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4440753492255

    子日:中國天干地支紀日法中其中的某一天,子日並不是一個特定的日子,每隔12天就會出現一個子日。

    子時就是晚上十一點到凌晨一點這一時間段。

    農曆(陰曆)的天干地支紀年、紀月、紀日、紀時法,是由甲、乙、丙、丁……等十個天干(幹:主要、主幹的意思,不是乾燥的意思)與子、醜、寅……等12個地支(每一個地支對應一個屬相)一一輪流相對應組合得出的紀年、紀月、紀日、紀時,因10與12的最小公約數為60,故每60年、60個月、60日、60個時辰輪迴一次,這種紀年、紀月、紀日、紀時法在中國運用了很長時間,影響深遠,至今仍在使用。當然天干不同,所代表的納音意義也不同,習慣上用地支稱日,如甲子、丙子、戊子、庚子、壬子等日,都簡稱為子日,而每60天就會出現一個天干地支都相同的日子。

    子日一共有五個:甲子、丙子、戊子、庚子、壬子。子在五行上屬水,但與天干配合後,每個子日的納音五行則都不同,如甲子的納音五行是海中金、庚子的納音五行是壁上土,因此所表示的吉凶特徵也各不相同。

    子日一共有五個:甲子、丙子、戊子、庚子、壬子。子在五行上屬水,但與天干配合後,每個子日的納音五行則都不同,如甲子的納音五行是海中金、庚子的納音五行是壁上土,因此所表示的吉凶特徵也各不相同。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冬天穿大衣,羽絨服有哪些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