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4743685740428

     陽關和玉門關位於河西走廊西端的敦煌縣境內,是漢代設在“絲綢之路”南北兩道上的重要關隘。它們象是威武的戰士,佇立於咽喉要道,迎送著古往今來的一切高朋與佳賓。  唐代詩人王維有首膾炙人口的《渭城曲》,詩曰:“渭城朝雨裛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山陽關無故人。”那種幽怨淒涼的別緒,牽動著人們的心絃,使人對千古盛傳的陽關心馳神往。從敦煌縣城向西南行,不一會就進入浩瀚的戈壁灘。褐色的荒漠、遠處偶然閃過一座座烽燧,好象把人們帶入“胡煙與塞塵”(王維《送劉司直赴安西》)那種古老而神秘的境地。再往前約一百四十里路程,爬上一座石崗,眼前陡然出現一片碧綠,這就是南湖。  南湖這一塊奇蹟般的綠洲,東靠祁連山尾大戈壁,西連無際的白龍堆大沙漠。在古代。這裡原也有一座縣城,漢代叫龍勒縣,是敦煌郡所轄六縣之一。到了唐代,改名壽昌縣,歸沙州管領。當年的古城已被埋在沙漠中,那個相傳曾經出過天馬的渥窪池,雖然幾經滄桑,但仍留下了一泓碧波,即今黃水壩。今日南湖這一帶如畫的沃野良田,正是勤勞的人們透過長期與風沙搏鬥,在渥窪池底托起的一塊無比珍貴的翡翠。  穿過綠樹蔥鬱、渠道縱橫的南湖田園,霎那間,就能見到一條叫龍勒山的山樑。相傳從前有一匹龍馬,朝發咸陽,暮及邊關,在這裡遺下了寶勒,也給這座山崗帶來了美名。這一帶有三座烽燧,分佈在風蝕臺地上。有一座烽火臺雄踞高處,四面一片空曠荒寂,使這座烽火臺更加顯得雄偉,氣勢非凡。臺旁豎立一個牌子,上面寫著說明:  墩墩山烽燧系漢代建築,約公元前111——102年。現殘高4.7米,上寬南北8米,東西6.8米,底寬南北8.8米,東西7.5米。為古陽關候望之地,故有“陽關耳目”之稱。  離烽火臺不遠,有一個廣闊的沙灘,俗稱“古董灘”。在這裡不時可以撿拾到古代陶器碎片、銅箭頭、銅帶鉤、石磨和各種鐵製工具以及漢代五銖錢、唐代開元通寶、貨泉通寶、榆梜錢等古代貨幣,還有產自西域的五色料珠、琥珀珠之類的裝飾品殘片。有時還可找到黑色的陽關磚,這種古磚質地細膩堅實,扣之發金石聲;用這種磚石還可制名貴的硯臺。這些埋沒在風砂中的古代文物,使人依稀看到了當年陽關道上信使往返、商旅絡繹不絕的盛況。  從古董灘向西翻越幾道山樑,就能見到真正的陽關遺址了。與腳腕一樣高低的牆基隱約可辨,碎磚破瓦滿地散落。一九七二年,酒泉地區文物普查隊曾發現大型板築遺址,經過試掘,房基清晰,排列有序,面積有上萬平方米;還發現窯址、耕地遺址,連地埂、水渠也明顯可見,分佈面積有十平方里。可見,這兒在古代曾是個人煙密集、經濟繁榮的他方。   考古工作者根據文獻資料結合地理形勢作出判斷,認為這裡就是漢唐時代的陽關。據《史記·大宛列傳》正義引《括地誌》,謂陽關在沙州壽昌縣西六里。《舊唐書·地理志》壽昌縣條下:“陽關,在縣西六里。”巴黎藏石室本《沙州圖經》殘卷記載:陽關“在縣西十里,今見毀壞,基跡見存。”上列史料,確指陽關在南湖西隅是無疑的。  漢武帝派張騫通西域後,開發了河西走廊。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由酒泉郡分置敦煌郡,即史書所稱的“列四郡,據兩關”。敦煌郡所轄的龍勒縣設陽關和玉門關,都是都尉治所,分扼天山南北兩路的咽喉,成為“絲綢之路”的必經之地。魏晉時在陽關置縣,唐朝在漢龍勒故地置壽昌縣,陽關還在繼續使用。唐代高僧玄奘從印度取經歸國,也是取道天山南路,西入陽關。著名邊塞詩人岑參唐天寶年間在安西都護府任職時,曾“二年領公事,兩度過陽關”(《寄宇文判官》)。唐陽關已受風沙侵蝕,處沙漠邊緣,成為荒漠邊關的代名詞了。由於歷史上頻繁的戰爭,大規模的開荒屯墾,破壞了這個地區的植被和水源,使生態平衡遭到破壞,黃龍滾滾東來。宋遼以後,人們遷離陽關;元朝以後,陽關和壽昌縣城終於被流沙吞沒了。  從陽關出紅山口,向北約一百三十五里路程,便可到達玉門關。另有一路,從敦煌縣城出西門,過黨河,在戈壁上向西北行,經過人頭疙瘩,再沿疏勒河南岸向西至大方盤城,南循戈壁也可西至玉門關。玉門關位於敦煌縣城西北一百六十多里一個叫“小方盤”的地方。廣為傳誦的唐代詩人王之渙的《涼州詞》,有著這樣的詩句:“黃河遠上白雲間,一片孤城萬仞山。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他真實地描畫出了古代蒼涼、遼闊的邊塞風光,玉門關給人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玉門關廢墟遺址,是一座破舊的四方形小城堡,聳立在茫茫沙海中的砂石崗上。關城周垣尚在,面西有一門,而北垣一門已堵塞。城堡是用黃膠土板築成的,城牆高達九點七米,東西寬二十四米,南北寬二十六米多,面積有六百三十多平方米。周圍尚有營壘、炮臺、古塔之類的遺址。從城北的廢墩處挖掘出來的漢簡,記有“玉門都尉”字樣。巴黎藏石室殘本《沙州圖經》亦載玉門關,謂“週迴一百廿步,高三丈”。這些材料說明,玉門關的位置和城牆大小,與今日小方盤關城大致相合。玉門關自元封三年(公元前108年)置,一直設在敦煌;隋唐以後,玉門關關址東移至瓜州晉昌(今安西縣)雙塔堡一帶。  登上古關城堡,可見四周空闊浩瀚的景色,異彩閃爍的風姿。關城近處地形低窪,形成一個圓形的盆地,沼澤上蘆葦叢生,胡楊茂密。關城旁橫臥乾涸的疏勒河,河川上大大小小的卵石灼灼發光。河兩岸伸延著累累的沙丘。沙丘間雜著叢叢紅柳以及沙漠上特有的野卉。遠處,北面有北塞山綿亙不絕的峰巒,南面是青海長雲暗雪山。浩瀚的沙漠與古老的城垣相映,會使人驟然湧起一股中華民族歷史悠久的自豪之感。   在小方盤城西北四十里,還有大方盤城。城在疏勒河南,分內外二重,外城垣傾圮已盡,唯北垣僅存少許。內城分三室,面南各自闢門。原來四周均有碉樓,大多僅存殘基。倫敦藏石室本《敦煌錄》載:“河倉城,州西北二百三十里,古時軍儲在彼。”大方盤即古之河倉城,是當時的大糧倉,儲藏糧草以備戍邊和交通所用。中國考古學家曾在這一帶掘得石碣,上面所刻的文字說明晉武帝時猶在這裡建城,西邊不遠的玉門關也當還未廢棄。   從玉門關城堡向西北瞭望,大道遺址在沙漠的掩沒下隱約可見。這是漢唐“絲綢之路”的北道。《元和郡縣誌》載:“玉門謂之北道,西趣車師前庭及疏勒。”出玉門關後,沿天山南路西行,經車師前王庭(今新疆吐魯番)和龜茲(今新疆庫車)至疏勒(今新疆喀什),再由此向西南行,經大月氏、大夏(今阿姆河流域),可到達安息(今伊朗),最後通往印度、西亞以至歐洲諸國。公元四世紀,著名的佛學翻譯家鳩摩羅什,經玉門關到武威,以後到長安。相傳鳩摩羅什路過這裡時,所乘的白馬死在敦煌,曾建塔埋葬。至今,這座白馬塔在沙州古城東南角(今黨河公社紅星塔一隊)的棉地裡,依然巍峨屹立,鐵鈴叮噹。透過玉門關這個門戶,中國的絲、絲織品和土特產輸送到西方,西域以及以西各國的葡萄、石榴、核桃、苜蓿和文藝、宗教也相繼傳到中原。西域的美玉珠寶晶瑩璀璨,天下譽稱。珠玉經雄關輸入中原,關城也由此而得名“玉門”。玉帛象徵友誼和富庶,絲綢之路源遠流長。   漢長城蜿蜒縈曲,從玉門關的北面繞過。今日,從敦煌東北與安西交界處的北湖,直到玉門關西三十里的西湖終點,還儲存著三百多里漢代長城的遺址。現殘存的長城高三米、基寬三米、預寬一米,由沙礫石、黃土和蘆葦、紅柳分層交錯夯築而成,至今仍很堅固。在長城線上,儲存烽燧七十多座。從長城終點馬迷兔向西北、西南方向的兩條不同路徑上,也分佈若干烽燧,繼續延至新疆。由玉門關向南伸向陽關,直至黨河口,共築有烽燧九座。建在風蝕臺地上的這些烽燧,其中有一部分儲存較完整,高聳挺拔。烽燧頂部有小屋,戍者的居室、火坑、爐灶以及守望時上下的階梯,依稀仍可辨認。亭障遙相聯屬,伸向遠方,平時“十里一揚鞭,五里一走馬”,傳遞資訊;一旦遇到敵情,點燃積薪葦炬,逐烽相傳。玉門關附近一座座亭障的殘牆斷垣,使人們尤易想起“聞道玉門猶被遮,應將性命逐輕車”的古代征戰生活。   小方盤的城墟、附近的古城和烽燧,出土的“流沙墜簡”,伴著沙漠的駝鈴聲,向我們講述著玉門關的興衰和時代的變遷。更為令人欣喜的是,今日人民“引得春風度玉關”早已開始譜寫著歷史的新篇章。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鍵盤功能鍵介紹:print、scroll lock、pau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