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微史
-
2 # 菜根漫譚
中國古代歷朝帝王在登基之後大都要去泰山封禪。這些萬人之上的君王為什麼要舉行這種大規模的祭祀活動呢?
首先,我們要了解一下什麼是封禪。封,是指在接近天的高山的最頂點,用土築成圓壇祭天;禪,是指在高山前的小山上用土築成方壇祭地。
其次,古代帝王為什麼要封禪? 帝王們都宣稱自己是天子,封禪就是進行天人對話,天人溝通。說白了,就是皇帝向老天爺彙報工作。感謝老天的幫助,才得以國泰民安,風調雨順;禱告祈求上天繼續恩典照顧幫助自己統治好國家;向天下人宣告,本人乃真命天子,自有天神護佑,頭有反骨之人休得妄想胡來,造反叛逆。
再次,帝王封禪為什麼偏偏選中了泰山? 一是因為黃河流域經常發生大水,先民們藉助泰山躲避水災,逐步形成了對泰山的敬畏依靠心理,泰山在人們心目中逐成了山神。二是因為泰山是黃河下游地區最高的山,人們認為它和老天爺靠的最近,在這裡與老天對話能說得更清楚,聽得更明白。所以,歷代帝王都認為泰山是能夠通天的神山,是五嶽之首。在這裡封禪是最好的選擇,最佳的地點。 傳說中無懷氏、伏羲氏、神農氏、炎帝、黃帝、顓須、帝嚳、堯、舜、禹、湯、周成王都曾經去泰山封過禪。 秦始皇、漢武帝、隋文帝、唐高宗、清康熙帝 等,也都曾到泰山舉行過封禪大典。
-
3 # 史光荏苒
泰山封禪這事得從遠古時代說起。泰山周圍一直有著早期人類活動的痕跡,大汶口文化是中國眾多新石器文化中最有影響的一支,它就處在泰山的周圍,所以泰山是中國最早進入人類視野的高山。崇拜高山是早期人類較普遍的一種文化現象,加上泰山是位於黃河下游地區的第一高山,而黃河流域經常發生大水,先民借泰山以躲避水災,形成依靠泰山的心理,更增添了泰山的神性。泰山就這樣被逐漸神化,大汶口文化遺址中曾出土的日火山形象,表現的就是再高山上燃火祭日以祭天的情形,大山成為了先民與上天溝通的媒介。
而泰山在古代被稱為“岱宗”,是大山之長,唯有天子才能在這祭祀。《尚書·舜典》記載:"歲二月,東巡狩,至於岱宗,柴望秩于山川。"《史記·封禪書》“齊桓公既霸,會諸候於蔡丘,而欲封禪。管仲曰:古者封禪泰山禪梁父者七十家,而夷吾所記者十有二焉,昔無懷氏封禪泰山,禪云云;伏羲封泰山,禪云云;神農封泰山,禪云云;炎帝封泰山,禪云云;黃帝封泰山,禪云云;顓頊封泰山,禪云云;帝嚳封泰山,禪云云;堯封泰山禪云云,舜封泰山,禪云云;禹封泰山,禪會稽;湯封泰山,禪云云;周成王封泰山,禪社首:皆受命然後得封禪。” 齊恆公想選擇泰山可能跟泰山是齊國第一高山有關,不過經管仲勸說放棄封禪的念想。
而為了復興周禮的孔子曾“往來汲汲於泰山,尋覓封禪大禮”的遺蹟,泰山應當不是封禪唯一的選擇,但泰山處於魯國境內,所以成為孔子的第一選擇。
真正大規模封禪泰山當屬於秦始皇。始皇帝於二十八年(公元前219年)巡行東方,先到鄒嶧山,行祭禮,刻石頌秦功業。後又召集齊、魯的儒生稽考封禪禮儀,而齊魯儒生深受孔子影響,封禪肯定選擇泰山。於是始皇帝遂自定禮制,整修山道,自泰山之陽登山。在岱頂行登封禮,並立石頌德。自泰山之陰下山,行降禪禮於梁父山。
而真正奠定泰山封禪制度和意義的應當是漢武帝泰山封禪,漢武帝獨尊儒術,泰山封禪成為儒家推廣禮教、復古的重中之重。元封元年(公元前110年)三月,漢武帝率群臣東巡,至泰山,派人在岱頂立石。之後,東巡海上。四月,返至泰山,自定封禪禮儀。封禪結束後,漢武帝在明堂接受群臣的朝賀,並改年號元鼎為元封,割泰山前嬴、博二縣奉祀泰山,名為奉高縣。此後,漢武帝又曾五次來泰山舉行封禪儀式。
到唐宋時泰山封禪成了統治者宣傳受命於天、國泰民安最重要的儀式。後光武,唐高宗,唐玄宗,宋真宗都曾封禪泰山。自己想封禪或群臣請願封禪而不得的著名皇帝有晉武帝(本人沒有興趣)、隋文帝(只舉行過祭祀)等。從宋真宗以後就再沒有皇帝封禪泰山了。其中包括康熙和乾隆都曾在泰山上舉行過祭祀卻沒有封禪,十全老人還先後十一次登上泰山祭祀。
回覆列表
據《史記集解》所載:“天高不可及,於泰山上立封禪而祭之,冀近神靈也。”可見古時候皇帝封禪,是希望更能接近神靈。因為皇帝自稱為天子,是上天的兒子,所以有了功勞總要告訴爸爸一聲。
那為什麼要選在泰山呢?這與傳統有關也源於當時人們對泰山高度的錯誤認識。
這種儀式起源於春秋戰國時期,當時齊、魯的儒士認為泰山是天下最高的山,人間的最高帝王應當到這座最高的山上去祭祀至高無上的神靈,而泰山是齊、魯分界。後來在齊、魯祭祀泰山的儀式擴大為統一帝國的望祭,並定名為“封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