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史論縱橫

    北洋軍閥混戰時期,溥儀雖然宣佈遜位,結束了清朝的統治,但在滿清遺老乃至普通百姓心中溥儀依然具有很大的影響力。

    也正是因為如此,袁世凱為了順利出任大總統,在逼迫溥儀退位時還簽訂了《清室優待條件》,允許溥儀繼續居住在紫禁城裡,並承諾每年都會撥款保證其生活品質。

    張作霖也明白溥儀的影響力,尤其是在滿清發祥地的東北,得到溥儀的支援,自己才能真正坐穩東北王的位置。

    因而,張作霖對遜帝溥儀是十分巴結,即使溥儀已經宣佈退位蝸居紫禁城,張作霖已是手握重兵的軍閥之主,在見到溥儀後,張作霖毫不猶豫的按照大清的禮儀向溥儀跪拜說了一句:“皇上好”。

    把溥儀感動得熱淚盈眶,說了一句上將軍免禮,對張作霖的好感油然而生。

    可以說,張作霖作為一箇舊式軍閥,自身有封建皇權的思想影響,另一方面對溥儀的政治價值還是看得比較清楚的。

    張作霖費盡心思與溥儀建立的友好關係,全都毀在了馮玉祥的手上,大帥怎麼能不生氣呢?

    事情要從第二次直奉大戰說起,雖然張作霖在第一次直奉大戰中吃虧後一直厲兵秣馬,但也沒有必勝的把握。

    當時直系的老大曹錕搜刮大量錢財,但都裝進了自己的腰包,不肯充作軍餉,吳佩孚遲遲發不出軍餉,直系部隊消極應戰,尤其是與吳佩孚有過節的馮玉祥,更是揚言不發軍餉就不出兵。

    張作霖看準時機,帶著三百萬銀元約見了馮玉祥,想要馮玉祥在大戰打響時倒戈,與奉軍一起滅了吳佩孚。馮玉祥是位倒戈專家,素與吳佩孚不和,又有心做直系老大,二人見面心照不宣,一拍即合。

    1924年10月23日,張作霖與吳佩孚作戰進入了膠著狀態,馮玉祥如約倒戈,為奉軍打開了入關的隘口。隨後馮玉祥連夜殺回北京,囚禁了自己的老上級大總統曹錕,要取而代之。

    吳佩孚是曹錕的鐵桿兒,聽到這個訊息立馬回援曹錕,而與奉軍對峙的直系部隊不知就裡,聽說吳佩孚跑了,軍心渙散,被奉軍打的節節敗退。

    這次大戰,以吳佩孚在華北的十萬主力全部被消滅,吳佩孚逃亡湖北而宣告結束,奉軍取得了北京的控制權。

    然而張作霖還沒來得及慶功,就聽聞馮玉祥搶先帶兵進了北京城,還把溥儀給轟出了紫禁城。

    馮玉祥此舉目的很明顯,他深知自己雖然早張作霖一步進京,但實力懸殊並不是張作霖的對手,必須儘快壯大自己的力量,然而他資歷淺,又不是北洋嫡系出身,這次還把直系給出賣了,根本得不到北洋力量的支援,於是劍走偏鋒打起了拉攏革命派的主意。

    怎樣才能平地驚雷般引起革命派的注意,證明自己的革命熱情呢?答案呼之欲出,肅清滿清封建餘孽,將末代皇帝趕出紫禁城。

    既能得到革命派的支援,又能趁此機會搜刮皇宮裡的錢財,壯大自己的軍隊。

    這面馮玉祥掙得盆滿缽滿,那邊張作霖氣的血壓都高了。前面就已經講到東北的形勢複雜,滿清殘餘勢力經常搞一些復辟活動,尤其是日本人還想要透過扶植復辟力量對東北進行殖民,溥儀成了張作霖與日本博弈的重要棋子。

    為了贏得溥儀的青睞,張作霖是又揮重金收買,又裝孫子巴結,好不容易贏得了滿蒙貴族的認同,馮玉祥來這麼一下,溥儀把賬都記在了他老張頭上,轉身進了日本人的大營,老張都恨不得把馮玉祥生吞活剝了。

    此處可有一比,溥儀就好比那東漢末年的漢獻帝,張作霖一心想做那挾天子以令諸侯的曹操,萬萬沒想到馮玉祥這小子背後捅他一刀,生生把天子逼到了敵營,張作霖眼看自己的努力付之東流,怎麼能不勃然大怒呢?

  • 2 # 有書共讀

    1912年2月,清朝最後一任皇帝溥儀被袁世凱逼迫退位,自此歷時276年的大清朝結束了輝煌的一生。

    退位後的溥儀仍被袁世凱給予優厚待遇,不僅繼續居住紫禁城,更有成群奴僕伺候他的飲食起居,而且還有高額俸祿。相比稱帝的那段痛苦歲月,溥儀現在的生活簡直輕鬆得不要不要的。

    誰知,好景不長,馮玉祥後來攻進北京,將溥儀趕出了紫禁城,而張作霖知曉此事後勃然大怒,大罵馮玉祥,為什麼馮玉祥趕溥儀出紫禁城,張作霖會大發雷霆呢?有書君認為有以下幾點原因:

    一、馮玉祥破壞了張作霖想拉攏溥儀,穩固自己軍事地位的計劃。

    眾所周知,東北是滿清的入關所在地,因此東北的人民對大清的忠誠度和擁護度是其他地方無可比擬的。也因此,在東北人眼裡,溥儀這個皇帝依舊合法有效。

    出生海城的張作霖也是不折不扣的東北人,主管奉系軍閥一派。他是溥儀的“忠實粉絲”,而這不是因為溥儀有多能耐,而是張作霖想透過拉攏溥儀得到東北民心,從而鞏固自己的軍事地位和“東北王”的美名。

    與張作霖不同的是,馮玉祥是直系一派,雖然二者同屬北洋軍閥,但並非利益共同體的存在。

    俗話說,水往低處流,人往高處走。馮玉祥和張作霖都是將帥之才,所以都想飛得更高,這樣一來,二人之間心有嫌隙也不足為奇了。

    1924年9月,爆發了震驚中外的直奉大戰,不過不是奉系張作霖和直系馮玉祥之間的對壘,而是奉系張作霖和直系吳佩孚之間的開戰。

    吳佩孚和馮玉祥同是直系,二人若強強聯手,攻打張作霖,那麼張作霖是根本沒有還手之力的。

    可豐滿外表下是骨感的現實,馮玉祥和吳佩孚也是老死不相往來的兩個人。

    由於吳佩孚和馮玉祥二人性格特點的差異,導致二人矛盾重重,加之馮玉祥是吳佩孚的部下,吳佩孚更是對他處處排擠。因為這樣,二人的關係一直水火不容。

    二人的不和給了張作霖可乘之機。他使了一招反間計,在馮玉祥面前挑撥離間,詆譭吳佩孚,使得本來與吳佩孚關係緊張的馮玉祥直接窩裡反,和張作霖聯合對抗吳佩孚,張作霖將一對二的局面直接扭轉成了二對一,並取得了決定性勝利。

    而就是張作霖這個扭轉乾坤的決定,加速了溥儀的離開。

    取得勝仗的馮玉祥先一步踏入紫禁城,並立即趕走了安享天年的溥儀。

    溥儀離開了紫禁城,東北人瞬間沒有了擁護的物件,肯定會方寸大亂。

    他們連溥儀都顧不得了,哪還有心思去擁護什麼東北王。如此一來,張作霖“東北王”的位子也岌岌可危。

    草莽出身的張作霖本來想依靠溥儀的勢力來維繫自己的軍事地位,從而做大做強,卻硬是被馮玉祥給攪黃了,前程盡毀,不生氣才怪!

    張作霖的軍事地位因溥儀被馮玉祥趕出宮而一落千丈,所以他很生氣,對馮玉祥恨得咬牙切齒,並破口大罵。

    二、馮玉祥奪取了故宮內的財寶,讓張作霖很生氣。

    馮玉祥趕走溥儀當然不止是要惹惱他的死對頭張作霖,他還有另一層目的,那就是將紫禁城中的金銀財寶據為己有,留作軍用。

    金碧輝煌的故宮誒,裡面的錢財不說堆積如山,也少不到哪裡去。馮玉祥正好囊中羞澀,連發軍餉的費用都令他焦頭爛額,如今這筆鉅額財寶正如天降財神一般,解了他的燃眉之急。

    而且,馮玉祥有了這筆鉅款,正好可以為軍隊新增裝備,也有與張作霖抗衡的硬性資本了。軍隊的戰鬥值也可因為這筆經費蹭蹭蹭往上漲,甩他還在原地踏步的張作霖幾條街。

    而張作霖之前必然想過只要跟著溥儀,肯定有好日子過,紫禁城的金銀財寶以後也能分得一杯羹,而他正好利用這筆錢財壯大自己的部隊實力,到時還不把馮玉祥打趴。

    可誰知,張作霖的黃粱美夢還沒醒,就被馮玉祥狠狠打了一巴掌。一整個紫禁城的財寶被馮玉祥捷足先登,張作霖半個子兒都沒分到。

    煮熟的鴨子飛了,有書君想,此時換作任何人都會火冒三丈的吧!何況這隻“煮熟的鴨子”還是飛到了敵人的窩裡去了,簡直要氣得嘔出幾兩血了。

    所以說,張作霖面對紫禁城的財寶流失,不生氣才怪呢!

    紫禁城的財寶被死對頭馮玉祥洗劫一空,讓張作霖少了與之抗衡的資本,因此非常生氣,大罵馮玉祥。

    溥儀被趕出紫禁城之後,瞬間被日本人利用,從此華人陷於水深火熱之中。

    張作霖和馮玉祥同是不可多得的軍事領袖人物,卻各自為政,鬧得國內雞犬不寧。若他們能夠化干戈為玉帛,為國家利益著想,有書君想也不會輕易被日本人鑽了空子!

    有書君語:一直倡導終生學習的有書君今天給大家送福利了啦。2019年最值的讀的52本高分暢銷好書,免費領取。從認知思維、情感故事、工具方法,人文社科,多維度承包你一整年的閱讀計劃。

  • 3 # 史不知味

    溥儀曾經說過在清朝覆亡之後,張作霖曾一度被滿清遺老們認為是除了張勳之外,對清朝最有感情的一個軍閥。

    可是,即便他對清朝有所謂的感情,他便會忠心於已經淪為了過去的清朝和溥儀嗎?

    這顯然不會,張作霖是一個善於觀察時勢並且順應和利用時勢的人,他也是一個有野心的人,對於清朝對自己的知遇和提攜之情,他雖然心有感激,卻也不會為了這份感激去放棄他自己的野心。

    因為他知道這場所謂的復辟最終只能成為一場鬧劇,只能讓人看笑話,讓人罵。

    不過,當時奉天的第二號人物、張作霖的把兄弟馮德麟卻為了能夠在和張作霖的爭鬥中壓過張作霖,屁顛屁顛地跑去北京支援張勳復辟,最終復辟失敗被段祺瑞給抓了起來。

    所以,張作霖是一個頗有眼見的人。

    當然了,從張勳復辟一事中也能夠看的出來張作霖對待清朝的態度,讓他對一個乳臭未乾的溥儀忠心?這是不可能的,否則的話他已經和馮德麟一樣屁顛屁顛地跑去北京了。

    他不會為了一個已經被倒入垃圾堆的清朝去損耗自己的實力,相反,他還在馮德麟在復辟失敗被捕之後趁機收編了馮德麟手底下的第28師,將奉天徹底地掌控在了自己的手中,從此坐擁一省。

    但是1924年馮玉祥發動“北京政變”將溥儀驅逐出紫禁城的時候,張作霖聽說後真的勃然大怒了嗎?

    張作霖當時確實怒了,生氣了,他後來在天津見到溥儀的時候開口便痛罵馮玉祥,說馮玉祥“逼宮”實則只是為了拿宮中的寶物。

    他之所以這麼說確實也有原因,馮玉祥一生只顧著用“倒戈”來發展自己的勢力,不懂得如何經營,所以確實很缺錢,說馮玉祥沒拿宮中的寶物也沒人信,更何況馮後來還專門跑去抄了袁世凱的家。

    只是,馮玉祥拿皇宮寶物僅僅是讓張作霖氣憤的一個小小的原因,馮玉祥在北京政變中驅逐溥儀和拿皇宮寶物也僅僅是順手牽羊,馮真正的目的是控制北京政府,這才是張作霖真正氣憤的事。

    對於“倒直”一事,如果只有馮玉祥的話,他可能能成功嗎?他手裡那點兵可不是吳佩孚的對手,真正能夠讓馮倒直成功,然後發動北京政變的實際上是奉張。

    張作霖整編好了奉軍之後,兵分三路進攻直系,吳佩孚也不得不分三路軍去抵禦奉軍,馮玉祥是第三路軍司令。

    不過,馮玉祥這廝路上故意磨磨蹭蹭,等到吳佩孚和張作霖打得難分難解的時候,等到吳佩孚陷入困境的時候,他立刻調頭率軍返回北京,趁著吳佩孚騰不出手的時機發動了北京政變。

    當時,馮、張二人是暗通曲款了的,對於“倒直”之後怎麼瓜分利益他們雖然沒有明說,但是張作霖自認為自己兵強馬壯,事成之後當然要成為北京政府的當家人,馮玉祥也知道自己實力不如張作霖,可是馮也有野心,他也想看看自己能不能掌控北京政府。

    所以,馮玉祥發動北京政變後,第一件事便是將曹錕趕下臺,然後軟禁了起來,試圖去控制北京政府。

    馮玉祥乾的第二件事才是驅逐溥儀,然後拿寶物。

    張作霖一看,頓時怒了,好你個馮玉祥,錢你想要,權你也想要,你也不怕撐死自己!

    張作霖可不是紙糊的老虎,馮玉祥想給他下套,想從他嘴裡搶肉吃,又哪是那麼容易的事?

    此外,張作霖對於馮玉祥驅逐溥儀一事之所以生氣的原因,實際上還在於馮打亂他的一個計劃——讓溥儀站到自己這一邊,然後利用溥儀這個特殊的政治符號所具有的特殊的政治價值去發展自己的勢力。

    雖已民國,但是溥儀當時在政治上所具有的影響力和號召力仍然不可小覷,否則袁世凱、皖系和直系也不會一直將溥儀關在紫禁城裡。

    張作霖所想的便是讓溥儀所具有的影響力和號召力能夠為己所用。

    但是馮玉祥將溥儀趕出皇宮後,溥儀一慌之下跑去日本人的地盤了,張作霖想去見溥儀也得冒著一定的風險。

    張作霖在天津的日本租界還曾試圖爭取溥儀去奉天:“皇上要是樂意,可以到奉天去,住在宮殿裡,有我在,沒有問題。”

    他一看溥儀對此沒有表現出太多的熱情,然後又想到日本人也不會同意讓溥儀跟他去奉天,所以便沒有再提及此事。

    如果說馮玉祥驅逐溥儀只是北京政變中的一段小小插曲,只是讓張作霖不爽的一個小小原因的話,真正讓張作霖惱羞成怒的說到底還是馮玉祥撇開張作霖,想要成為北京政府的當家人,想要獨吞所有的好處。

    張作霖辛辛苦苦和吳佩孚打,馮玉祥卻白白撿便宜,這事換了任何一個人恐怕也不會答應,更何況馮玉祥的實力還遠不如張作霖。

    馮玉祥一看張作霖動怒了,又知道自己確實吃不下北京政府的時候,又厚著臉皮搬出了段祺瑞和孫中山,想聯合段、孫二人一起對抗張作霖,不然的話,他馮玉祥一個人絕不是張作霖的對手。

    只是,段祺瑞此時已經衰落,後來徐樹錚一死,段祺瑞更是徹底成了一隻沒有牙齒的老虎。

    孫先生在京又無勢力,後來又不幸病逝,聯手之事便宣告了破產。

    張作霖為了從馮玉祥手裡搶回第二次直奉戰爭後,被他視為自己所應得的果實搶回來,不和直系打了,反倒和直系一起將槍口對準了馮玉祥。

    馮玉祥顯然打不過奉張和直系,所以只好灰溜溜地逃離了北京,將北京政府的控制權交給了張作霖。

    張作霖拿到了北京政府的控制權後,還會對馮玉祥驅逐溥儀氣憤嗎?他在入主北京之後可沒有再跑去天津見溥儀,說什麼迎溥儀回京迴鑾的話。

    既然張作霖已經控制北京政府了,溥儀出宮已成既定事實,也已經在天津了,所以對張而言,此時最好的選擇自然是讓溥儀繼續待在天津,對溥儀置之不理。

    他要真敢迎回溥儀,只會引火燒身——難道你張作霖也想復辟?也想被群起而攻之?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送女友手鍊好還是項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