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垂釣 唐胡令能 蓬頭稚子學垂綸,側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問遙招手,怕得魚驚不應人。 這是一首以兒童生活為題材的詩作。在唐詩中,寫兒童的題材很少,因而顯得可貴。一二句重在寫形,三四句重在傳神。“綸”是釣絲,“垂綸”即題目中的“垂釣”,也就是釣魚。詩人對這垂釣小兒的形貌不加粉飾,直寫出山野孩子頭髮蓬亂的本來面目,使人覺得自然可愛與真實可信。“側坐”帶有隨意坐下的意思。這也可以想見小兒不拘形跡地專心致志於釣魚的情景。“莓苔”,泛指貼著地面生長在陰溼地方的低等植物,從“莓苔”不僅可以知道小兒選擇釣魚的地方是在Sunny罕見人跡罕到的所在,更是一個魚不受驚、人不暴曬的頗為理想的釣魚去處,為後文所說“怕得魚驚不應人”做了鋪墊。“草映身”,也不只是在為小兒畫像,它在結構上,對於下句的“路人借問”還有著直接的承接關係——路人之向他打問,就因為看得見他。 後兩句中“遙招手”的主語還是小兒。他之所以要以動作來代替答話,是害怕把魚驚散。他的動作是“遙招手”,說明他對路人的問話並非漠不關心。他在“招手”以後,又怎樣向“路人”低聲耳語,那是讀者想象中的事,詩人再沒有交代的必要,所以,在說明了“遙招手”的原因以後,詩作也就戛然而止。 透過以上的簡略分析可以看出,前兩句雖然著重寫小兒的體態,但“側坐”與“莓苔”又不是單純的描狀寫景之筆;後兩句雖然著重寫小兒的神情,但在第三句中仍然有描繪動作的生動的筆墨。不失為一篇情景交融、形神兼備的描寫兒童的佳作。 籬落疏疏小徑深,樹頭花落未成陰。 兒童急走追黃蝶,飛入菜花無處尋。 牧童(一作令牧童答鍾弱翁)】呂岩 草鋪橫野六七里,笛弄晚風三四聲。 歸來飽飯黃昏後,不脫蓑衣臥月明。 《牧童》一詩,向我們展示了一幅鮮活的牧童晚歸休憩圖:廣闊的原野,綠草如茵;晚風吹拂著野草,還沒見歸來的牧童,卻先聽見隨風傳來的牧童悠揚的愈來愈近的笛聲,笛聲時續時斷,隨風飄揚。牧童回來吃飽了飯,已是黃昏之後了,他連蓑衣也不脫,就躺在月夜的露天地裡休息了。詩中有景、有情,有人物、有聲音,這生動的一幕,是由遠及近出現在我們的視野裡的。 2.詞句解析。 (1)“草鋪橫野六七里,笛弄晚風三四聲。”詩句給我們以視覺和聽覺上的感受,放眼望去,原野上草色蔥蘢;側耳傾聽,晚風中牧笛聲聲。一個“鋪”字,把草的茂盛和草原給人的那種平緩舒服的感覺,表現出來了;一個“弄”字,更顯出了一種情趣,把風中笛聲的時斷時續、悠揚飄逸和牧童吹笛嬉戲的意味,傳達出來了。草場的寬闊無垠為牧童的出場鋪墊了一個場景,笛聲的悠揚悅耳,使我們想象到晚歸牧童勞作一天後的輕鬆閒適的心境。未見牧童,先聞其聲,給人無限美好的想象空間。當然,這裡的“六七里”和“三四聲”不是確指的數字,只是為了突出原野的寬闊和鄉村傍晚的靜寂。 (2)“歸來飽飯黃昏後,不脫蓑衣臥月明。”詩人筆鋒一轉,開始寫吃飽飯的牧童休息的情景。把以地為床,以天為帳,飢來即食,困來即眠,無牽無掛,自由自在的牧童形象刻畫得活靈活現。沒有家人聚集的場景,沒有夥伴嬉戲的情景,吃飽了飯的牧童,連蓑衣都不脫,就躺在月夜裡的草地上。是累了,想躺下來好好地舒展一下身子?是喜歡月夜的景色,想好好地欣賞一下?仰望明亮的月兒,牧童心裡會想些什麼?或者什麼都沒想,就睡著了……詩人似乎只把他之所見如實地寫了下來,卻讓我們不禁浮想聯翩。 草場、笛聲、月夜、牧童,像一幅恬淡的水墨畫,使我們的心靈感到寧靜。《牧童》一詩,不僅讓我們感到了“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的安然與恬靜,也讓我們感受到了牧童心靈的無羈無絆,自然放鬆。白天有牛和牧笛為友,晚上有清風明月相伴,真如世外桃源的生活。當然,透過詩,我們也看到作者心靈世界的一種追求,對遠離喧囂、安然自樂的生活狀態的一種嚮往。 牧童騎黃牛,歌聲振林越。 意欲捉鳴蟬,忽然閉口立。 蕭蕭梧葉送寒聲, 江上秋風動客情, 知有兒童挑促織, 夜深籬落一燈明。 草長鶯飛二月天, 拂堤揚柳醉春煙。 兒童放學歸來早, 忙趁東風放紙鳶。 稚子弄冰 稚子金盆脫曉冰,採絲穿取當銀鉦。 敲成玉磬穿林響,忽作玻璃碎地聲。 桑茶坑道中 晴明風日雨干時,草滿花堤水滿溪。 童子柳陰眠正著,一牛吃過柳陰西。 閒居初夏午睡起 梅子留痠軟齒牙,芭蕉分綠與窗紗。 日長睡起無情思,閒看兒童捉柳花。
小兒垂釣 唐胡令能 蓬頭稚子學垂綸,側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問遙招手,怕得魚驚不應人。 這是一首以兒童生活為題材的詩作。在唐詩中,寫兒童的題材很少,因而顯得可貴。一二句重在寫形,三四句重在傳神。“綸”是釣絲,“垂綸”即題目中的“垂釣”,也就是釣魚。詩人對這垂釣小兒的形貌不加粉飾,直寫出山野孩子頭髮蓬亂的本來面目,使人覺得自然可愛與真實可信。“側坐”帶有隨意坐下的意思。這也可以想見小兒不拘形跡地專心致志於釣魚的情景。“莓苔”,泛指貼著地面生長在陰溼地方的低等植物,從“莓苔”不僅可以知道小兒選擇釣魚的地方是在Sunny罕見人跡罕到的所在,更是一個魚不受驚、人不暴曬的頗為理想的釣魚去處,為後文所說“怕得魚驚不應人”做了鋪墊。“草映身”,也不只是在為小兒畫像,它在結構上,對於下句的“路人借問”還有著直接的承接關係——路人之向他打問,就因為看得見他。 後兩句中“遙招手”的主語還是小兒。他之所以要以動作來代替答話,是害怕把魚驚散。他的動作是“遙招手”,說明他對路人的問話並非漠不關心。他在“招手”以後,又怎樣向“路人”低聲耳語,那是讀者想象中的事,詩人再沒有交代的必要,所以,在說明了“遙招手”的原因以後,詩作也就戛然而止。 透過以上的簡略分析可以看出,前兩句雖然著重寫小兒的體態,但“側坐”與“莓苔”又不是單純的描狀寫景之筆;後兩句雖然著重寫小兒的神情,但在第三句中仍然有描繪動作的生動的筆墨。不失為一篇情景交融、形神兼備的描寫兒童的佳作。 籬落疏疏小徑深,樹頭花落未成陰。 兒童急走追黃蝶,飛入菜花無處尋。 牧童(一作令牧童答鍾弱翁)】呂岩 草鋪橫野六七里,笛弄晚風三四聲。 歸來飽飯黃昏後,不脫蓑衣臥月明。 《牧童》一詩,向我們展示了一幅鮮活的牧童晚歸休憩圖:廣闊的原野,綠草如茵;晚風吹拂著野草,還沒見歸來的牧童,卻先聽見隨風傳來的牧童悠揚的愈來愈近的笛聲,笛聲時續時斷,隨風飄揚。牧童回來吃飽了飯,已是黃昏之後了,他連蓑衣也不脫,就躺在月夜的露天地裡休息了。詩中有景、有情,有人物、有聲音,這生動的一幕,是由遠及近出現在我們的視野裡的。 2.詞句解析。 (1)“草鋪橫野六七里,笛弄晚風三四聲。”詩句給我們以視覺和聽覺上的感受,放眼望去,原野上草色蔥蘢;側耳傾聽,晚風中牧笛聲聲。一個“鋪”字,把草的茂盛和草原給人的那種平緩舒服的感覺,表現出來了;一個“弄”字,更顯出了一種情趣,把風中笛聲的時斷時續、悠揚飄逸和牧童吹笛嬉戲的意味,傳達出來了。草場的寬闊無垠為牧童的出場鋪墊了一個場景,笛聲的悠揚悅耳,使我們想象到晚歸牧童勞作一天後的輕鬆閒適的心境。未見牧童,先聞其聲,給人無限美好的想象空間。當然,這裡的“六七里”和“三四聲”不是確指的數字,只是為了突出原野的寬闊和鄉村傍晚的靜寂。 (2)“歸來飽飯黃昏後,不脫蓑衣臥月明。”詩人筆鋒一轉,開始寫吃飽飯的牧童休息的情景。把以地為床,以天為帳,飢來即食,困來即眠,無牽無掛,自由自在的牧童形象刻畫得活靈活現。沒有家人聚集的場景,沒有夥伴嬉戲的情景,吃飽了飯的牧童,連蓑衣都不脫,就躺在月夜裡的草地上。是累了,想躺下來好好地舒展一下身子?是喜歡月夜的景色,想好好地欣賞一下?仰望明亮的月兒,牧童心裡會想些什麼?或者什麼都沒想,就睡著了……詩人似乎只把他之所見如實地寫了下來,卻讓我們不禁浮想聯翩。 草場、笛聲、月夜、牧童,像一幅恬淡的水墨畫,使我們的心靈感到寧靜。《牧童》一詩,不僅讓我們感到了“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的安然與恬靜,也讓我們感受到了牧童心靈的無羈無絆,自然放鬆。白天有牛和牧笛為友,晚上有清風明月相伴,真如世外桃源的生活。當然,透過詩,我們也看到作者心靈世界的一種追求,對遠離喧囂、安然自樂的生活狀態的一種嚮往。 牧童騎黃牛,歌聲振林越。 意欲捉鳴蟬,忽然閉口立。 蕭蕭梧葉送寒聲, 江上秋風動客情, 知有兒童挑促織, 夜深籬落一燈明。 草長鶯飛二月天, 拂堤揚柳醉春煙。 兒童放學歸來早, 忙趁東風放紙鳶。 稚子弄冰 稚子金盆脫曉冰,採絲穿取當銀鉦。 敲成玉磬穿林響,忽作玻璃碎地聲。 桑茶坑道中 晴明風日雨干時,草滿花堤水滿溪。 童子柳陰眠正著,一牛吃過柳陰西。 閒居初夏午睡起 梅子留痠軟齒牙,芭蕉分綠與窗紗。 日長睡起無情思,閒看兒童捉柳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