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老狼48440790
-
2 # 怡人之人148633009
毛主席說,槍桿子裡面出政權,這在泰國體現的可謂淋漓盡致。
前年,我在泰國遊玩期間曾經請教過當地導遊阿誠,那些靜坐示威的紅衫軍和黃衫軍是怎麼回事。阿誠笑道:無論是紅衫軍還是黃衫軍,其實都是各黨派花錢僱來的平頭百姓。他們今天穿上紅杉,明天也可穿上黃杉,反正得到的泰銖都是一樣的。
政治,在全民信佛的泰國並沒有太多人的關心,它只是喜歡玩弄權術併為謀取個人利益及滿足野心的露天舞臺而已。
泰國的王權是至高無上的天庭,看似不理政也不幹政的國王及王室成員,實際上,他們的政治傾向性一直都很強,尤其是在普密蓬國王仙逝之後更加明晰。
泰國的民主是需要加上引號的偽民主。軍隊如同國王的禁衛軍,只要誰影響到他們的“睡眠”就會對誰發出怒吼。因為政府的總理在製片人(軍隊司令)的眼裡就像是主演一樣,中他的意,可以拍電視劇;反之,換角;再不行,自己直接上鏡當主角。
所以說,麻將的規矩是給守規矩的人定的,但在泰國軍隊卻可以隨便“詐和”。只因為制度在巴育的手裡是可以自己定的,除非再有軍人把他推翻,風水輪流轉嘛!
-
3 # 梅絲露
泰國大選的結果,毫無疑問是軍方制定的制度的最後勝利。但是,雖然出身軍人,巴育領導下的泰國並不會因此走向類似於非洲地區國家的絕對獨裁。相反,未來一階段泰國的政治環境由於比較集中而可能會相對穩定。這對於鄰國來說也許並不是壞事!
和泰國相鄰的中國,與泰國前總理、也是當今最大的反對派他信、他信的妹妹英拉關係密切,合作友好。當年“大米換高鐵”專案的擱淺讓英拉倒臺,讓我們丟失了一個進入泰國交通樞紐的機會,也讓我們失去了在泰國最可靠最後價值的盟友。但是隨後,巴育領導的泰國和美國的關係並沒有實質性突破,巴育本人也對美國“歧視”泰國軍政府非常不滿。因此,雖然失去了他信和英拉,中泰兩國關係並沒有退步。
在認清形勢,放棄對美國的希望之後,巴育多次公開表達對北方鄰居的善意;並且配合我們遣返了恐怖分子;向我們購買了S26T型潛艇;最後,泰國第一條標準軌道高速鐵路“中泰鐵路合作專案”一期工程也在2017年底動工。事實證明,巴育領導下的泰國,可以繼續推行他信和英拉時期的對北方友好政策;而且由於巴育政府相對穩定,可以有效地避免英拉時期的合作困難。
正因此,雖然我們允許他信、英拉在中國境內從商、(有限地)指揮泰國國內的反對派,但是也對他們的公開活動作出了一定的限制。
不論是巴育上臺,還是他信的勢力上臺,都是我們的勝利。
-
4 # 趙凡丁201
〇當然是泰國軍方的勝利(確切地說是泰國軍權+王權的勝利)。制度或法律是人定的,如果沒有人的信奉丶執行和遵守,制度就是一張廢紙或擺設。把某種制度神聖化,其實是一種政治幼稚的表現。
〇近現代泰國的政治史,就是軍權+王權操縱泰國政壇的歷史(從某種意義上說就是一部軍方政變史)。表面上看泰國政壇是文官執政→軍方政變→文官執政→軍方政變的一種迴圈。實質上軍權+王權始終是泰國政治中主導力量。
〇在泰國,文官統治只有在符合與順應軍權+王權意志和利益時,才會披上合法外衣得以存在。一旦違背軍權+王權意志和利益時即會軍事政變被推翻。
圖1:前泰國王普密蓬圖片。
圖2:泰國總理巴育圖片。
圖3:泰國前總理他信與英拉圖片。
-
5 # 毛開雲
一切不出所料,巴育如願以償從“軍人總理”順利成為“民選總理”,儘管“民選”的成分打了不少折扣。巴育成功當選,既是泰國軍方的勝利,也是泰國制度的勝利。
巴育作為泰國軍方的代表,5年前在泰國國王支援下發動政變,推翻了英拉政府,自己當上了泰國總理。但是,巴育只是一名“軍人總理”。巴育上臺後一直想成為“民選總理”,但又擔心英拉、他信捲土重來,自己無法獲勝,因而一再推遲選舉。終於在修改憲法和選舉規則,而且在英拉作出永遠退出泰國政壇的表態後,巴育終於決定舉行選舉。雖然選舉的過程中巴育備受煎熬,但選舉的結果就是巴育希望的,當然是巴育所代表的泰國軍方的勝利。
在泰國,國王的權力至高無上。泰國國王支援誰,誰就可能成為泰國總理。巴育正是因為得到泰國國王的支援,所以不管這次選舉結果如何,都會連任泰國總理。如果巴育順利當選,名正言順、光明正大;如果巴育有所閃失,其他候選人當選總理,那麼,巴育可以像2014年推翻英拉政府一樣,再次徵得泰國國王同意發動政變,推翻剛剛當選的總理,讓自己延續總理生涯。這就是泰國的制度和制度。
巴育勝利了,泰國軍方勝利了,泰國制度勝利了,但巴育的總理生涯並不平坦。接下來,巴育如何贏得民心,如何在泰國精英階層與底層民眾之間尋找到利益的平衡點,如何充分照顧到各黨派的利益,如何處理英拉、他信的事情,等等一切對巴育來說都非常棘手。
-
6 # 江淮聖手
日前,巴育成功當選泰國總理,這是其2014年政變後組成軍政府以來,再次任職總理一職。那麼,此次當選歸功於軍方強力還是國家制度呢?
應該說兩者兼而有之。何以見得?
5年前,英拉因所謂的“貸款之水案”和“大米瀆職案”而被巴育抓住把柄,藉機發動軍事政變,將其趕下臺,英拉從此失去了權力,而巴育一方面擔任軍方首腦,另外還擔任政府要職,等於將軍政大權集於一身。
在此背景下,巴育呼風喚雨,發號施令,整個國家都在他的控制之下,對於英拉、他信這樣的異黨要人只好流浪海外,以免遭到巴育軍政府的牢獄之災。
但是,這種將軍權與政權合二為一的做法必然遭到在野黨以及全國底層民眾的憤怒聲討,從而造成社會動盪和局勢的不穩。
巴育何其精明,為了避免他日遭到“秋後算賬”,自然而然想到透過民主程式來競選國家總理,以便造成實至名歸的假象。
於是,巴育藉著軍隊的權力,與其他黨派結成聯盟來對抗以為泰黨為首的七黨聯盟,最終脫穎而出,實現連任。
可見,如果不是一手掌握軍權,一手握著政權,單憑巴育在民眾中的影響力,是很難實現連任的,他的所謂成功當選實際上是披著民主制度的外衣,在軍方威權施壓下的產物。
但是,這並不能確保巴育任期屆滿後不被繩之以法,他在2014年發動政變竊取國家政權的罪惡行徑,必將天理昭彰,不容抹殺,受到歷史和人民的審判。
回覆列表
巴育,終於可以興致勃勃放心大膽地高唱《新的一天》了(巴育譜詞譜曲、3月份選舉開始前發行)!這場勝之不武的“民選"是國王的勝利,是軍方的勝利,是權力下“制度"的勝利!
一場難產的民選總理,在推翻英拉5年後艱難產生。“新生兒"巴育在國王和軍政府權力的呵護下,成長為新一屆總理。也給世界民選史留下一段泰國傳奇故事。
2014年,巴育推翻民選總理英拉,在九世泰王的任命中成為泰國“王命總理"。一次再次又一次,推遲總理民選日期,實在讓其毫無信心戰勝泰國民意。
辦法總還是有的:
一丶推遲選舉日期。時間是磨洗前任政績最有效的抹布。可是透過民意調查,行不通!行不通就再一次延長選舉日期,還是行不通!
二丶一朝權在手,便把令來行。巴育就是巴育。十世國王不是王位未穩嗎?那就利用軍政府的影響力左右國王,修改選舉法,讓《選舉法》完全為我御製。還不行?那就利用“權力人脈"強行拔除釘子!
三、利用“權力人脈"為我所用。
①清除障礙,利用國王宣佈王室公主競選違憲。不準公主參選。②利用法院,解散支援他信勢力的黨派。③利用國王發表“好人丶壞人"論王室公告,為自己宣傳佔位。④選舉中剝奪他信所有榮譽勳位,清除影響。⑤宣佈選區選票作廢,一切有利於己。⑥傳訊新未來黨黨魁、“七黨聯盟總理候選人"塔納通,讓其“有案在身",名譽受損。⑦反對無用。在巴育被提名總理後,“在野黨"要求總理人選拿出執政大綱,遭到巴育所在“聯盟黨"反對,僵持七小時,新總理巴育新生!
泰國新總理產生,巴育“名正言順"過渡,從王選到民選,不知道這是民主的勝利還是民主的悲哀。但願泰國少一些權力爭鬥,多一些為民謀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