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拾畫書房
-
2 # 木河藝術空間
美術創作中的心理要素是什麼:對美的感知,想象,情感和理解。美術創作必須發自內在衝動,藝術貴在情真意切。
我的這組創作,靈感來源於對嬌美女孩的欣賞,和對花以及裝飾圖案的喜愛,下面這張畫:把女孩想像成了類似獅身人面像的女神,但又把頭髮處理成了平面的,並畫上了裝飾紋,於是出現了一幅有神秘感的畫面。這幅畫創作的全過程就要依託對美麗女孩的感知,想象和喜愛。下面還有兩張,也是把女孩想像成了像花一樣聖潔的女神:
-
3 # 正德周
藝術的產生往往受其社會、地理、種族、生理、宗教、文化因素等諸因素的影響,倘若將其視為自足的系統無限細分便可得一無限開放的理論體系。在藝術創作中精神結構與心理能量也是構成藝術創作的重要因素,前者貫穿於個體創作的各階段是實質要素,後者則為前者的方向提供必要的動力,賦以獨有色彩為形式要素。
某件藝術品何以成為可能?倘若失卻了對客體的觀照,藝術將成為不可能,人無法思慮不存在的物件和感覺莫須有的實體,心靈也無法不假客體直接呈現自身的意象。同樣,客體若缺乏心靈觀照也失卻其意義,主客體的存在是審美和創造的前提,主體即作為藝術創作的人,客體即物象。當美不能直接地將自身揭示給心靈,只有依靠心靈的關照加以照亮時,藝術家便透過作品將其表達,那表達何以成為可能? 客體進入主體的第一階段是感官,感官憑藉特定的身體器官捕捉事物的形態。嗅覺、觸覺。聽覺、味覺為認識提供前在條件和原材料;色彩、韻律、溫度、氣味等感覺分子在知覺的挾聚下源源不斷地湧入大腦皮層形成綜合印象,對藝術材料的綜合感受為藝術創作提供原型,無論在以後諸階段內藝術家是否採用藝術材料所提供的客觀原型,感官的存在是創作的必要條件,感官能力的強弱也是決定藝術的表現力,創作者可以缺乏某種或某幾種感官,但不能喪失所有的感官。既然感官是儲存藝術作品的百寶囊,那麼藝術家必然是敏感的人,誠如龐德所言“藝術家是人類心靈的觸鬚。他們在事物中捕捉的並非大體或籠統的變化而是最微小的波動,當他越是敏感,他的作品就越具有表現力,聞人所未聞,視人所不見並將其表達”“我是一個敏感的人,在常人擦破一點皮的傷,與我卻是流血不已,疼痛難當”。普希金所言正是對藝術家敏感的文學表達,因此,作為氣質性要素的感官和作為主觀性要素的敏感,構成感覺進入審美的第一階段。兒童的心靈是純潔的,不受經驗、習慣、道德的阻隔直接進入事物,具有觀照美的天然稟賦,因為他們對自然和人懷有崇敬和陌生感,尚未形成自己的偏見,故而能讓事物依本來的面目呈現真相。他們並不期待事物以自己的想象的樣子去說,而是不斷地觀察,不斷地問,讓事物自己說話,依自己的方式說話,直到賦予其生命。故而詫異是藝術創作的情緒要素。在這一階段,萬物被賦予生命,詫異使每一塊岩石,每一粒塵埃,每一縷光線都開始說話、唱歌,以至翱翔。
-
4 # 七曜龍漢
對於藝術,最重要的是精神痛覺。
人的肉身會疼,刀割傷會流血。如果人不知道疼痛,就難以生存。痛覺是反饋資訊,告訴人那樣做不好。
但人的精神世界複雜得多,精神痛覺並沒有進化得很完善。很多人麻木,不知死活,就是精神痛覺差。相應的戰鬥能力也差。
很多抑鬱症,負面情緒過度,就是精神痛覺反應過度。
但精神痛覺訴說這樣不對的同時,也意味著精神方面可能明白什麼是對的。對和不對是對比出來的。人會感到餓,也會享受美食。
因此透過挖掘精神痛苦,當自己感到痛苦的時候追尋自己究竟要什麼,就能把相應的正確模式解開。
所謂正確模式,也可以稱為技藝,是漫長進化產生的,憑藉特殊技藝,我們才得以生存下來,所以那是美的,是我們記憶深處的,是我們遺忘的,我們深愛的。
藝術,就是甦醒,展現我們最美的技藝,強化,發展我們的技藝。
-
5 # 大良三重奏藝術教育
每個人的經歷不同,思想境界不同,所描繪所表達的在不同人群中,感悟是不同的。
人生如畫,人生如戲。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它還是它,遠看近看各有千秋。
世界萬物終是人世的產物,當世的享受,來世的品尚!
-
6 # 散人一零一
個人觀點,在有一定的美術基礎上。最重要有3點:靈感,靈感,靈感!靈感從哪來,耳聽目染!多經歷!齊白石老先生為什麼晚年學畫都很牛,跟他的經歷不無關係!
回覆列表
這是一個開放式的問題。藉此機會談談我的個人想法。先亮觀點:
我認為美術創作中的心理要素是孤獨感
2014年6月,由於工作關係,我前去採訪一位青年畫家,並由此結識了這位青年油畫家。我由朋友帶著走進了畫家的畫室。這是一件承擔著生活居住和繪畫工作的空間,不足80平米。一間臥室,一間堆放材料的小房間,一間備用小客房。客廳就是畫畫的地方。房間很陰暗。但是畫家在客廳裡裝了射燈,射燈打在牆上的畫作之上,還是別有一番味道。
這與我想象的大畫室是截然不同的。在這樣的環境裡創作,畫家本人會是一種怎樣的心理狀態?後來,因為相識了就會經常去他的畫室喝茶坐坐,有時候不說話,他畫畫,我就在一邊喝茶看書。在創作中,他很少說話,視線始終在畫布和顏料盤之間切換。那天得一個瞬間,我體會到的是一種孤獨感。後來有機會我也問過畫家這樣的問題,這些年在創作中是一種怎樣的心態。他說,很靜,靜到孤獨。(見圖)
2016年,我又採訪了一位臺灣制香老師。家族是做傳統香產業的,但是他卻硬是要背離家族的產業而選擇了香道這個冷門得不得了的手藝。這兩者是有區別的。他父親說,接受家族產業就是每天真金白銀地賺錢,做香道就是不務正業,養家餬口都難。但是他很固執,固執得不惜與父親很長一段時間不說話。遇到再大的困難也不會向父親低頭。那天的採訪時在晚上進行的,一共聊了四個小時,從七點料到將近晚上12點。在採訪中,他數次落淚,一個近四十的男人,居然在採訪中落淚了。這讓我有點匪夷所思,後來也覺得情有可原。那天的採訪稱得上是我做得最為成功的採訪案例之一。他在談到自己的堅守的時候,同樣提到了孤獨感。他說堅持做自己喜歡的事情就是孤獨的。但是,又因為孤獨感讓他迷戀上自己所做的事情。孤獨感讓他更加不願意放下執著的香道。在香道中,也因為孤獨,他可以尋得內心的寧靜。(見圖)
這大概也是許多手藝人或者藝術從業者的普遍心理狀態:面對市場和外人的不解,只有孤獨地堅守。
在美術創作中,孤獨感可以讓藝術家更加真實地面對自我以及自己的作品。只有當自己孤獨的時候,才能真正意義上與自己對話,與作品對話。在這樣的對話中感知創作的內在生命氣息。當我們看一幅古畫的時候,許多時候也可以從畫面語言中感受到孤獨的蛛絲馬跡。比如,范寬在《溪山行旅圖》中,面對這樣渾厚的山巒,而人在大自然面前何其渺小。小到甚至得用放大鏡才能找到人的存在。更有趣的是,范寬在這幅畫中有一個隱藏得很深的簽名,千百年來很少被人發現,知道上個世紀才被臺灣學者李霖燦先生意外發現。在這裡面,何嘗不是范寬內心的孤獨使然。
我想,很多藝術家或者手藝人都會有這樣的心境。