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四章哥

    唐伯虎詩選

    警世

    但凡行事要知機 斟酌高低莫亂為

    烏江項羽今何在 赤壁周瑜業更誰

    贏了我時何足幸 且饒他去不為虧

    世事與人爭不盡 還他一忍是便宜

    貪利圖名滿世間 不如布衲道人閒

    籠雞有食湯鍋近 海鶴無糧天地寬

    富貴百年難保守 輪迴六道易迴圈

    勸君早向生前悟 一失人身萬劫難

    去歲殘花今又開 追思年少忽成呆

    數莖白髮催將去 萬兩黃金買不回

    有藥駐顏真是妄 無繩系日轉堪哀

    此情莫與兒郎說 直待兒郎自老來

  • 2 # 平英86

    唐寅卒於明世宗嘉靖二年(1523年),留有絕筆詩一首

    生在陽間有散場,死歸地府又何妨。陽間地府俱相似,只當飄流在異鄉。

    唐寅(1470~1523年),字伯虎,又字子畏,別號六如居士、桃花庵主、魯國唐生、逃禪仙吏等,有“江南第一風流才子”之美稱,蘇州人。

    明代著名書畫家、文學家。繪畫與沈石田文徵明、仇英齊名,史稱“明四家”。詩詞曲賦與文徵明、祝允明、徐禎卿並稱“江南四大才子”(也稱吳門四才子),為江南四大才子之首。

    唐寅曾祖父起,世代在蘇州經商,父母在皋橋開設酒肆。

    唐寅自幼天資聰敏,熟讀《四書五經》,博覽《史記》、《昭明文選》等史籍。喜愛繪畫,稍長即拜名畫家周臣為師,又與文徵明同師沈周。16歲時參加童生試,經縣試、府試、院試,高中第一名案首。明弘治十一年(1498年)赴南京鄉試,又中第一名解元。次年,唐寅進京會試,因涉嫌程敏政受賄案,貶謫往浙江為吏。

    唐寅恥不就官,歸家後縱酒澆愁,傲世不羈。

    唐寅31歲開始“千里壯遊”,足跡遍及江、浙、皖、湘、鄂、閔、贛七省。貧困之下,以賣畫為生。唐寅擅畫山水,及工筆人物,尤其是仕女,筆法秀潤縝密、瀟灑飄逸。“唐畫”為後世畫家所宗。

    傳世作品有《騎驢歸思圖》、《秋風紈扇圖》、《李瑞瑞圖》、《一世姻緣圖》、《山路松聲圖》等。詩詞散文有《六如居上全集》。

    明正德四年(1509年),唐寅在蘇州城北的宋人章莊簡廢園址上築室桃花塢,有學圃堂、夢墨亭、竹溪亭、蚊蝶齋等(亦稱唐家園,遺址在今桃花塢大街)。

    他的後半生主要生活在桃花塢,一生中的主要藝術作品也產生於此。

    唐寅晚年,精神空虛,“皈心佛乘,自號六如”,思想趨向解脫頹唐,又將自己的屋舍改稱為庵。明嘉靖二年(1523年),唐寅去世,享年54歲。唐寅墓位於虎丘區,經整修,1986年10月22日對公眾開放。

    由於其瀟灑飄逸、傲世不羈,又治印“江南第一風流才子”章,仕女畫登峰造極,故被後人誤解,留傳許多風流傳說,如“唐伯虎三點秋香”等。其實他坎坷一生,貧困悽苦。可謂是中國古代知識分子懷才不遇、無以報國的典型。

    1470 明成化六年庚寅 二月初四,唐寅生

    1482 成化十八年壬寅 13歲 閉門讀書,不交一友,後與祝允明訂交

    1484 成化二十年葵卯 15歲 交友文徵明,並常培其父文林遊宴

    1485 成化二十一年乙巳 16歲 為府學生員,與張靈交友

    1488 孝宗弘治元年戊申 19歲 與徐延瑞之次女完婚

    1490 弘治三年庚戌 21歲 讀書作畫,有《對竹圖》

    1493 弘治六年葵醜 24歲 撰《沈隱君墓碣文》。

    妹出嫁。

    1494 弘治七年甲寅 25歲 父廣德疫、妹、母、妻相繼而逝。撰《吳東妻周令人墓誌銘》

    1497 弘治十年丁巳 28歲 因好古文辭,科考幾下第,經蘇州知府曹鳳立薦,得隸末名

    1498 弘治十一年戊午 29歲 鄉試中第一名解元,磚《送文溫州序》,《金粉福地賦》,《領解後謝主司詩》

    1499 弘治十二年已末 30歲 與江陰徐經入京會試,因科場舞弊案被累下獄

    1500 弘治十三年庚申 31歲 出獄後被髮往浙江為吏,不往。

    因故休去繼室

    1501 弘治十四年辛酉 32歲 遠遊閩浙贛湘等省,在九鯉祈夢,夢仙人授墨

    1502 弘治十五年荏戌 33歲 倦遊歸裡,得疾,愈後整理舊籍

    1503 弘治十六年葵咳 34歲 與弟子重異炊分食

    1504 弘治十七年甲子 35歲 賣畫,縱情聲色,以度歲月

    1505 弘治十八年乙丑 36歲 築桃庵塢別業,題沈周《匡山新霽圖》,續娶沈氏

    1507 正德二年丁卯 38歲 桃花庵別業及夢墨亭竣工

    1508 正德三年戊辰 39歲 六月,侄長名殤。

    1511 正德六年幸末 42歲 是年左右生一女,後許王龐子王國士為妻

    1514 正德九年甲戌 45歲 曾應寧王之聘到南昌。撰 《許牲陽鐵柱記》、《荷蓮橋記》

    1515 正德十年乙亥 46歲 繪《梅枝圖》

    1516 正德十一年丙子 47歲 作《長洲高明府過訪詩》、 《送徐朝諮歸金華序》、 《吳德潤夫婦墓表》

    1518 正德十三年戊寅49歲 有《夜夢草並記夢詩》、作《吳 孺人墓銘》

    1520 正德十五年庚辰 51歲 作《落花圖詠》。

    弟子重生子兆 民

    1521 正德十六年辛已 52歲 繪《松濤雲影圖》

    1522 世宗嘉靖元年壬午 54歲 有《元旦》詩。子重生子阜民

    1523 嘉靖二年葵末 54歲 有《自書詩翰冊》。

    12月2日病逝。葬蘇州橫塘王家村。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體溫槍華氏度怎麼設定攝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