩種情況:一是你發現了新的版別,會發大財了;二是你拿到的是假票。
再看這枚郵票,透過郵票目錄的細節比對,查出這是民國普16,香港中華二版(實心)孫中山像郵票中的8分面值。目錄上的資料顯示:雕刻版,齒孔度數有14度與12.5度兩種。這枚郵票如果是真品的話,在放大鏡下,可以清晰地看到組成圖案的一根根細條。而且這套郵票名稱前面之所以有”實心“,就是指在頂端國徽兩側的橫框裡分佈了細密的垂直線條,這些都可以成為鑑別點。
總結來說,擁有更多的資料,你就擁有了更多的鑑別點。像齒孔、紙張這種,如果太舊的郵票使用了較新的打孔技術、或者是較新的郵票使用了老舊的打孔技術,這些都是成為判斷偽品的重要條件。
最後要特別說一點,對於解放區郵票,由於當年的印製條件有限,本身郵票的印製就十分粗糙,許多郵票受限於當時的情況,紙張、郵墨以及打孔等方面就十分混亂。這也給鑑別真偽帶來難點。因此,鑑別解放區郵票真偽更需要豐富的知識,要從多個源頭、角度以及方向去核對。相對來說,解放區後期的一些郵票,印製質量接近於同期民國票,比較好鑑別,更早期、尤其是蘇區的郵票,難度相當大。而由於價值較高,偽造品也會很多,偽造逼真度同樣也高。一般來說,能與當時的信封同時儲存的話,其真實性會上升,而同步從信封、郵戳等處也可得到更多可以參考的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