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Afczdgv

    《邶(beì)風·靜女》靜女其姝(shū),俟(sì)我於城隅(yú)。愛而不見(xiàn),搔首踟躕(chí chú)。 靜女其孌,貽(yí)我彤管。彤管有煒(weǐ),說(yuè)懌(yì)女(rǔ)美。 自牧歸荑(tí),洵(xún)美且異。匪女(rǔ)之為美,美人之貽。【釋義】姝(shū):美好。俟(sì):等待,此處指約好地方等待。城隅:城角隱蔽處。一說城上角樓。踟(chí)躇(chú):徘徊不定。孌(luán):面目姣好。貽(yí):贈。彤管:不詳何物。一說紅管的筆,一說和荑應是一物。有的植物初生時或者才發芽不久時呈紅色,不僅顏色鮮亮,有的還可吃。如是此意,就與下文的“荑”同類。但是也可能是指塗了紅顏色的管狀樂器等。煒(wěi):盛明貌。說(yuè)懌(yì):喜悅。女(rǔ):汝,你,指彤管。荑(tí):白茅,茅之始生也。象徵婚媾。洵(xún):實在,誠然。【白話譯文】嫻靜姑娘真可愛,約我城角樓上來。故意躲藏讓我找,急得抓耳又撓腮。嫻靜姑娘好容顏,送我一枝紅彤管。鮮紅彤管有光彩,愛它顏色真鮮豔。郊野採荑送給我,荑草美好又珍異。不是荑草長得美,美人相贈厚情意。擴充套件資料:《國風·邶風·靜女》是中國古代第一部詩歌總集《詩經》中的一首詩,是寫青年男女幽會的詩歌,表現了男子對戀人溫柔嫻靜的稱讚以及對她的深深情意,體現出年輕男女之間純美愛情的美好。全詩三章,每章四句。此詩構思靈巧,人物形象刻畫生動,通篇以男子的口吻來寫,充滿了幽默和健康快樂的情緒,尤其是對於青年人戀愛的心理描寫惟妙惟肖。《邶風·靜女》是一首愛情詩。現代學者一般都認為此詩寫的是男女青年的幽期密約。而舊時的各家之說,則有多解。最早《毛詩序》雲:“《靜女》,刺時也。衛君無道,夫人無德。”鄭箋釋雲:“以君及夫人無道德,故陳靜女遺我以彤管之法。德如是,可以易之,為人君之配。”而《易林》有“季姬踟躕,結衿待時;終日至暮,百兩不來”、“季姬踟躕,望我城隅;終日至暮,不見齊侯,居室無憂”、“躑躅踟躕,撫心搔首;五晝四夜,睹我齊侯”之句,則反映齊詩之說,王先謙《詩三家義集疏》遂謂“此媵俟迎而嫡作詩也”。宋人解詩,能破除舊說,歐陽修《詩本義》以為“此乃述衛風俗男女淫奔之詩”,朱熹《詩集傳》也以為“此淫奔期會之詩”,他們的說法已經表明此詩寫的是男女的愛情活動。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黃元申武功有多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