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5分鐘讀書

    其實,我們的大腦一開始是具備這種能力的。這些能力,就像一道道高速公路形成的網,四通八達。但是,隨著年齡的增長,有些能力一直疏於練習,就像廢棄的公路上慢慢長草。未來要重新投入使用,就要花費很大精力去拔草。

    所以,很多幼教機構號稱“開發大腦”,實際上就是讓孩子們把大腦的能力充分呼叫起來,不至於讓它荒廢。

    但這樣做是好是壞?我們先不去下定義,就圍繞題主的問題來說吧!

    我承認,有的人邏輯推理能力天生就比較強,即使大腦的高速公路荒廢多年,仍然可以跑賽車。

    對於像我這樣、半年不用就長草的人,只有透過不斷的刻意練習,才能趕上別人“隨便搞搞”的程度。

    沒關係,推理能力和舉一反三的能力,都是可以訓練的。我會為你分享三種非常簡單的訓練方法,讓你像爬上一個緩坡一樣輕鬆!

    第一種訓練方式:演繹法

    說到演繹法,很多人腦海裡就會浮現出一個高智商男人的形象:神探夏洛克!

    這個男人,用他的“基本演繹法”破獲了無數燒腦的案件,同時也成為了“高智商”的代名詞。

    其實,演繹法不是夏洛克的首創,而是誕生於哲學家們的頭腦中。

    所謂演繹法(Deductive Reasoning),就是從一般性的前提出發,透過推導得出結論的過程。

    舉例:

    貓喜歡吃魚,而我家主子是一隻貓;那麼,我們可以得出結論:我家主子喜歡吃魚。

    上面這個例子很簡單,我們再換一種情況。

    最近,我們公司做後期的同事很抓狂,因為他的電腦總是出問題,剪輯影片的時候,常常是剛剪到一半的時候就宕機了。

    同事想讓老闆換一臺電腦,他應該怎麼彙報呢?

    首先,人人都知道的一個前提是:要做後期剪輯,必須要有一臺效能足夠好的電腦;其次,還有一個小前提:我們公司要做後期剪輯;然後,提出客觀事實:我們的電腦常常在關鍵時刻掉鏈子,所以它不是一臺好電腦;最後,得出結論:老闆,該電腦啦!

    當然,上面這四個步驟是我們內心思考的過程,真的要做彙報的時候,就要重新組織語言:老闆,我們的電腦總是宕機,影響到工作了,看能不能幫我們換一臺效能好的電腦呢?

    順帶一提:如果你想訓練自己的“演繹推理”能力,讀《福爾摩斯探案集》是沒有用的,除非你抓住了其中的“門道”——比如,知道什麼是“大前提”、什麼是“小前提”、什麼是“結論”,以及這三者之間的關係,才能真正入門。

    然後,在看夏洛克推理的時候,你也要時刻跳出劇情,去分析:夏洛克這句話是大前提、還是小前提?他是如何得出結論的?

    不過話說回來,“演繹法”在歷史上常常被拿去忽悠人。

    比如,很多號稱“理性主義”的哲學家,就是用“演繹法”去證明上帝的存在。

    舉個例子:

    【證明1】

    大前提——任何物體之間都有相互吸引力。(萬有引力定律)小前提——月球是物體,但它沒有被地球吸過來。(客觀事實)結論——另外一股力阻止了月球下落,即月球本身的“橫向速度”。

    【證明2】

    大前提——任何物體都要保持勻速直線運動或靜止狀態,直到外力迫使它改變運動狀態為止。(牛頓第一定律)小前提——月球具有橫向速度,且速度快到可以與地球引力抗衡。(【證明1】的結論)結論——有一股外力推動了月球,讓它產生了橫向的速度。

    那麼問題來了:誰有難耐去推月球?

    最終結論是:這一動力是上帝給的,即【第一推動】。

    提出【第一推動】問題的,是近代著名的物理學家:艾薩克·牛頓。

    【第一推動】問題困擾了人們幾百年,後來被當代著名的物理學家——霍金及其繼承者解決,這是後話了。

    所以,“演繹法”看似理性,其實也會糊弄人。

    第二種訓練方式:歸納法

    如果說“演繹法”是人們大腦裡豐富的內心戲,那麼,“歸納法”就是建立在大量觀察的基礎之上。

    舉例:

    我家貓主子喜歡吃魚;我鄰居家的波斯貓喜歡吃魚;樓下的野貓喜歡吃魚;抖音上有很多貓咪也喜歡吃魚……(以上省略100只喜歡吃魚的貓)結論——貓們都喜歡吃魚。

    讀到這裡,相信你應該理解什麼是“歸納法”了。

    簡單來說,歸納法就是建立在“經驗”之上。只有透過大量觀察、總結,才能得出結論。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用得最多的就是“歸納法”。

    比如,我們在買橘子的時候,不知道它甜不甜?那就先嚐一幾瓣再說。如果嚐到的橘子都很甜,那麼,我們就可以得出結論:這個賣家的橘子很甜。

    再比如,我們在考試、做選擇題的時候,不知道ABCD哪道題才是正確的選項?那麼,不妨可以反其道而行之:用排除法,找出三個錯誤的答案,B假、C假、D假,剩下一個,自然就是正確答案了。

    所以,A真。

    當你無法證明一個結論正確的時候,不妨試試、反向去證明這個結論是不是錯的?

    這樣,隨著你觀察的事物越來越多,你要排除的結論也會不斷增加。而那個沒有被排除掉的結論,就顯得越來越真。

    至於第三種訓練方法,就是“舉一反三”

    如何才能做到舉一反三呢?

    很簡單,你去做就行了。

    你可能會說:我都不知道怎麼做,你要我做什麼呢?

    其實,“舉一反三”不僅僅是一種能力、還是一種習慣。

    比如說:你怎麼學會用電腦打字的?因為你會拼音,然後你學習了鍵盤打字,就直接用拼音輸入了。

    那麼,你又是怎麼學會用手機打字的?

    這還用問嗎?因為你早就會用電腦打字了,而手機鍵盤跟電腦差不多啊!

    對,這就是“舉一反三”的能力,沒什麼深奧的。

    再比如:小學老師告訴你——2乘以2,表示“兩個2相加”,2乘以3,表示“兩個3相加”……

    那麼,老師再問你:2乘以4,表示什麼意思?

    還用問嗎?當然是“兩個4相加”咯!

    對,這也是“舉一反三”的能力。

    你覺得自己的大腦沒有“舉一反三”的能力,沒關係,讀到這裡,你已經有這種能力了。

    以上就是我為你分享的三個訓練方法。

    最後,我還想再補充一點:這三個方法看上去很簡單,但是,要真正掌握就比較難了。

    那要如何才能掌握呢?

    再告訴你一個秘訣——

    你掌握的程度=你具備的知識*練習的時間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實際記憶體896M,執行程式時,PF使用率有時高達1.2G。這個問題如何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