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騎兵很難對付嗎?守城計程車兵多準備一些尖銳長竹竿或者硬木幹很困難嗎?打騎兵為什麼不打馬而是打人?
4
回覆列表
  • 1 # 玉林牛仔

    當你用棍子捅他的馬,他的刀向你的頭砍來,當你用棍子捅他的人的時候,馬蹄會把你踩死,用弓箭只是第一輪,等你再用第二輪,馬已經衝到面前了。古代沒有槍炮時代,步兵很難對付騎兵,一衝就潰。

  • 2 # 清廈肅雍

    至少在隋唐以前,戰鬥力騎兵不如步兵,但騎兵的機動性較步兵強。北周文帝宇文泰和北齊獻武王高歡均有在戰鬥中,從馬上掉下來的經歷。

  • 3 # 世界歷史地圖型別

    騎兵有很高的機動性,快速支援戰場,簡單點就是,騎兵能快速繞到陣型薄弱的地方進攻,而步兵不一定快速支援,等他們跑過來,騎兵有高超的機動性可以跑走

  • 4 # 平衡問

    你聽說過滾刀法嗎,長棍子也擋不住。騎兵的優勢是速度,追的快逃的也快,聚集塊散開也快。古人也不傻,針對騎兵的特點,發明了長矛陣,遇到騎兵就搞這種刺蝟鎮,騎兵遇到這種刺蝟鎮就頭痛。騎兵針對長矛陣又發明了滾刀法,雖然也有傷亡,但畢竟有辦法對付長矛陣了。什麼是滾刀法,就是騎兵也組成無數橫排隊形,把馬眼睛矇住,因為馬也怕長矛陣,看見長矛陣它也不敢衝陣;橫排隊形騎兵高速衝陣,快到長矛陣前騎兵滾下馬,讓高速的馬去沖垮長矛陣,這能量十分巨大,騎兵爬起來跟進砍殺被衝翻的敵人,直至戰死;第二隊騎兵又上,幾個波次後,長矛陣必垮,然後就是騎兵追砍逃敵。長矛長三四米,殺敵時端在中部戳對方,遇到騎兵時將後端抵在地上,長矛兵只是扶住長矛,這玩意確實是騎兵的剋星。電視劇裡經常描述武將騎馬飛躍砍殺長矛兵,怎麼可能,那玩意就是個大刺蝟,什麼武將在它面前都是死,衝的越猛死的越慘;馬不矇眼也不會衝。

  • 5 # GODKITTEN

    初步看有三個優點:1 機動性好 2戰術靈活 3殺傷力強1 機動性好:更快出擊,回防,偷襲,撤退,速度對於戰鬥力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騎兵可能在幾個戰場跑好幾個來回了步兵還不知道在哪個山谷裡迷路呢。2 戰術靈活:碰到結硬陣的就攻擊兩翼。碰到人少的就包圍。東北亞民族的騎兵往往還裝備弓箭。還有偵查,偷襲,誘敵這些特種作戰也往往是騎兵負責。3 殺傷力就不用說,對方只有步兵的話確實很難和騎兵正面剛。比如土木堡,蒙古騎兵只是包圍並不進攻,只要對方陣腳一亂,步兵移動,把那些拒馬,鹿角拿開這時騎兵發起攻擊就是災難性的了。負責打頭陣的騎兵一般人穿兩層甲,還配有馬鎧,頂住一波遠端兵器射擊和長兵器後面的騎兵衝進來步兵就沒辦法了。打又打不過,跑又不掉。如果騎兵戰場不佔優勢馬上就能撤離 步兵追不上,騎兵重整一番很可能很快又發起攻擊。

  • 6 # goggletan

    騎兵非用以衝陣,更不用講攻城

    騎兵,機動射箭,從陣側掠過,以非接觸方式盡量損耗敵方。若敵潰,則利於追擊;若不敵,撤走敵亦追不了

    城有大有細,高機動之騎兵,避強擊弱,搶了就撤。且古代城都不大,城外有好多平民,乃被魚肉之物件

    有時連人都搶走嘪,官府收不到稅,如何運作

    (傳聞,金兀朮有鐵浮圖,連環鎖子甲馬,可以衝陣,但犧牲了速度,被嶽帥打到滿地找牙)

  • 7 # 歷史沒有那麼神秘

    首先說明如何兵種都是有自己的優點和缺點的。

    騎兵的優勢是在其機動性和衝擊力。

    騎兵的機動性可以保證軍隊快速的追擊、包圍、偷襲和馳援。騎兵的衝擊力,可以有效對付裝備較為簡陋的步兵方陣,因為騎兵藉著馬匹的速度迅速衝進敵陣,可以有效破壞敵軍的陣型,其奔騰時的氣勢可以使敵軍計程車氣崩潰。騎兵對於毫無士氣的步兵來說,簡直就是一場噩夢。

    但是騎兵受限也較大,地形是最大的因素,山地不利於騎兵速度優勢的建立。其次,訓練有素的步兵方陣,可以用標杆類兵器(長矛、長槍)抵制騎兵或者使用弓弩來壓制騎兵。所以,在勢均力敵的戰陣中,騎兵往往作為穿插的力量,尋找敵軍戰陣的空隙和破綻進行作戰。

  • 8 # 旅客69

    朋友,你說的尖銳長竹竿,或者硬木杆剋制騎兵……有點搞笑啊……不知道有沒有聽過古代有一種叫做“長矛”的兵器……

    古代槍和矛很相似,但是長矛通常更長,軍用的長矛達5-6米,長矛兵就是專門剋制騎兵的(當然也可以剋制步兵)……而且在平原上,陣型不亂,確實非常有效……缺點是對地形要求高,移動速度慢,長矛太沉,不方便用盾牌防禦弓箭,而且只要陣型一亂,會單方面的被騎兵屠殺……

    聽說過希臘的馬其頓方陣嗎?那就是長矛步兵方陣……

    那為什麼步兵有長矛部隊,還老是打不過騎兵呢?

    實在是騎兵機動性太好,靈活多變,可以反覆襲擾步兵,迂迴包抄,搞得對方暈頭轉向,耗費步兵體力,時刻創造機會,尋找步兵方陣的破綻,步兵只能時時刻刻防守維護陣型穩定,又不能主動攻擊,更可怕的是糧草水源也經常被機動性好的騎兵襲擊……

    長矛方陣而且需要步兵要有紀律的配合,要衝一起衝,嚴絲合縫,但是隻要有一絲口子,那就是致命的危險,騎兵反覆襲擾等待的就是步兵的破綻,一旦出現機會,騎兵就趁機殺入,只要衝亂對方陣型,騎兵就容易單方面的屠殺步兵……

    其實這些並不重要,而是當時有更可怕的無論是騎兵步兵都畏懼的武器——弓箭……中國從秦漢之後,長矛就慢慢的被淘汰了,就是因為弓弩的出現……而冷兵器時代,弓箭一直都是戰爭中的王者…

    弓箭兵一直是步兵用的最強兵種之一缺點是近戰能力差,步兵方陣中,長矛兵等近戰兵種往往保護弓箭兵的作用,而騎兵由於機動性良好配合弓箭使用,威力直接增加了幾倍,蒙古人就特別喜歡輕騎兵使用弓箭消耗對方軍隊,等對方累了,找個機會用重騎兵進入對方步兵方陣的口子,進行衝鋒,大亂對方陣型……

    有了馬鐙之後,騎兵衝鋒時實際上是站在馬上的,一個騎兵衝擊的力量加上馬的慣性,其實力量要大於好幾個步兵的……

    現代人可能很難理解那時候一個騎兵的衝鋒時的狀態……一匹馬的重量從幾百公斤到一噸多,算上盔甲武士,更重點,而一輛汽車的重量大約是1噸到2噸左右……

    所以可以想象一次交通事故,一輛汽車能衝倒好幾個人的樣子……再聯想幾十幾百騎兵衝鋒時的氣勢,還是那句話,騎兵只要衝亂步兵陣型,那直接是碾壓,跟收割莊稼似的…

    所以,步兵在古代根本不是騎兵對手,哪怕是能對抗大金朝的岳飛軍團,和攻打蒙古的大明軍團,其實都是專業的漢族騎兵部隊……(明朝有很多專門的騎兵部隊,甚至很多部隊都是明朝僱傭的蒙古人,比如朵顏三衛)

    最後,關於你的為什麼不是打馬,而是打人,其實真正騎兵衝過來時,根本沒有時間反應,步兵陣型已經亂了,就是處於人擠人的狀態,根本無法揮舞武器,而騎兵大部分是握住彎刀,根本不動,靠馬的力量彎刀就能直接收割人頭……

    而且騎兵部隊也有重騎兵,就是連人帶馬都有護甲保護,西夏當年非常喜歡重騎兵,而蒙古遠端襲擾對方用沒有護甲的輕騎兵,真正衝鋒時,往往喜歡用重騎兵……

    以前流行說蒙古人打仗 不怕死,不穿盔甲,硬是打敗了西方重甲兵,其實這根本就是謠言的,蒙古早就有了用來衝鋒和近戰的重騎兵……

    早在蒙古滅西夏時,西夏就已經裝備著名的鐵鷂子騎兵,據史書稱,重甲、刺斫不入,遇戰則先出鐵騎突陣,陣亂則衝擊之;步兵挾騎以進”……

    當時西夏,金,遼宋全都裝備世上最頂尖的重騎兵部隊……更不要說後來的蒙古鐵騎了……

    這是我從網上找的圖片,重騎兵是連人帶馬都武裝起來的……

  • 9 # 湖底小蝦

    有這種想法的話,勸你別看那個中國產的古代戰爭片了,因為它更喜歡言情。沒事可以看看歐美的那些古代戰爭大場面,速度起來以後,騎兵的洪流能是幾根長棍子阻擋的?如果真是這樣,那古代的蒙古絕對打不到歐洲去!

    古代戰場上,騎兵絕對是決定戰場局勢的一股強大力量,不可小覷。很多人想到騎兵的洪流,所能想到的一個詞就是:摧枯拉朽!

    機動性強

    機動性強正是騎兵最大的優勢所在,要知道,在古代交通能力有限的情況下,馬匹的速度就是一個絕對的優勢所在,騎兵能夠快速機動到戰場的各個角落,尤其是重甲騎兵,既是一股戰鬥力不容小覷的力量兵種,還是一支“奇兵”,可以起到出其不意的作用。

    很多時候,在戰場上不是步兵打不過騎兵,而是跑不過騎兵。騎兵機動性強,馬匹體力又強於人,弓箭加彎刀,打的過你就上來砍你幾下,打不過你就在遠處騷擾你,就像遊戲裡的“放風箏”一樣,總在能夠隨時上來的距離上放放冷箭、再牽著你奔波奔波,你的體力總有極限的時候,而在你虛弱的時候,也就是他能策馬殺過來的時候。

    所以,步兵碰到騎兵,勝也只能小勝,而敗則是大敗。

    速度優勢明顯

    騎兵的優勢就是速度,除了機動外,正面硬剛的時候,速度帶來的是什麼呢?是巨大的衝擊力!!

    古代打仗是講究陣法的,很多陣法都是經過無數次演練的,有陣法在,步兵們就能按部就班的走到自己的位置上,發揮自己的作用。

    而騎兵的出現,可以輕易地衝散步兵的陣法,讓你不知所措,一直對於亂了陣法是極其危險的,在古代那個通訊手段不發達的時候,指揮一支亂軍是極其困難的,這也就是為何有那麼多的潰敗了。

    還有一股恐怖的力量存在,那就是騎兵中的騎兵—重騎兵!當他們衝鋒起來,排山倒海,氣勢宏大,可以說他們就是古代的裝甲部隊,一旦重騎兵衝擊步兵,步兵根本就擋不住。即使是當初的岳飛,發明了砍馬腿的方式,可一樣在金國的鐵浮屠縱橫下付出了極為慘痛的代價。

    持續作戰能力突出

    就像我們現在講究“作戰半徑”一樣,古代的騎兵因為自身的速度,在當時的戰場上也是擁有著很大作戰半徑的。攜帶同樣的補給,騎兵可以奔襲的距離不知要等於步兵的多少倍。

    所以,騎兵對後勤補給依賴性小,他們可以長途奔襲很遠的地方,而且還能夠連續作戰。而步兵呢,除了必須攜帶大量輜重補給之外,還要時時提防敵軍破壞自己的補給線,因為補給線就是他們的生命線,一旦被切斷,只能撤軍或潰敗。

    騎兵則不用重點考慮這一點,反正活動範圍大,大不了就跑吧!

    結語:在古代,騎兵就像現在的坦克一樣,尤其是重甲騎兵,絕對稱得上是陸戰之王,他們就是步兵的夢魘。

    即使步兵也想了很多陣法加以剋制,可也僅僅是剋制而已,步兵消滅騎兵實在太難了,騎兵的優勢始終都在,是抵消不完的。

  • 10 # 子夜886

    騎兵作戰跟步兵作戰不是一回事。

    首先,騎兵的優點在於機動性。用於襲擊或者突擊戰,側重在突然性。

    軍事上有一句名言:再勇敢無畏的人都會被突如其來的狀況而驚嚇。

    騎兵突擊就屬於這種情況之一。

    假設你是一個古代普通士兵,身高約175cm到180cm,遇上一群少量騎兵。一匹馬身高130cm到145cm,加上半個人身高,約有220cm以上的高度。一排兩米多的騎兵朝你衝鋒,而你毫無準備、毫無抵抗能力的情況下,那是什麼樣的感覺?

    兩軍對壘,一方氣勢一輸,陣型一亂,基本是可以肯定要輸。騎兵衝鋒的衝擊力和其帶來的威壓是致命的。一方騎兵衝散對方軍隊,那可以展開屠殺。

    騎兵雖可說是古代坦克,但也不是無敵的兵種,甚至可以說它侷限性很大,即只能在平坦的地勢發揮作用。丘陵、山地、樹林、峽谷等複雜地勢是完全無法發揮騎兵衝鋒的優勢。還有陷阱、暗溝、木蒺藜等可以有效阻擋騎兵的辦法。

    除了地勢剋制,完全展開防禦的重步兵方陣也是騎兵剋星。西方有長槍方陣phalanx和龜甲陣等,我們古代也有魏武卒等重型步兵,唐代的陌刀陣、宋代的步人甲皆是重甲步兵。

    長槍重盾組成的步兵方陣雖然種類繁多,各有千秋,但可以以此為參考:

    騎兵衝擊這等鐵桶,那是有去無回的。

    至於題主說的騎兵攻城,那是最庸才的將領都不會做的事情。

  • 11 # 取名不符規範

    敵進我退,敵疲我打,敵逃我追。騎兵幹這事很拿手,上午斷你糧草,下午劫你營,讓你疲於應付。

    就算一對一單挑,騎兵從上往下力道大多了,還可以借馬力,前撞後踢。步兵累了騎兵不累。

    長棍子開始還好,近身後施展不開。

    你看印度電影的巴霍巴利,馬車兩邊帶旋轉的齒輪,衝過去就倒一片。

  • 12 # 葉悠揚且哨

    這麼說吧,古代的騎兵就相當於現代的坦克裝甲部隊,在這裡,我會用趙雲百萬軍中藏阿斗的可操作性結合古代戰爭的大層次兩方面來闡述:騎兵在古代,為何如此高大上?

    不知道你們玩過《戰爭模擬》遊戲沒有,如果玩過,在那個遊戲裡面,可以俯瞰,拉進距離觀察一個戰場上,一萬人的佇列鋪在一個場地上有多麼龐大,從左邊盡頭到右邊,一個步兵是絕對跑不完的。

    而騎兵,卻可以穿梭戰場任何位置,這也是長坂坡上趙子龍為何能百萬軍中藏阿斗,七進七出的緣故。

    由此,就提現了它的機動性。

    其次,騎兵有很強大的衝擊力,不要以為杵著一根長矛就能擋住騎兵了。古代的重甲騎兵全身覆甲四十斤以上,連馬都是全身披甲,按照物理學,質量越大,動力越強的原理,當全身重甲的騎兵高速賓士衝擊的時候,他能產生的力量足以撞塌一面土牆,步兵,根本無法抵擋。

    同時,因為騎兵是貴重兵種,所以騎兵的鎧甲都是最精良,最堅固的,可以參照金國鐵浮屠,西夏鐵鷂子還有明朝的關寧鐵騎。

    在古代,穿鎧甲計程車兵是很難被殺死的,這可以對比現代,穿著防彈衣的英軍在中東被打了十二槍都沒有死,就可以想象在古代,穿著鎧甲的甲士能扛對手多少刀了吧。

    秦漢時期,披甲作戰的甲士本就少,全身防護的也只有將領,特殊兵種,或者重要位置計程車兵,唐朝的披甲率才到80%,明朝還有很多兵連頭盔都沒有(這一點,從《蕩寇風雲》中就能看出),清朝,也只有八旗兵才能披甲。而穿著鎧甲計程車兵,是最難被殺死的,就像現代,美軍對付民兵武裝,武警收拾邊境土匪,傷亡比例總是不協調,原因就是他們都有防彈衣,放到插板,可以挨很多槍,而對手,中一槍就不能動了。

    殺死一名甲士就很費力了,更何況要殺死一個騎兵。一般的長矛恐怕都扛不住騎兵的重甲,杆就會被撞斷,或者長予手就會脫手受傷,早知道,古羅馬時期的那些長矛手都是經過長期訓練的,而那時候騎兵,還沒有重甲。到了後期,長矛手對騎兵就越來越力不從心了,只能靠火器來壓制騎兵。

    所以,騎兵這種具備機動性,衝擊性,防禦性的兵種,那就是古人的裝甲車,面對輕騎兵,那些甲冑較薄,甚至穿皮甲的,可以用箭雨遠端陸擊,近程盾陣長矛可以勉強抵抗,可要是遇上鐵浮屠那樣的重騎兵,那就只有捱打的份兒了,所以,宋軍才會一潰千里,一遇見鐵浮屠就完蛋。直到岳飛的特殊部隊背嵬軍,專門在鐵浮屠腳下砍馬腿才挫敗了他們。

    說了這麼多大層次,現在就從一個小方面來說說騎兵的優勢吧。

    就說趙子龍為什麼能單騎救主,很多人都以為這是虛構的,不合邏輯的事。但真要從邏輯上探討,這是可行的。

    首先,曹操愛才,不準士兵對趙子龍下殺手,讓曹軍受到束縛,不能暗施冷箭,不敢下手過重這是其一。

    從技術層面講,這也是行得通的。

    首先,從《戰爭模擬》的遊戲上就能看出,一個一萬人的大軍鋪在陣地上,就能鋪滿幾個城鎮,更何況曹操五十三大軍,他肯定不是在一個平地就算撲上去了,他是鋪開放在新野外大場地裡,就像在荊州市外鋪幾個旅(漢時軍隊編制),新野城外幾個鎮子幾個旅,長坂坡幾個旅,長坂坡周圍各幾個旅,曹操再直接智慧的幾個旅,所以,趙子龍在接到阿斗以後,到長坂坡橋這一路上,他是穿越了不同旅的陣地,再遇到曹操中軍,再穿過幾個旅,最後到長坂坡遇到張飛才拜託曹軍,這才是所謂的七進七出。

    這個路程他要靠自己跑是跑不了,然而他當時是騎著馬的,騎兵的機動性讓他能迅速,成功地跑過這段距離。

    接著,就是穿梭曹軍軍陣,趙子龍除了面對曹操中軍是硬碰硬,其他的都是遭遇戰。因為中軍擔負保護曹操的重任,時刻處在高度防禦狀態,其他部隊都是在追繳劉備的途中遭遇一個愣頭青插進了隊伍,這種突然性讓他佔據了先機。

    緊接著,同時,趙雲騎兵的衝擊性讓他能有力衝破曹軍隊伍,步兵無法抵擋,而在他穿過步兵陣列的路線中,大多數步兵都只有被踩被撞的份兒,有反應過來抵抗的,都被趙雲挑飛,有的,也是武器碰到趙雲一下,趙雲就憑著騎兵風一樣的速度穿過去了,由於趙雲穿甲(還是將軍甲),碰了他一下的武器根本傷不到他,而他經過計程車兵,也不可能追他,步兵必須現在自己的位置上,聽主帥命令,統一行進。數萬人大軍,如果裡面的步兵離開自己位置亂跑,那這隊伍就全亂了(這一點,看戰爭模擬就能明白)。

    而能跟趙雲實際碰面的,只有他行進路線上的左右兩人,一個萬人隊伍,大都是橫面長,縱面容窄。所以,所謂的五十萬曹軍,實際上能跟趙雲近身接觸的,只有幾千人,最多也就一萬人。

    而跟他交上手的,更少,能讓趙雲花幾秒鐘挑飛的最多幾百個,甚至只有幾十個,其他更多的都只是武器碰到趙雲鎧甲一下,甚至都沒碰到,而趙雲憑著騎兵的速度,在那些曹軍剛打照面的幾秒,他就已經奔出去了,那他們只能眼巴巴地看著趙雲一路跑遠,在別處打,最後衝出去。

    從趙雲長坂坡這一戰的細細分析,大家就應該能明白為啥騎兵這麼厲害了吧。趙雲就提現了騎兵的三大效能:首先,機動性,這讓他能快速穿越戰場,幾十萬人根本追不上他,能跟他交手的只有幾千,甚至幾百,大多數都只是碰了他一下,就只能望著他元素。

    第二,攻擊性,騎著馬,體量大,速度快,衝擊力強,他可以輕易穿破曹軍步兵抱團結陣的大隊伍,他們就算砌一面土牆都攔不住。

    第三,防禦性,趙雲和他的戰馬都披著甲,這樣一來,那些只是碰了他一下的武器,都只打在他的鎧甲上,根本無法對他形成傷害,這要就保證了他的持續性。

    如果趙雲無甲,哪怕他武功再高,也難保在萬軍中沒有擋住的長矛,刀劍劃傷他,這樣一來,一路失血,加上戰鬥這種大幅度的運動,趙雲恐怕還沒到長坂坡橋就先休克了。更可況他還要面對很多重擊。雖然曹操下令不準傷他,也難免有人失手一槍戳穿他的腰背或者肚子,若沒有鎧甲保護,他絕對是不可能完成把阿斗帶回去這個操作的。

    正是騎兵這三大優勢,讓趙雲完成了“百萬軍中藏阿斗”的傳說,如此,騎兵為何在古代那麼高大上,也就能一目瞭然了吧。

  • 13 # 從來去留

    戰爭對攻守雙方,最擔心也是最致命的威脅不是正面敵人有多兇悍,而是背後與側翼的安全。側翼如果受到攻擊,勢必影響正面;如果背後遭到襲擊或被圍攻,則容易造成軍隊的崩潰。騎兵擁有高效的機動性, 在對敵方進行迂迴攻擊與側翼進攻方面擁有步兵不可比擬的優勢,優秀的騎兵指揮官都能將騎兵的作用發揮到極致,從而重創敵方,最大效率為己方提供勝利保障。

    戰場上瞬息萬變,而兵貴神速;誰的速度領先誰就能離勝利更近;就算是撤退,如果速度領先對方就有更大可能逃出險境;如果速度遲鈍,必然會給對方可乘之機。就騎兵與步兵而言,騎兵的速度優勢是不言而喻的,試想一下,成千上萬的戰馬踏破大地,攜風帶塵,卷地而來的壯闊情景,對敵方形成的震懾也是致命的。

    至於守城士兵或步兵使用長竹竿防禦騎兵有些為難,騎兵不可能騎著馬往竹竿上撞;就算是埋伏,第一輪騎兵撞上,第二波也不會跟著往上撞。騎兵作戰,攻城是其弱項,沒有人會驅趕戰馬爬城。歷史上對騎兵使用達到爐火純青的將領,都是在曠野中奔襲作戰;漢匈戰爭中,驃騎將軍霍去病,獨率輕騎遠征大漠,封狼居胥,創不世之功,何等輝煌!

  • 14 # 遠足的葉子

    要是騎兵就幾匹馬當然沒問題,一根棍子肯定可以解決問題,成千上萬的馬跑過來,而且又不按照你埋伏的地方去,你是拎著棍子滿田野找騎兵嗎?

  • 15 # 奔跑的小豬333

    同樣打仗,人家比你多一匹馬,憑啥你拿一根棍子就能搞定。而且貌似騎兵厲害的地方不是攻城而是野戰,所以跟守城士兵也沒啥關係。

  • 16 # 被逼著改名

    步兵打騎兵很難,而且騎兵為什麼要衝著你得棍子撞?

    騎兵作用一:偵查和反偵察。重要性就不用多說了。

    騎兵作用二:通訊壓制。古代大軍通行,前軍和後軍相隔幾公里,甚至要分幾路前進,只能靠輕騎兵相互通訊。打擊通訊兵,就能有效打亂敵人的戰術,首尾不能相顧,不能到達預定地點等。

    騎兵作用三:騷擾糧道。騎兵繞過營寨,到後方殺死防禦薄弱的押運兵,燒掉補給,時間一長步兵就會崩潰。

    騎兵作用四:尋找薄弱點突破,主要是重騎兵負責。只有傻子將軍才會讓騎兵正面衝擊步兵方陣。騎兵正確的開啟方式是其他部隊拖住步兵方陣,騎兵尋找薄弱點。一旦發現薄弱點,一噸左右的重騎兵衝破步兵方陣就是一場屠殺。再比如韓信的背水一戰,就是靠騎兵突破敵人大營,抓住趙王豹的。

    騎兵作用五:追擊。步兵打仗最吃虧的地方就是打贏了也追不上,無法消滅敵人的有生力量。有了騎兵就不一樣了,很難跑掉了。

    至於說騎兵攻城的,有這麼幹的,但與普通人想的不一樣,一般有2種方式:一隊人偽裝成商販,控制住城門,躲在不遠的騎兵趁機衝進城。或者對付低矮或者殘破的城牆,步兵在一邊拖住守軍,騎兵快速衝到另一邊然後翻上城牆。

  • 17 # zhangpoor

    一般都是機動+騎射;

    騎兵正面剛那一版發生在奇襲和追擊或側擊。

    騎兵高機動,你列陣他就撤,

    你一動他就突過來,一旦有口子,

    就直接撕裂然後開始屠殺。

    尤其是在遠離要塞設施的平原上....

    步軍不是被困死就是在移動中被擊潰。

    岳家軍厲害就在於遇到突擊,還能迅速結陣,訓練有素,可惜此等精銳太少了。

  • 18 # 滄海拾珠錄

    首先,騎兵確實很難對付。在古代,對付騎兵最好的兵種就是自己的騎兵。守城計程車兵不用對付騎兵,因為對方的將領是不會傻到派自己騎兵去攻城的。騎兵跑得再快也撞不倒城牆,馬的四條腿再長也不適合爬牆、登雲梯。守城計程車兵需要對付的是對方登城的步兵。在平地作戰時,對抗騎兵時主要殺傷目標當然是馬背上的人,次要目標才是戰馬。因為騎兵作為人和馬的有機結合體,負責控制這個結合體的大腦長在人的身上,而不是馬的身上。只要殺死馬背上的人,馱著死人的戰馬就沒有攻擊力了,而且戰馬還有可能作為己方的戰利品。所以,通常情況下是先攻擊人。古詩中的“射人先射馬,擒賊先擒王”的橋段聽聽就行了,千萬別當真。因為失去戰馬的騎兵立刻可以變成步兵,戰鬥力不但不減,反而可能因為你射殺了他的戰馬而跟你拼命。另外,有些騎兵不止一匹馬,殺了他的戰馬他還可以換一匹戰馬繼續戰鬥(蒙古騎兵每人至少5匹馬,滿清八旗軍也有3匹馬)。馬是殺不完的,人才是有數的。

    下面,我來講講騎兵為什麼厲害以及步兵怎樣剋制騎兵:

    騎兵在冷兵器時代無疑是戰場上的殺手鐧、大殺器。尤其在馬磴被髮明以後,騎兵簡直就是戰爭中的“重型武器”。騎兵的戰鬥力主要來自兩個方面。一是卓越的機動性。二是強大的攻擊力。人在馬背上,人的移動速度和移動距離就得到了大幅度的躍升。這個躍升相比較於步兵來說簡直是質的飛躍。在戰場上騎兵可以快速靈活的轉移,可以不失時機的投入戰鬥又可以迅速的脫離戰鬥。甚至在打完一次戰鬥以後立刻集結趕往下一個戰場,還可以在廣大的戰場空間裡做超遠距離的戰略性迂迴,抄後路、斷糧道(蒙古騎兵征服歐洲時就長於此道,以至於歐洲以為蒙古軍隊有很多人。其實蒙古人並不多,只是憑藉快速的機動能力可以出其不意的出現在敵人意想不到的地方)。再說攻擊力,一人一馬的組合以60㎞/小時的速度衝擊時釋放出的能量絕非步兵靠長矛可以抵擋的。步兵面對這樣的敵人時,心理上恐懼是在所難免的,丟下武器掉頭就跑的局面在步騎對抗中屢見不鮮。如果是人馬都具甲的重騎兵,衝擊力就更強了。大家可能看過電影《勇敢的心》,對電影中威廉·華萊士指揮步兵用粗製長矛剋制英軍騎兵的一幕印象深刻。以為步兵只要有足夠長的矛就可以剋制騎兵了。其實這種情況在真實的戰場中是很難出現的,威廉·華萊士能夠獲勝也是因為實現把準備好的長矛隱藏了起來,讓對方騎兵以為他們只有短兵器。等英軍騎兵靠近時才出其不意的晾出了長矛,否則英軍騎兵是不會貿然衝鋒的。

    《勇敢的心》劇中步兵對抗騎兵

    西班牙長矛步兵

    馬其頓步兵方陣

    我們以歐洲歷史上步兵方陣最優秀的馬其頓方陣和西班牙長矛兵方陣為例進行推演。當步兵結成這樣的方陣以後,防禦力固然是提高了。但是靈活性也就幾乎沒有了。這時對方的騎兵指揮員也不會傻到指揮自己的騎兵直接去衝擊這種方陣,眼看著自己的騎兵被戳成血窟窿。畢竟,就算人不怕死,馬也不傻啊,馬看到這種陣勢也會在衝進方陣的前一刻自動“急剎車”的。在這種情況下,騎兵會衝到方陣前繞過方陣,繞到步兵的側翼或者身後尋找破綻。如果沒有破綻,就不斷的挑釁、襲擾、試探、射箭,總之就是想辦法讓步兵動起來。這樣的步兵方陣只要一動起來,指揮協調是很難的,就很容易出現步調不一致露出破綻。步兵只要陣型一亂,重騎兵就像錐子一樣扎進去,利用馬的衝撞力強行撕裂步兵的陣型。剩下的,就是步兵被騎兵收割人頭了。

    步騎兵對抗圖

    步騎兵對抗圖

    哥薩克騎兵對戰普魯士步兵

    那麼,步兵對騎兵就一定沒有優勢麼?也不盡然,戰爭從來沒有固定的一邊倒的形態。步兵如果想贏騎兵也不是沒有可能。但是需要條件。一是步兵指揮官非常擅長利用戰場的氣象、地形、裝備、環境等條件,為自己的步兵營造出有利條件。比如挖壕溝,埋鹿巖、撒鐵蒺藜、擺拒馬、把騎兵引誘到沼澤地和水網稻田等等。二是對步兵進行嚴格的訓練,達到無論何時都能做到陣腳不亂的程度。例如歷史上南宋的抗金名將岳飛就擅長訓練,岳家軍因為訓練有素,在對抗金國騎兵的時候陣腳不亂,屢屢克敵制勝。金軍甚至發出了:“撼泰山易,撼岳家軍難”的感嘆。

    輕重騎兵對比(重騎兵戰馬有甲)

    哥薩克騎兵的標準裝備

    在古代,騎兵與步兵的對抗中騎兵確實佔有很大的優勢。但是步兵也不是拿騎兵就完全沒有辦法。只要步兵指揮員戰場經驗豐富,善於開動腦筋,再配合一些必不可少的條件,步兵與騎兵還是有的一打的。

  • 19 # 東北神人

    古代騎兵的優勢在於有速度,速度快。騎兵不會傻到往你的長杆上撞。他們會迂迴包抄,要到你的側方或者後方。因為你拿著一根長竹竿兒或者茶木貴,你的機動性要遠遠低於其兵。騎兵騎馬跑起來速度很快,相當於現在的一般的小轎車的速度。他們呢瞬時速度也能達到一小時五六十公里的樣子。

    事情就這樣定了下來,當你拿著長木棍要打騎兵的時候,騎兵已經跑到很遠了。當你要轉過身來的時候,他又已經要到了你的背後,所以說,用步兵去打騎兵根本就不佔優勢,不像你想象的那樣簡單。

    用步兵打騎兵根本打不過騎兵,步兵速度太慢。當你要打騎兵的時候,騎兵已經跑遠了,當你累了坐下來歇息的時候。騎兵像一陣風的時候,又跑到了你的身邊,拿著刀對你一頓砍,如削瓜切菜一般。將你的腦袋剁了下來。

  • 20 # 這個歷史很正

    古代戰爭中騎兵稱王的時間有一千多年,自兩漢三國時起,到明清之際,這個時間段內騎兵都是戰爭利器,基本上有一支裝備精良的騎兵部隊就足以縱橫戰場。

    騎兵真正的厲害之處在於超強的機動能力,以及超強的破防能力。

    機動能力這就意味著騎兵能夠準確地抓住戰場上的戰機,並且高效地投入戰鬥,即便是戰事不利的時候,只要騎兵部隊想撤都能夠撤出戰鬥。

    因為與人的兩條腿相比,那是無論如何也是跑不贏擁有四條腿的馬兒的。

    而破防能力則代表騎兵部隊能夠十分兇猛且快速地打亂敵方的戰陣,從而為己方軍隊提供切入戰爭的時機。即便是騎兵的正面衝殺對於步兵來說,也是十分致命的。

    當然,自宋朝起火炮就逐漸裝備與軍隊,真正形成規模的則是在明朝的軍隊中,而隨著火炮的運用,血肉之軀顯然比不過鋼鐵炮彈,於是火炮漸漸的取代騎兵在戰爭中的地位。

    其實騎兵橫行戰場上主要是由於冶鐵技術的進步。

    人們透過打造馬鐵蹄,馬鞍等馬具,從而使得人們更容易控制馬兒,騎兵的戰鬥力自然也就提高。

    在兩漢之前,沒有這些馬具的時候,原來的中原各國以步卒對陣騎兵也是絲毫不輸這些生活在馬背上的遊牧民族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單的筆順筆畫順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