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6072379282667

    幾種常見的構段方式:

    1.總分關係:先用一個概括性的句子總述全段的主要內容,再圍繞這句話從幾個不同方面加以分述。它包括:

    ①先分後總

    ②先總後分

    2.並列關係:一段話中,圍繞一個意思,分別寫了幾個方面,句與句之間沒有主次之分,只是並列存在

    3.因果關係:一般一段話中有兩層意思:一層寫原因,另一層寫結果,兩者構成因果關係,有的先因後果,有的先果後因。

    4.承接關係:整個自然段按事情發展順序,有的按時間先後順序或方位順序組織材料的

    5.轉折關係:段內層次的意思有肯定與否定之別,並有明顯的轉折詞“可是”或“但是”等分開

    擴充套件資料:

    對於一段話或者一篇文章,都要有一定的行文邏輯,這樣才能使文章有條理性、清晰性。常用的邏輯分為兩種:

    (1)說明順序:空間、時間、事情的發展等

    (2)構段方式:總分、分總、承接、並列等。

    寫好文章,首先要抓住說明物件的特徵,其次最重要的是運用合理的說明順序。所謂合理的說明順序,是指能充分表現事物或事理本身特徵的順序,也是符合人們認識事物、事物規律的順序。常見的說明順序有:時間順序、空間順序、邏輯順序等。

    正確的順序能正確地理清文章思路,能幫助讀者理解,在說明文等敘述性較強的文體中,說明順序更是必不可少的。

    課本中很多文章在篇章結構上很有特色,如總分短式構段、首尾呼應等,這就是文章的“文體”所在。課文涉及的題材如此眾多,能讓學生了解不同文章的寫作結構,為學生在寫作中起到整體把握的示範作用,因此教師的“導向”尤為重要。

    以一段話為訓練點,學習構段方式。小學課文中段落的結構雖然形式不盡相同,但只要重視段落教學,就能找到具有規律性的段落作為“例子”進行有重點的教學,在“學段落寫段落”的過程中起到以少勝多的功效。

    例:“按事情發展順序”來寫的構段方法講讀教學中,教師要讓學生明白課文所寫的一件事情的發生、經過和結果怎樣,還要讓學生懂得課文中的段落是怎樣描述事情的發展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為什麼說語言是一種符號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